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绅吧 关注:91贴子:1,099
  • 11回复贴,共1

你们说和绅是忠臣还是贪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和绅……这个名字以贪官而名扬古今……但是谁又知道他为何而贪呢? 和珅( 乾隆 十五年(1750年)~
嘉庆
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纽祜禄氏,字致斋,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宠臣,以巨贪而出名。
出身背景
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时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05-07 18:36回复
    他生于乾隆十五年,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他祖上是今辽宁清原县人,清初随清帝入关,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少贫好学,仪表俊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
    仕途转折
    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参加顺天府科举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不过,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因颇有才学主管了许多文化、教育事业。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岁的和坤被任命为三等侍卫(正五品),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四十年升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
    四十一年三月入军机。以善伺上意得宠幸,史书:“高宗(指乾隆)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进之。”擅政20余年,升迁47次,权倾朝野,百官争相谄附。公然勒索纳贿,又排斥异己,致使吏治败坏,官场充斥小人。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05-07 18:38
    回复
      《庸庵笔记》
      记载: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一说“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 ),乾隆责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欤?。这是引用
      《论语》
      中的一句话,来责问“是谁的过错?”。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也!”意为“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这句答话,正好也是《四书》中对上句话的注解“岂非典守者之过邪?”被作了巧妙的变通,用在这个场合,显得自然贴切。 乾隆大喜马上将他升了职。
      另一说法是,某日乾隆在轿中背诵《论语》,忘了下文,和珅顺口背了出来,乾隆很是欢喜。总之,年轻的和珅英俊潇洒,又颇有才学,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机遇中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从此时来运转,飞黄腾达。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5-07 18:40
      回复
        啊咧 怎么没人呢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5-07 18:44
        回复
          对于乾隆的王道,也不允许和绅这样的佞臣倒台,因为有些事情皇帝不能亲手做,要假手于臣子。而违背人道的,纪晓岚和刘庸这样耿直的大臣是决不会做的。可是王道往往就是和人道背道而驰,宁可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恰恰是和绅这种人毫无顾忌的,所以乾隆允许和绅去放肆的作些违背道德的事,但仅仅是为了乾隆自己。而用纪晓岚和刘庸制约和绅因为受宠就肆无忌惮的结党营私,胡干蛮干。。。就像一个企业,乾隆象管理者,和绅,纪晓岚,刘庸都是部下,部下不和睦,管理者才能从中权衡牟利。而皇帝处理的事情就像一个桌子的平面,而大臣就像桌子腿,永远要让大臣平衡,这张桌子才能立的平稳。忠臣横了,皇帝会觉得压抑,没有自由,就用佞臣分散一下忠臣监督君主的精力。佞臣横了,皇帝就用忠臣牵制一下。君主永远是平衡点,这样江山社稷才会稳定。。。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5-07 18:54
          收起回复
            和绅的临终诗
            正月十五(2月19日)元宵节,和珅在大牢中写了二首诗,题为《上元夜狱中对月》:
            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
            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
            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馀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和珅用一条白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上吊之前,他还口占了一首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年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最后两句他年。。。。认取不知何意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5-07 18:56
            回复
              手持白绫临死才知道自己是别人手中的棋子,给别人布局的时候总觉得能掌控局势 没想到自己也在别人布的局中,终于明白己是己。


              16楼2013-03-20 11:49
              收起回复
                和珅是我的偶像!


                17楼2013-04-18 06:24
                回复
                  在给他一个机会,他也做不了尹伊,霍光,不说这二位名人,他连董卓,王莽都做不了,当时只要乾隆不让他出海,就算明知道嘉庆要杀他,和绅也无路可走,无法可想,明摆着,乾隆绝对不会放和绅走掉,这种结局早就注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3-13 0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