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哲沙龙吧 关注:21贴子:803
  • 12回复贴,共1

普希金之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普希金及纳塔丽娅的肖像



1楼2013-04-23 17:22回复
    肖邦及乔治·桑的肖像



    6楼2013-04-23 23:37
    回复
      雪莱及雪莱夫人玛丽的肖像



      10楼2013-04-24 17:57
      回复
        叶芝及茅德·冈肖像



        12楼2013-04-26 11:58
        回复
          金岳霖及林徽因肖像



          15楼2013-04-27 11:56
          回复
            萨特及西蒙娜肖像



            17楼2013-04-28 21:52
            回复
              笛卡尔及克里斯蒂娜肖像



              32楼2013-05-01 17:17
              回复
                笛卡尔与克里斯蒂娜
                26岁那年,孤独、狂傲而又卓有才华的法国小伙子笛卡尔卖掉了父亲留下的所有遗产,开始周游欧洲。他来到了当时欧洲科学的最前沿瑞典,受到了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的热情接待。
                国王阿道夫高薪聘请笛卡尔做为自己三公主克里斯蒂娜的老师。狂傲的笛卡尔只关注他的学术,根本不在意什么薪水和职务。可是,在欢迎宴会上,笛卡尔改变了主意,答应了阿道夫。因为,他在宴会上见到了那位三公主,并且一见钟情。
                那时候,克里斯蒂娜只有14岁。但是,14岁的克里斯蒂娜已经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她有一双像泉水一样清澈的眼睛,一张像月亮一样皎洁的脸庞,还有一对儿浅浅的盛满幸福和可爱的小酒窝。这不能不让正值青春年华的风流才子笛卡尔着迷。他想,能有一位这样美丽的学生,就是死,此生也足矣。
                笛卡尔开始上班了。这是一个世界上最豪华的教室。教室里,只有他和他的美丽的学生克里斯蒂娜。他上的第一课就是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坐标系,把自己的年龄和克里斯蒂娜的年龄标在上面,然后,在坐标系里找到了一个点。他说,这个点,就是他与她的结合点。这就是笛卡尔的新学说解析几何。他的幽默而又风趣的讲解让克里斯蒂娜忍俊不住,发出了青春而又甜美的笑声。笛卡尔发现,克里斯蒂娜笑的时候,简直比教堂里画着的天使还要美丽。
                聪明的克里斯蒂娜很快就得到了笛卡尔的真传,迷上了那神秘而又睿智的数学,同时,也迷上了像数学一样魔力无比的笛卡尔。当然,克里斯蒂娜爱上笛卡尔,还因为两个人都有着一样孤独的童年。笛卡尔3岁丧母,父亲再娶。他一直是由外婆带大的。克里斯蒂娜因为生下来身上带有一层白白的羊膜而被国王认为不吉利,一直有姑妈抚养。两颗自小缺少父爱和母爱的灵魂遇到了一起,便撞出了爱情的火花。他们在一起谈数学,谈各自孤独而又无助的童年,以至于形影不离。
                那是一个美好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满了瑞典王宫公园,一切显得静谧而又温馨。笛卡尔与克里斯蒂娜手挽着手,踩着朦胧的月光,在王宫的公园里散步。在一丛铃兰花前,笛卡尔跪在了克里斯蒂娜的面前,亲吻了克里斯蒂娜纤细而又美丽的手。那一刻,克里斯蒂娜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她拉起了笛卡尔,倒在了笛卡尔那宽大而又温暖的怀抱。
                不幸的是这一幕被克里斯蒂娜的表哥卡尔看到了。卡尔对克里斯蒂娜爱慕已久,他不能容忍自己心爱的表妹被一个不相干的混小子抢走。于是,卡尔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自己的舅父阿道夫。阿道夫非常生气,命令立即把笛卡尔处以极刑。克里斯蒂娜听说后,便以死相逼。阿道夫没法儿,便饶了笛卡尔的性命,把他驱逐出境。
                笛卡尔回到法国,心里一直想着他的克里斯蒂娜。他给克里斯蒂娜写信,在信中倾诉自己的相思。他写了一封有一封,一封比一封热烈。可是,让笛卡尔想不到的是,他的信全部到了克里斯蒂娜父亲的手里。阿道夫把这些信全部烧毁,一封也没有交给克里斯蒂娜。
                卡迪尔得不到克里斯蒂娜的回信,忧郁成病,并且,病情越来越重。他在病床上给克里斯蒂娜写下了最后一份情书。这封情书上没有一个字,只有一个方程式:r=a(1-sinθ)。阿道夫接到了这封信的时候,克里斯蒂娜因为思念笛卡尔,也患了重病,卧床不起。阿道夫想,这封信没有任何字,不如把它交给女儿。当然,阿道夫之所以把这封信交给女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的大公主和二公主都相继去世,克里斯蒂娜成了他的唯一女儿,也成了瑞典国王唯一的继承人。他不能失去克里斯蒂娜。
                克里斯蒂娜接到笛卡尔的信,病很快就好了起来,原来,克里斯蒂娜把这个方程式用笛卡尔坐标解析,画出了这个方程式的坐标,用线连起来,竟然是一个“心”字图形。她知道,她的笛卡尔还在深深地爱着她。
                阿道夫死后,克里斯蒂娜继承了王位。她急忙派人到法国迎接接她的亲爱的笛卡尔。可是,笛卡尔在给她写完最后一份信后,咯血而死。克里斯蒂娜非常悲痛。她拒绝了表哥卡尔的求婚,甚至把国王的位置传给了表哥,自己信奉了天主教,终生未嫁。
                一个爱情方程式,演绎了一段爱情绝唱。克里斯蒂娜死后,笛卡尔写给她的那封情书辗转到数人,最后,被保存到法国笛卡尔纪念馆保存。


                33楼2013-05-01 17:19
                回复
                  古米廖夫及阿赫玛托娃的肖像



                  34楼2013-05-01 17:23
                  回复
                    诗人之间的爱
                    古米廖夫,1886年生于喀琅施塔得,白银时代的杰出诗人。阿赫玛托娃,1889年生于敖德萨一知识分子家庭,苏联俄罗斯女诗人。古米廖夫为娶阿赫玛托娃而四次自杀未遂,直到如愿成婚。
                    古米廖夫曾经就读的彼得堡近郊的皇村中学,一个世纪前,有一个叫普希金的写诗的学生。拿着鹅毛笔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里写道“在这里,俄国人踏着每一步/ 都能够引起往昔的回忆”。普希金的诗句预示了他自己和某些后来者的影响。后来者应该包括古米廖夫以及与他差不多同时在皇村中学读书,并且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
                    阿赫玛托娃在有关皇村的诗中写道“一位黝黑的少年在林荫道上徘徊,/ 在湖畔沉吟,满脸堆着愁云/ 一个世纪了,我们心中还在眷恋/ 那勉强听得见的沙沙的脚步声。” 黝黑的少年想必是指普希金。
                    古米廖夫出生在一个海军医生的家庭,无独有偶,阿赫玛托娃的父亲是一位海军机械工程师。这是他们之间颇有意味的一个共同点。
                    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结束了长达6年的马拉松式恋爱。然而婚姻只是走向不幸的开始。正如阿赫玛托娃所说:“我们俩作未婚夫妻的时间太长了,我在塞瓦斯托波尔,他在巴黎,等到1910年结婚时,他的激情已经消耗殆尽了。”婚后古米廖夫不堪家庭的束缚开始了漫长的非洲之旅。而阿赫玛托娃一头扎入了诗歌的创作中。
                    古米廖夫早期诗歌中有不少是描写阿赫玛托娃的,她时而是美人鱼,时而是魔法师,时而是凡间女子,时而是天上月亮。这条美人鱼具有难以名状的幽怨气质,她的存在只是为了诗歌。1912年阿赫玛托娃的第一本诗集《黄昏》出版,在诗坛引起不小反响。1914年《念珠》出版,读者抢购一空,争相传诵。
                    阿赫玛托娃的诗集以清新委婉的笔触给当时象征主义为主宰诗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打破了当时晦涩的象征气氛。阿赫玛托娃早期的诗为其赢得世界声誉打下了坚固的基础。《黄昏》、《念珠》以高超的诗歌艺术揭示了恋爱中的女性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然而其基本主题还是王子梦的破碎,赞美的是一种人世间普遍的缺憾美。
                    1917年古米廖夫与阿赫玛托娃离婚。离婚的原因主要是两位诗人都向往自由,追求创作灵感。阿赫玛托娃确信自己是一个不受约束的自由女性;古米廖夫则不愿屈从于任何“魔法”,要保持不向任何人屈服的男人的尊严。他认为,两个诗人的结合是荒谬的。所以作为两位当时的著名的诗人他们认为分手是最好的选择。就此两位诗人分道扬镳,各自重新组合家庭,然而他们的第二次婚姻又是不幸的。
                    他们在诗人与幸福之间选择都选择了作诗人,放弃了个人的幸福。


                    35楼2013-05-01 17:24
                    回复
                      但丁及贝雅特丽齐的画像



                      36楼2013-05-02 20:37
                      回复
                        贝雅特丽齐与《神曲》
                        贝雅特丽齐,《神曲》中的重要出场人物之一,甚至可以说但丁是为了贝雅特丽齐而写的神曲,在但丁的一生中,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神曲》中不断提到的这位圣女,她曾经是但丁的恋人。但丁对她的爱是一种精神上的爱情。
                        传说在但丁九岁的时候,见到一位小姑娘。小姑娘的名字就叫贝雅特丽齐。他第一次见到贝雅特丽齐,心中就油然地萌发出一种异样的情感,一种爱慕之情。后来,但丁在他的诗集《新生》中曾描写他九岁时见到贝雅特丽齐时的感情:“这个时候,藏在生命中最深处的生命之精灵,开始激烈地颤动起来,就连很微弱的脉搏里也感觉了震动。”
                        然而诗人对这位女子的爱并非是世俗的爱,而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就像基督徒对圣母的虔诚的爱一样。这种爱陶冶他的情操,洗涤他的灵魂,使他的心智得到一种升华。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使他变得更纯洁,更高尚。
                        八年以后,但丁又一次在佛罗伦萨街头(具体说是在阿尔诺河的一座桥边)见到了贝雅特丽齐。他的心再次剧烈地跳动,感情再次受到猛烈地冲击。关于这一次相见,有很多画作留传至今。但丁第二次见到贝雅特丽齐时。她穿着浅色的长裙,深褐色的衬衣,手上拿着一枝美丽的玫瑰花。但丁惊呆了,不知怎样开口,她给他留下了一种震撼心灵的印象。后来,贝雅特丽齐嫁了人,没过多久,在1290年就去世了。但丁感到非常悲哀,他把自己对贝雅特丽齐表示怀念的诗歌和散文串联起来,写了一部散文和抒情诗相揉合的作品——《新生》。
                        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但丁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和写作,就像诗人自己在《神曲——地狱篇》第二章中通过卢齐亚之口说出的那样:“上帝的真正的赞美者贝雅特丽齐呀,你为什么不去救助那个那样爱你,由于你而离开了凡庸的人群的人哪?……”但后来他终于明白,这样下去他只会更消沉,沉迷于对贝雅特丽齐的悲哀之中,这是和他对贝雅特丽齐的爱不相称的。他感到要振作起来,决定开始认真写作。他要从感情的世界跳跃到哲学的世界,他要去探索人性完善的道路,去探索意大利在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
                        他要把自己创作的成果作为礼物奉献给他钟爱的贝雅特丽齐。于是他开始写作《神曲》。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对贝雅特丽齐的真挚崇高的爱情,他是不可能写出《神曲》的。贝雅特丽齐对但丁一生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也正因为如此,但丁游历地狱。炼狱时,有一位古罗马的诗人维吉尔作向导。但丁尊称他为自己的导师,智慧的海洋。维吉尔引导但丁游览了地狱和炼狱,而在到达天堂的第一重天时便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接下来的指引者就换成了委托维吉尔救助但丁的贝雅特丽齐。通过《神曲》这样的安排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在哲学的引导下凭借理性认识罪恶,悔过自新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又通过信仰的途径和神学的启发认识真理,达到洁净自身的境界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从侧面感觉到贝雅特丽齐对但丁一生的影响。
                        作为贝雅特丽齐本人来说,也许她根本就不知道但丁对她的爱有多么深沉。因为但丁对她的爱,是一种纯精神上的,相当于柏拉图式的爱情。而在《神曲》中,贝雅特丽齐在但丁的描述下成为了上帝派来的使者。对但丁来说,她就是一位真正的天使。间接的来看,贝雅特丽齐在但丁心中的地位甚至比荷马,维吉尔等诗圣都要高。因为当但丁“迷失在人生的中路”时,是维吉尔来拯救的他。而维吉尔又说他是遵从了贝雅特丽齐的意愿来引导他的,可以说在《神曲》里,贝雅特丽齐的地位仅次于那位“三位一体者”了。


                        37楼2013-05-02 2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