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国最强音》播出。和之前观众和制作团队给予的看好和期望构成巨大落差的是当晚就收到差评一片,有人把最强音改称为最勉强音。质询为什么“一流团队,一流的主持人,却做出了三流的节目”。
我在纳闷之余,也在思考第一期没能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因,总的来说,中国最强音的前期运作是没太大问题的,廖珂团队刚刚成功运作了湖南卫视2013春节晚会并创下省级卫视收视第一,挟着这股锐气整合台里另外两支团队一起投入中国最强音的制作,湖南卫视投入的资金和参与配合的各技术团队阵容强大,陈奕迅,章子怡,罗大佑和郑钧四位导师有很高的人气,导师的组成考虑了各年龄段观众面的喜好,四人组合兼顾了评委的技术性点评和利于出现有趣话题的笑点,增加节目的活跃程度。
廖珂团队主创的工作特点是细腻缜密,节目也很接地气-----首先它购自英国一档走红多年的真人秀选秀节目XFactor,有成熟和完整的流程,经验,其次《我是歌手》在全国引起轰动,收视率居高不下,湖南卫视在2013年再度在人气和观众缘方面超过其他卫视台太多。这些外部的因素给中国最强音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局面。不过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因为那样无形中给一档还是试验期的新节目树立一个极高的标杆,这种当初的一片看好,使得观众爱之深,责之切,使得中国最强音还在摸索和磨合阶段就失去了磨合期,失去了渐入佳境的时间。再者,观众吐槽厉害的最强音第一期广告太多太多也和预期失衡有一定关系,你知道各卫视台的新节目的初创阶段,插播广告都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厂家,广告商也要看这个新节目做不做地红起来,如果收视势头良好,广告时间的销量就会跟进大卖,中国最强音首播就接了很多广告,这是它的荣耀,也是它的压力。
在此文标题想说的,只要认真的去做节目,只要忍得了疲累和争议去坚持,无需喝彩,因为不管是捧杀还是棒杀,那种浮躁和不切实际是对事业不利的,你们也不必太担心,节目应该能够把局面扭转。中国人传统喜欢看故事,第一期的跳跃式剪辑应该在第二期后有所抑制,上海北京赛区参加海选的选手唱歌比深圳区要出彩,加之编导群体会根据第一期的反响对节目整体加以改进等等。
再说点题外话,最强音节目是在后选秀时代对选秀节目模式进行突破的一个探索,超女快男等等选秀节目搞了近10年,那种以草根圆梦模式,大打悲情牌和你争我斗的一路pk层层闯将拼杀的模式已经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而中国最强音脱槽于xfactor这种真人秀选秀节目,虽然也是通过比赛找出最好唱功的冠军,但也同样强烈关注参与群体的心情状态,他们对比赛的憧憬,紧张和喜悦,对歌唱的爱好和为之努力的励志奋发,这些被真实地记录下来,选手们的喜怒哀乐也会感染观众。
和那些急功近利的选秀模式相比,最强音节目将会温情地向大众表达:人生的步伐,不妨从容一些,更真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