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传吧 关注:2,662,663贴子:60,075,904
  • 5回复贴,共1

看看新闻蓝皮书是怎么定义微博用户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北京晚报 2013-06-25 17:45:21
今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 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联合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 体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提 出,2012年以来,中国新媒体用户 持续增长、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新 媒体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产业日趋活 跃,新媒体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升、 频频引发热点。新媒体的发展为人们 的生产生活等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 出现了各种问题,如个人隐私泄露、 不良信息传播、谣言层出不穷等,危 害了网络环境,损害了人们对网络的 信任。
新象
微博“国家队”异军突起
蓝皮书分析,2012年,微博“国 家队”异军突起,新华通讯社、人民 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齐齐发 力,在微博舆论场尝试主导“微话语 权”。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认证 的媒体微博总数已经突破了11万 个。中央媒体微博的崛起,改变了主 流媒体应对网络热点时迟缓和失语的 状态,提升了主流媒体的网络舆论引 导能力。
学生是微博最大用户群
2012年,中国微博已经成为极 为活跃的信息传播空间。2012年下 半年中国微博总访问次数达到 155.56亿次,总页面浏览量达到 739.85亿次,总访问时长达到15.18 亿小时。
尽管有数十家网站提供微博客应 用服务,但腾讯、新浪、搜狐、网易 四大门户网站主导着中国微博的格 局,特别是已经形成腾讯和新浪二强 并立的局面。
中国微博用户整体呈现,学历 低、年纪轻、收入低、集中大中城市 的特征,高中学历以下用户占 74.88%,接近3/4,学生有9387万 人,是微博用户的最大职业群体。月 收入5000元以下用户占到总数的 92.2%。其中,无收入群体人数最 多,达到9183.5万人,这主要因为 学生用户是微博最大的群体。
新媒体是最主要曝光媒介
蓝皮书认为,不论是从相对数还 是从绝对数上讲,新媒体都是最为主 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类 型。从绝对数上说,反腐倡廉舆情事 件首次曝光于新媒体上的数量远大于 首次曝光于传统媒体上的数量。其 中,2010-2012年,反腐案件首次曝 光于新媒体上的事件数量依次为67 件、58件和31件,3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6-26 01:38回复
    件、58件和31件,3年合计156件, 是传统媒体的2倍。
    印象
    传统媒体仍是重要新闻源
    蓝皮书认为,从微博意见领袖的 信息来源来看,传统媒体仍是微博意 见领袖的重要新闻源。通过对意见领 袖微博的信息来源进行统计,其中转 载传统媒体信息的比例最高,占 48%,而意见领袖的原创帖占44%, 转载他人(非新闻机构和个人)仅占 8%。目前,越来越多的媒体也加入 到微博阵营中来。传统媒体的加入, 特别是杂志和报纸在微博中的突出表 现,证明了在碎片化阅读的新媒体时 代,传统媒体仍能凭借自身优势在内 容生产上胜出,达到议程设置和引领 舆论的效果。
    微博平台容易形成舆论焦点,传 统媒体与微博的积极连线,对于甄别 新闻事件的真伪,做好微博舆论的把 关人,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起到相 当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 权威性,使得微博用户倾向于从媒体 微博上对照、核实信息。
    碎片化阅读引发社会反思
    蓝皮书还提出,微博引领的碎片 化阅读引发了社会反思。2012年10 月,微博名人“和菜头”宣布停止更新 微博,“我怀疑微博的碎片化阅读对 我的大脑有所损伤,很担忧再也不能 读书和做深度阅读了”,具有一定的 代表性。
    乱象
    1 网络反腐陷入混乱无序
    虽然网络反腐借由现代信息技术 而具有传统舆论监督无可比拟的优 势,但由于其自发性、匿名性、虚拟 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也使网络反腐存 在的问题与不足十分突出。
    2 网络举报信息真假难辨
    网络举报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 辨。网络赋予网民的言论自由,然 而,一部分网民却滥用网络言论自由 权,或为了赚取眼球,或为了窥探隐 私,或出于发泄私愤,发布虚假信 息,进行不实举报。不明真相的“围 观”网民以讹传讹,虚假举报也获得 很高的点击率和数量可观的跟帖和转 发,使网络反腐陷入真假难辨的混乱 无序状态。纪检及相关部门不得不花 费大量人力物力对真假信息进行甄别 查证,造成原本就很有限的反腐资源 的浪费。
    例如,2012年11月30日,有微 博曝光“四川达县县委书记有9名情 妇”,一时引起网友热议。但经过官 方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证实所反映 的问题严重失实。
    而未经查证的“网络曝光”和“人 肉搜索”,容易侵犯公民隐私,对被 曝光主体构成网络暴力。一些网络举 报人为了使自己的举报“言之凿凿”, 不惜详细罗列与贪腐内容无关的所有 个人信息,将被举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6-26 01:3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6-26 01:42
      回复
        靠!这东西到底是好是坏,有时一件事好几个版本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6-26 01:4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6-26 09:0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6-26 0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