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青空吧 关注:5贴子:358
  • 2回复贴,共1

【其他】有关《腾王阁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滕王阁序》这个标题好像有点不通。序,或者是—本书、—批作品乃至—首诗词的序言;或者是带有临别赠言性质的所谓“赠序”,如《送东阳马生序》之类——座滕王阁,怎么会有“序”呢?

  答:《滕王阁序》是后来的简称,形成这一简称还比较早(《唐摭言》卷五):原来的标题是《秋口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属十“饯送序”。许多简称其实都不大合理,但时间长了,约定俗成,只好承认它的合法存在,我们心里有数就是了。


1楼2007-03-24 21:11回复
    问:王勃当时还很年轻,却说什么“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又说:“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等等,都与他年龄、经历并不大相称。他是不是有点无病呻吟,为文造情?

      答:这个问题问得也很好。《滕王阁序》写景很著名,有许多佳句:文章中更多的篇幅则用来抒情,这些内容应当分为两个部分来把握:—大部分是代替他父亲抒情,—小部分是抒他本人的情。

      文章中悦起他自己的部分是: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这里用终军请缨、宗悫言志等典故,都切合自己的年龄。又自比司马相如和伯牙,高自期许,也合于王勃的性格。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说的是自己陪同父亲去上任,以便照顾老人家,尽自己的孝心。王勃的父亲王福当时左迁为交州交趾县令——交趾在今广东南部,当时是荒凉的地方——王勃护送他去上任,路过南昌,恰巧参与了都督阎公主持的盛会。

      他年纪轻、地位低,是比较次要的客人。文章中说“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正是交代出这一因缘;所以他在文章中要首先代表他父亲说几句话,这就是:

      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一作“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及;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这些都是替他那个仕途坎坷的父亲立言,否则就不可能说什么“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些话了。

      他先替他父亲说完这些,然后才回到自己,说“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等等。层次是很清楚的。如果弄不清《序》中的抒情分两个层次,文章就很难读懂。


    4楼2007-03-24 21:19
    回复
      • 59.55.124.*
      从中我怎么没看见流传千古的送别名句


      5楼2008-07-18 1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