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吧 关注:5,618贴子:186,434
  • 10回复贴,共1

《出卢龙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典故】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出兵北征三郡乌桓。五月,在军到达元终(今河北蓟县)时值雨季,元终一带地势低洼,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乌桓扼守要地,曹军受阻,无法前进。这时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玉田县)人田畴建议曹操避开大路,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小路进军。于是曹操佯装退军,并立木牌于路旁,上写“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的官样麻痹乌桓,而使田畴为向导,率大军从小路偷袭乌桓。曹军从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出卢龙塞(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是从河北平原至东北的要道),塞外道绝不能通行,曹军开山填谷五百余里,直捣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
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


1楼2012-06-11 03:35回复
    锲子
    夏时的卢龙塞外戈壁干旱异常,已有尽两个月不见滴雨。相比两个月前在元终时“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的连绵积雨的景象,此时行走于卢龙塞道可谓是饱受天地间的另一种极端。沿着卢龙塞狭窄隐蔽的古道,曹操率领着一万步骑缓慢前进。为了确保行军的速度,他下令将辎重部队全部舍弃在后方,仅带轻装人马向北沿山继续挺进。然而所经的道路残缺不全,每逢绝路险壁全军将士便得凿山填路方能通过,以至于两个月来仅仅行走了三百余里。七月中旬当部队行至卢龙塞一处低洼的山谷,谷口被一道山脊封锁,全军人马于是再次受阻。
    ***
    张辽袒胸赤背,蹲下身,双手环抱住一根粗大的圆木。“来,一,二,三——”,随着一声口号他和身后的三员士兵一起用力将圆木架到肩上。“再来,一,二,三——”,再用力他们缓慢站起身,调整脚步将圆木的横切面对准了前方岩壁上垂直凸起的一枚硕大的铁钉。“好嘞,走!”一声喝,四人一起加快脚步肩扛圆木朝着铁钉撞去。只听轰的一声响,岩壁后传来沙土细细滑落的声音,但坚厚的岩壁表面并未被打碎,倒是强大的冲撞力震得众人双臂,脖颈一阵酥麻。“后退,再加把劲。”张辽下令,于是大伙后撤到距石壁七八步远的位置,咬紧牙,再使出全力将圆木送向石壁。这回只听“砰”的一声干响,一条狭长的裂缝终于在岩壁上绽开来。与此同时,原本在岩壁前手扶铁钉的一名青年士兵也被两物相撞产生的冲击波震得眼冒金星,一屁股坐倒在地上。
    见状众人忍不住都大笑起来。张辽止步,用一手扶稳肩上的重物,另一手擦一把额上的汗水,“铁柱,下次可要站住了。”倒在地上名叫铁柱的士兵也为自己的窘态和自己此刻显得十分不属实的名字歉意地笑了。“将军您放心。‘铁柱’之名可不是俺爹白给俺取的。”话落又引来众人的一片笑声。铁柱不服气地翻身起来,捡起掉在地上的铁钉,将尖锐的一头狠狠对准岩壁上裂开的缝隙。张辽默许地点点头。“好,大伙继续,”他示意身后的同伴们再次往后退,对准,撞击。。。
    此时沿着同一块岩壁,若干条类似的圆木和架着圆木的小分队也在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对准,撞击——一遍又一遍,直到岩壁表面被打裂成足够小的残块,足够小以便下一个分队能用铁锤和锄头将开裂的表层挖凿掉。挖下来的石块再由推车运到山脊后方用来填铺成一条缓缓上升的斜坡。工序如此类推循环,直到斜坡能被逐步加升到与谷口相同的高度。
    ***


    2楼2012-06-11 03:39
    回复
      还有吗?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6-11 17:14
      回复
        辽宁西部靠近河北有个叫卢龙的地方
        我坐车路过过


        4楼2012-06-11 18:06
        回复
          问题是楼主在地球的另一端。。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6-12 00:38
          回复

            回ZZ: 还没完呐,周末继续。主题我一个月前就想好的,直到现在才开始动手。某是不会弃坑的,这次。
            回小贺:是吗?是在唐山与秦皇岛之间,国1通过的地方吗(地图上看)
            回遗忘:呵呵,正是,我与国内有12小时时差。
            


            9楼2012-06-12 10:06
            回复
              啊!12小时时差。
              再顶此文


              IP属地:辽宁10楼2012-06-12 12:15
              回复
                催更,催更,催更……


                IP属地:广东11楼2012-06-14 17:37
                回复
                  求下文……


                  12楼2012-06-15 2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