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面饰]
1、花钿
花钿,亦称面花或花子,是一种可以粘贴在脸上的薄型饰物。大多以彩色光纸、云母片、昆虫翅膀、鱼骨、鱼鳔、丝绸、金箔等为原料,制成圆形、三叶形、菱形、桃形、铜钱形、双叉形、梅花形、鸟形、雀羽斑形等诸种形状,色彩美丽。当然,也有直接画于脸面上的。花钿一般多特指饰于眉间额上的妆饰(也泛指面部妆饰)。
根据考古资料,面饰花钿的风俗,在战国的楚国地区已经出现,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女俑脸上就点有梯形状的三排圆点。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眼皮之上也点有圆点,专家认为应是花钿的滥觞。《中华古今注》讲秦朝“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说明秦朝宫廷中已流行贴花钿的习俗。
2、面靥
面妆,又称妆靥。靥指面颊上的酒涡。面靥一般指古代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泛指面部妆饰)。面靥古称 “的”(也称“勺”),指妇女点染于面部的红色圆点。据说商周时期便已有之,多用于宫中。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留以次进御,其有月事者止而不御,重(难)于口说,故注此丹于面,灼然为识,女吏见之,则不书其名于第录也。”即这种风俗早先用作妇女月事来潮的标记。古代天子诸侯宫内有许多后妃,当某一后妃月事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不便启齿时,只要面部点“的”,女吏见之便不列其名。后来,皇后及嫔妃宫人、舞伎等看到面部点“的”有美容之效,于是就打破月事界限而随时着“的”了。“的”的初衷便慢慢被美容所代替,成为面靥的一种,并传入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