秦皇纪吧 关注:2,061贴子:25,059

看见很多人因为亲汉而恶秦,在吧里骂作者,我不得不说两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许多人太过yy了,把主角写的太牛了,那么假如作者把主角写的平庸,请问你还会看么?写小说本来就是yy,无yy不爽文,不yy还写什么小说,干脆写史书算了!
2,你们是亲汉者,亲汉而恶秦,你们见不得有人说秦好!所以您们就骂作者?您们不喜欢看就不要看,又没谁求你看,来贴吧里看免费的,还在那骂作者,一点都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3,你们亲汉而恶秦,说秦不好!不好在哪里呢?说秦始皇不好,暴君,秦始皇很坏!就算这样,我们不说秦始皇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好处,也不谈秦始皇一天下的功绩,就算秦始皇真的很坏,一无是处,好吧,你们就以秦始皇坏就理所当然的说大秦很坏,您们是不是有点断章取义了呢?您们对秦始皇究竟了解多少,仅仅凭历史书上的介绍就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你们去好好了解下下历史,不要看前人的看法,自己去分析秦始皇每做一件事对后世的利弊,再来说吧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7-02 21:09回复
    5,你们亲汉没错,但你们因此而恶秦,更甚至在这里骂作者就是你们的不是了!你们恶秦是因为你们仅仅凭史书的了解而随了前人的观点,说白了刘邦只不过是一个市井无赖,反秦前做了个十里亭长,怎么说也是个小官,会被逼的活不下去,造反,我觉得不可信!刘邦得了天下,他当然得说秦始皇怎么怎么不好,能说多坏就说多坏,让自己有正义之名,才能坐稳江山,而你们却没有站在公平的角度看待,反而人云亦云的说秦始皇不好,拾人牙慧的说秦始皇很坏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7-02 21:34
    收起回复
      被你们这种人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被人误解的人还有很多,如赵括——
      说到赵括很多人不知道,但纸上谈兵,人人皆知,然赵括大才,却被一句纸上谈兵害得背负数千年骂名,但又有几人知道事实真相呢?
       赵括(?-前259),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身材长大,美姿仪,矫健多力,人格特出。
        赵括喜谈兵学,自己也著书立说,军中门徒众多。赵奢死后,惠文王赐赵括袭封马服君,军中将领皆尊称赵括为马服子,子在当时是敬称,如老子、孔子、庄子等,并非因马服君赵奢之子得名。
        以抛粮之法收人心一月攻破齐的麦丘,利用秦国和韩国之间的猜疑,离间秦韩使秦兵惊惧一月攻下阏与。足见其智勇兼备,初现峥嵘。与甘罗、蒙恬、韩非子、千里驹鲁仲连皆为当世神童!
        然而他没能把神童的神话继续,代老将廉颇将赵军,败于长平,被杀。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湘南杂咏》,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众口铄金,赵括至此彻底成为夸夸其谈没有真本事的代名词。功绩全无!只有真正的历史学爱好者才能公平公正的看待赵括。
        “马服子赵公括之败虽有责任,却罪不至此!轻出作战是急功冒进了,然而安排的皮牢、晋阳守军四十六天不能救援,不然怎么能被困!”
        “赵国之败不在马服君而在赵惠文王!身为王上临阵换将此忌一也!临阵换将指挥不灵,廉颇好用勇敢军人为将,但多不善谋,不善统御。马服子严明军纪果断裁撤将领,数败秦将王龁。”
        “文王不用虞卿之计何总楚、魏,此败之二。赵之国力军力均不如强秦,赵国力困乏,不堪对耗国力,马服子率军出击有何错误!秦强将武安君白起以五十万军对赵二十万军,赵公括亡其大半,使强秦精锐尽失,将领死伤无数!武安君自称从未有此惨胜,若是你又能如何?”
        “被困四十六日,狼草耗尽,杀马而食,马尽食人而赵军斗志不懈!试问天下间除了马服子还有几人能够做到?”
        “秦昭王也说:长平之役,秦失六十万,赵失七十万,秦可谓小胜。而赵括死,武安君存,可谓大胜。”
        “赵军全部战死后,武安君白起使人寻找赵括尸,不得,只找到赵括用剑以及铠甲,白起极为伤心,以衣冠厚葬,取赵括剑自用。以昭王之睿智、武安君之大才尚且敬服马服子,所以说赵括乃真大才也……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7-02 21:39
      收起回复
        辩机是出名的得道高僧,不会去勾引高阳,就算他想,万一勾引不成,他不怕被高阳杀死才怪,所以他不会也不敢!高阳和辩机偷情是史书记载了的,我们不知道的她又偷了多少人呢潘金莲和高阳比起来,差远了!潘金莲真的冤啊!
        还有隋炀帝,世人被李世民引导来只看到他的过错,少有人看到他的功绩!少有人知道他治下人口达到480万户,超过历史,整个大唐几百年也没有达到,少有人看到他修建的大运河的好处!
        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冤枉了多少人……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7-02 22:19
        收起回复
          新人果断给顶起。。。。千古一帝何等的霸气,六代君王统一华夏神州是何等的功绩,说句不好听的假如没有始皇现在的中国可能和欧洲式的960W平方公里上全是小国,这你又作何感想。所以别说秦朝,秦朝是中央集权制第一个朝代,是封建社会的开始。你不知道吕雉把刘邦的一个美人削成人棍时的想法么,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利弊,千万不要说秦不好


          IP属地:北京7楼2013-07-02 22:34
          收起回复
            说秦始皇是暴君的人想想吧,秦始皇一天下后有这样一句话流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果秦始皇真的是暴君,还会有楚霸王吗?秦是被楚霸王灭的,楚霸王不灭秦的话,刘邦?谁会知道他是个什么玩意儿!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7-02 23:30
            收起回复
              不管历史如何评说,今天,我们都应该客观的去看待古人,而不应该仅仅凭历史上前人的观点,我们就盲目的信从,主观的认为古人怎么怎么样!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之事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勇敢的怀疑前人的权威,这样才会让我们离历史真相越来越近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7-03 11:20
              收起回复
                顶楼主说的太对,纵观上下五千年谁有秦始皇霸气?谁有始皇帝的眼光。


                IP属地:四川10楼2013-07-03 12:35
                收起回复
                  大部分说的倒是不错,不过作者也太把秦法 神话了吧,真要那样商鞅就不会被车裂咯


                  11楼2013-07-03 12:45
                  收起回复
                    @lt520104


                    IP属地:四川12楼2013-07-03 13:22
                    回复


                      IP属地:江苏13楼2013-07-03 15:22
                      回复
                        顶LZ


                        IP属地:广东14楼2013-07-03 16:05
                        回复
                          呵呵,真搞笑,许多读者提出一点相右的意见就看你一个劲的反对驳斥,看小说神理论,不爱看你别看不就是这种呒?扣的好大一顶亲汉者的帽子啊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7-04 07:17
                          收起回复
                            LZ说的一曲好文


                            16楼2013-07-04 0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