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若明灯吧 关注:68贴子:6,179

丿亮若明灯灬【汉祚千秋】中国古代妆容、配饰资料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祭汉
(禁水,本贴长期有效)
传送门
【中国古代妆容、配饰——姐妹篇】汉服资料站
http://tieba.baidu.com/p/1475048320?pn=1


1楼2012-04-26 13:25回复
      看到一篇文章很好玩,截取一段说说护须有多么不易~~
      古人奉行“人之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左右,所以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男子是留发蓄须的。大概也只有两种成年后的男子是无须的:一是太监;二是天生就不长胡须的人。前者是生存条件的无奈;至于后者,显然是要忍受一生别人讥笑和嘲讽的。而且中国古代几个外族入侵并最终建立政权的民族,如蒙古及满清也只是对头发有或多或少的要求,于胡须却是“放任自留”的,男子留胡须一直到清末民初时随着封建王朝的破灭才渐有剃除者。所以说华夏几千年中,胡须一直作为男子仪容的必备条件,并且一直是男子 尊严、权力、个性、风度……的象征!
      翻看中国古代史,几许伟大的皇帝及名燥一时的英雄豪杰几乎个个都有一部极其“气魄”的胡须。除了古代流传的画作可以显示外,就是后人的臆想也都脱离不开这个“既定的模式”。秦皇、汉武都是雄伟、霸气的大胡子形像;而唐宗、宋祖则又显示了智慧和儒雅并存的三络或五络墨髯…… 盖因胡须是男人必不可少的形貌特征,同时又是不可言喻的气势需要。伟人英雄如此,平民百姓也是如此。一部漂亮好看的胡须自然而然便成为了仪容美的一部分,人们爱惜保养自已的胡须也是小心加着小心,生怕有所损减。《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貌人们都记忆深刻,除了面如重枣,唇若浮脂;丹凤眼、卧蚕眉之外,那长有二尺的须髯更为这位传奇英雄增色不少。原著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中有段话这样写道:操问曰:“云长髯有数乎?”公曰:“约数百根。每秋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囊裹之,恐其断也。”操以纱锦作囊,与关公护髯。次日,早朝见帝。帝见关公一纱锦囊垂于胸次,帝问之,关公曰:“臣髯颇长,丞相赐囊贮之。帝令当殿披拂,过于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以上词句说明拥有一部美的胡须打理起来是很费时费力的。关羽这样一位粗犷、豪迈的大英雄,看待自身仪表却是十分上心的,似乎还颇有“自恋”的倾向。一部胡须还要用“上好的纱锦口袋”贮藏起来,这和现在的美女们修眉、画眼、减肥、穿塑身衣的道理是一样的,为的只是“好看”而已。然而这才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更麻烦的。
      明朝话本小说“三言二拍”中的《初刻拍案惊奇》的第八卷 :“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 这节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说的是有个叫陈大郎的人,在经商的途中偶遇一位长了满脸大胡子的人。这个人胡子长的大半个脸都遮住了,样子十分怪异;就是没有胡须的所在,又多长长毛,长有寸许,剩下眼睛之外,把一个嘴脸几乎遮尽。好奇心驱使之下,陈大郎有心看看他是怎么样进食的,于是向前攀话,存心相交;并把这位壮士请到酒店中叫了一桌好酒菜相待。“只见那人接了酒盅放在桌上,向衣袖中取出一对小小的银扎钩来,挂在两耳,将须毛分开扎起,拔刀切肉,恣其饮啖……”故事的后来是这位乌将军因此一饭之缘而辗转几倍报了陈大郎的恩情,我们这里只看重这位大胡子英雄进食的奇怪举止而已。可是在那个时代里这种满脸大胡子的人,可真不在少数,在嘴脸都层层掩盖的情况下,日常起居生活是多么的不便啊!可是再怎么不方便,也不能动胡须分毫,因为“人之发肤受之父母”的封建思想深扎人心,使人切不可“妄为”。
    


    4楼2012-04-26 13:44
    回复
      以下截自<<中国历代妆饰>>一书,从三代至明清分时代来说说各个时期妆容(包括发型、装饰等)的异同。
      【周】
        周代是一个尚礼、尚文的朝代。此时人们把女性的内在美,即女性的才能、智慧、精神以及符合礼仪规范、道德规范的修养和美德,称为“德,’;把女性的外在美、形体美、容貌美称为“色”。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虽然强调德与色的统一,但当德、色冲突时,则强调重德轻色,提倡“以礼制欲”。孟子便曾说过:“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此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则以自然无为为本,“法天贵真”,推崇天然美,赞赏“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以个体人格和生命的自由为最高的美,提倡“全德全形”为女性美的最高境界。“全德”指具有道高精神——清心寡欲,虚静谦聪;“全形”则指在形体上保持完整,反对雕饰。所谓“天子之诸御,不剪爪,不穿耳”,认为穿耳剪爪,都会破坏“形全”,从而失去了天然美。
        此时的法家也不注重修饰,他们从功利出发,认为过分修饰,反而达不到目的。韩非主张功利第一,文饰第二,不“以文害用”。同时,韩非又认为适当的修饰也是必要的。他说:“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言先王之仁义,无益于治,明法度,必吾赏罚者,亦国之脂泽粉黛也。” 由此可见,在周代,至少从西周至春秋中叶的500年间,根据《诗经》所反映的黄河流域地区,大体上是以刚健素朴、自然清丽、不着雕饰的女性为美的。可以概括地说,此时的美女基本上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为美的最高境界的,即基本上是不化妆的。
        [周代女子的化妆术及其用品]
        现以楚女化妆为基础详细分析周代女子的化妆术及其所用化妆品。
        (1)眉妆
        宋玉所著《招魂》言宫女“蛾眉曼睩”《列子·周穆公》的“施芳泽,正蛾眉”;《楚辞·大招》云“蛾眉曼只”;《离骚》自喻曰“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由此可见,“蛾眉”当是当时当地非常流行的眉妆。蛾,似蚕而细,蛾眉则是弯而长的细曲眉,这种眉是用墨黛勾勒出来的,至今中外女子画眉仍多采取这种描法。“蛾眉”的发明,据说与原始部族的蚕蛾崇拜很有些关系,还留有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子。女性“眉眉”本身的形状是对蚕蛾触须的模仿,因为样子接近,所以仿造起来并不困难。早先的眉眉还要在眉下点几个圆点,既象征蚕卵,又表明女性的身份。如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木俑(图四)、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木俑和广州郊区汉墓出土的舞女俑造型,其后都是一双弯弯的峨眉。除“峨眉”外,楚女俗尚的眉妆还有《楚辞·大招》中提到的“青色直眉”,即“直眉”。而且,古人在画眉前一般要剃去天然的眉毛,以黛画之。《楚辞·大招》中便有“粉白黛黑”,说明当时已有用黛画眉之俗。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梳妆盒内的小刀,疑即具有剃眉的用途。
        (2)面妆
        在面妆方面,则以“粉白”为美。如《战国策·楚策三》中,张仪谓楚王曰:“彼郑、周之女,粉白黛黑立于行间,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韩非子·显学》记载:“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楚辞·大招》记载:“粉白黛黑,施芳泽只”;《谷山笔生》记载:“古时妇女之饰,率用粉黛,粉以傅(敷)面,黛以填额”等。换言之,也就是用白粉数面,用青黛画眉。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先秦时期女子以粉白为美,不盛行脸上施朱的习俗。其实在此时的文献中,施朱也曾多次被提到过。如《招魂》曰“美人既醉,朱颜酡些”;《登徒子好色赋》曰“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说明此时也已有施朱的习俗,只是不很流行而已。
        (3)化妆用品
        ①粉
        当时的“粉”究竟为什么粉呢。许慎《说文解字》曰:“粉,傅(敷)面者也,从米分声。”说得很明白,粉是用米来做的,用之数面。许慎乃东汉时人,他对粉的解释必有其所见事实作根据。且仅以前的文学作品中,都只言粉,而未言铅粉,可见当时尚未有铅粉问世。所以,大概在汉以前,春秋战国之际,古人是用米粉数面的。米粉的制作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详细的记载,其制作工艺却是非常讲究、非常繁复的。当时“施朱”之朱当是红粉,与白粉同属于粉类,可能是用茜草一类植物浸染过的红色米粉,色彩疏淡,通常也作为打底、抹面之用,与白粉合用,可取得白里泛红的“朱颜”效果,与油脂类的胭脂不属同类。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齐墓发现的26件乐舞陶俑,其中21件为女性,脸上均有施米彩的痕迹。
      


      9楼2012-04-26 14:30
      回复

          ②脂泽
          除了粉与黛之外,周代的化妆品还有脂与泽。“脂”是我国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化妆词语,《诗经》曰“肤如凝脂”,《礼记·内则》曰“脂膏以膏之”。孔颖达注:“凝者为脂,泽者为膏。”因此,“脂”就是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并不是后来出现的红色的胭脂。脂有唇脂和面脂之分。汉代刘熙《释名》曰:“唇脂以丹,作象唇赤也。”梁刘缓《评倾城人》曰:“粉光犹假面,朱色不胜唇。”看来唇脂若今日之口红,专用以涂唇。战国楚宋玉的《神女赋》中便已指出:“朱唇的其若丹。”表明当时已有染唇之俗。用以涂面的为面脂。此时的面脂无色,主要为防寒润面而用,如今日的雪花育之类。后来脂常常与“粉”字一起使用,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词组—脂粉。因此有些字典中把脂粉的脂理解为胭脂是错误的。
          在“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  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这句话中不仅提到“脂”,还提到了“泽”。《楚辞·大招》中也云:“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王逸注曰:“傅(敷)著脂粉,面白如玉,黛画眉鬓,黑而光净,又施芳泽,其芳香郁渥也。”王夫之《楚辞通释》曰:“芳泽,香膏,以涂发。”这里的“泽”便指的是一种涂发的香膏,即如今的头油之类。
        另外,《诗经·卫风·伯兮》中载:“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里的“沐”则指的是一种洗发之物,当时人们洗发用的是淘米水,利用其中的碱性成分脱去发垢,洗好以后再施以膏泽。除去我们今日较熟悉的眉妆、脂粉、香泽以外,《楚辞·二招》还屡屡描述一些猎奇求异的面妆。如《楚辞·大招》便记录了一些非华夏妇女的脸部变型化妆习俗。如“靥辅奇(畸)牙,宜笑嫣只”,为写“拔牙”之俗。“曾(层)颇奇耳”,即传为割面离耳之风。拔牙、割面及离耳皆属于濮人风尚,楚宫中采取濮族变型化妆术的女子,当是楚国王公俘获或受贡的濮族美女,而不是楚女。


        10楼2012-04-26 14:30
        回复
          三代时期的发饰发型


          


          12楼2012-04-26 14:41
          回复




            


            13楼2012-04-26 14:48
            回复



              16楼2012-04-26 14:58
              回复
                【秦汉】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顺应了“四海之内若一家”要求稳定的政治趋势。这期间,秦始皇凭借“六王毕,四海一”的宏大气势,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兼收六国车旗服御”等一系列积极措施,建立起包括衣冠服制在内的制度。汉代则“承秦制,多因其旧”。汉初的休养生息与随后汉武帝的杰出统治,不仅在政治方面实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在文化方面还加强了上层建筑的创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有助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的稳定。而且在军事上,打败了北边的强敌匈奴,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使中国的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也使国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与繁盛。可以说,从秦始皇开始统一的中国,到汉朝才确实巩固起来。因此,我们可以想见,由于政治与文化上的统一,在化妆与发式方面虽然未必有统一的定制,但中原与变夷之间的明显差距当不复存在。
                一、化妆
                  我们知道,在周代,人们就已用脂、泽、粉、黛来化妆了。然而,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卷三中却说“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妆之始也”。学者们多认为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但笔者认为,宋人距周的时间总是比我们要近的,作为学者,高承也不会没有看过《诗经》和《楚辞》,他之所以这样写,不会没有他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周代的“粉白黛黑”多属索妆,彩妆在当时受观念的影响和化妆品制作工艺的影响,并不盛行。而秦始皇宫中的“红妆翠眉”则打开了面妆色彩上的桎梏,从而开启了后世历代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的面妆风潮。这就使周代的仅仅“粉白黛黑”,擦点头油,抹些面脂的简单面妆显得黯然无色,仿若根本就称不上算是化妆。我想这便是高承的初衷了。
                  由于秦朝的历史很短.仅仅15年。并且实行了法家的严刑峻法,把法家的功利主义与专制主义结合在一起,使得人民生活在极其残酷的压迫之下。因此,当时的劳动妇女对于化妆当是无暇顾及的,在文献中也很少有记载。惟有宫中的殡妃,生活优越,需整日妆扮以侍奉君主,才有化妆的可能。《事物纪原》中的“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一句,便可大致勾勒出当时的化妆是以浓艳为美的。


                17楼2012-04-26 15:02
                回复
                  二、发式
                    在发式方面,秦俑的头发都是长发,复杂多样的发式均是用长发梳编而成,这和秦人蓄留全发的习俗是分不开的。秦人尊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古训,对发须极为珍惜,爱护备至。秦代的法律明确规定,损伤他人的发须属犯罪行为,违者要处以刑罚。
                    云梦秦简《法律问答》记载了几条保护发须的法律条文和典型案例,读来颇为有趣,具体内容是:(1)拔落他人的头发,如果被拔的一方有明显感觉,即可追究对方刑事责任。(2)父亲擅自剃掉嫡长子的发须,为父者应定罪处罚;主人也不得随意损伤奴牌的发须。(3)士卒二人拔剑斗殴,一人将对方的发髻用剑砍掉,应“完为城旦”,即判处四年徒刑。(4)有人与他人打架斗殴,将对方捆绑起来并拔光了其胡须眉毛,亦应处“城旦”之刑。如此郑重地把保护头发列入法律文书,在中国古代是不多见的。
                    秦人不仅爱护头发,对头发的梳理也是异常精心的。而且,从秦俑的发式中,还可以明显地区分出秦俑不同的兵种、身份和等级高低,充分反映出秦人军纪的严明和高度的写实主义精神。
                    汉朝总结了秦亡的教训,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方针,与民休养生息,废除了秦王朝的苛刻刑法,减免赋税,保护并鼓励发展生产,从而使汉代社会趋于安定.产品也相对丰富,这就为妆饰创造了客观条件。铅粉、胭脂等化妆用品都是在这时普及的。在思想文化方面,汉初采取了宽松的政策,在提倡推崇道家思想的同时,也不排斥其它各家思想,并开始整理、研究文化典籍。同时,汉文化还吸取了大量楚文化,给北方文化注入了保存在楚文化中的原始巫术、神话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从而“产生了把深沉的理性精神和大胆的浪漫幻想结合在一起的生气勃勃、恢宏伟美的汉文化”。这种恢宏的汉文化,对汉代女性美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化妆、发式的美感变化
                    在面妆方面,由于红蓝花的引进,使胭脂的使用日益普及,妇女们一改周时的素妆之风,而开始盛行各式各样的红妆。在眉妆方面,则一扫周代单调的纤纤蛾眉妆,而创造出了许多颇为“大气磅礴”和“以为媚惑”的眉式。再加上花钿与面靥的趋于成俗,都显示出汉代女性对美的一种无拘无束的追求。而且,自汉以后至魏晋、隋唐,屡屡出现的男子涂脂敷粉的现象,既表明了化妆术的日益普及,也表明了这一时期人们对美的一种宽容之心。
                    在发式方面,虽然女子梳高髻依然很多,但多局限于宫廷苑囿。在民间则广泛流行椎髻与堕马髻等垂髻,既易于梳理、朴素大方,又妩媚迷人。这种垂髻的大流行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是不多见的。而且,伴随着高髻与会髻的一绺“垂髾”,随风飘荡,缥缥缈缈,体现出汉代女性特有的一种飘逸、洒脱之美。


                  18楼2012-04-26 15:05
                  回复
                    〔二)眉妆式样
                      汉王朝时,涌现出了许多迷恋于修眉艺术的帝王与文人。
                    1.八字眉
                      在西汉以汉武帝为首,《二仪实录》说他“令官人扫八字眉”。
                    2.蛾眉
                      在东汉则以明帝为魁,史称“明帝宫人,拂青黛峨眉”。有了帝王的提倡,普通士庶自然也跟着对女子的妆饰重视起来。著名的张敞画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3.远山眉
                      另一位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也是一位“眉痴”,他是汉代古文的“文章魁首”,其辞赋中有不少为写眉的名句,偏生他结识的爱人,恰巧又是一个特富眉间天然美的绝世佳人。《西京杂记》说:“司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远山,时人效之,画远山眉。”(一本作“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这正所谓佳人才子,相得益彰了。后来汉成帝的爱妃赵飞燕,让她的妹妹赵合德也仿照文君“为薄眉,号远山黛,’(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可见修眉的风气的确盛行于两汉。
                    4.长眉
                      汉代流行于贵族女子之中的眉妆,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八字眉、远山眉和蛾眉之外,当属“长眉”最为流行了。长眉是在蛾眉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它的特点是纤巧细长。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木俑脸上即是长眉入鬓。
                    5.阔眉
                      除长眉外,汉代妇女也曾画过“阔眉”(又称“广眉”、“大眉”),据说这种风气首先出自长安城内,后传遍各地。谢承的《后汉书》里就载有“城中好广眉,四方画半额”的俗语,甚至“女幼不能画眉,狼藉而阔耳”。在文人作品中也有这类描述。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靓妆刻饰……长眉联娟”是对长眉的描写。由此可见,恢宏壮美的汉文化表现在眉妆上也同样是大气磅礴。从广州郊区东汉墓出土文物中的女乐形象上便可以看到这种眉式,颇有特色的是两边的女乐眉形还不一般高。前面提到的八字后便是在长眉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而来的,因眉头抬高而眉梢部分压低,形似“八”字而得名。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木俑即作此眉式。
                    6.惊翠百、愁眉
                      汉代还流行过一种“惊翠眉”,但很快被梁冀之妻发明的“愁眉”取代了。愁眉脱胎于八字眉,眉梢上勾,眉形细而曲折,色彩浓重,与自然眉形相差较大,因此需要剃去眉毛,画上双眉。《后汉书·梁真传》言:“〔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这里的“啼妆”指的是以油膏薄拭目下,如啼泣之状的一种状式,流行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少有的几种眼妆之一。)此举影响很大,“至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京都歙然,诸夏皆放(仿)效。此近服妖也”。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新的词语--“愁蛾”,后世常用以形容女子发愁之态,谓之“愁蛾紧锁”。
                      很多学者认为,古人画眉是先剃去眉毛,然后再描画上去的。其依据是刘熙在《释名》中所写的:“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但笔者认为并不尽然。东汉时期汉明帝的明德马皇后端庄秀丽,《东观汉记》中记载:“她眉不施黛,独左眉角小缺,补之如粟。”可见,古代女子并不都是先剃去眉再画之的,只是画一些特殊造型的眉时,才不得已剃去,和现代人其实是一样的。
                      妆饰在汉代是少数贵族妇女的特权,民间女子没有权利也没有条件化妆。礼制规定“上得兼下,下不得偕上”,贵族妇女可以“食肉衣绮,脂油粉黛”,平民女子只能“荆钗布裙”。因此,在乐府民歌中,对美女罗敷、胡姬以及刘兰芝的描写,都未触及她们的眉毛。但即使如此,两汉时期依然可以说是上承先秦列国之俗,下开魏晋隋唐之风,开辟了中国画眉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22楼2012-04-26 15:22
                    回复
                      [秦汉唇妆]
                      一、唇脂
                        点染朱唇是面妆有一个重要步骤。因唇脂的颜色具有较强的覆盖力,故可改编嘴型。
                        早在两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妇女妆唇习俗。如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娥(蛾)扬兮,朱唇的其着丹。”汉刘熙《释名·释首饰》已提到唇脂:“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丹是一种红色的矿物质颜料,也叫朱砂。朱砂本身不具黏性,古人在朱砂里加入适量的动物脂膏,制成唇脂,既防水,又增添了色彩的光泽,还能防止口唇皲裂,成为一种理想的化妆用品。唇脂的实物在江苏扬州、湖南长沙等地西汉墓葬中都有发现。出土时,还盛放在妆奁之中。反映了汉代妇女妆唇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点唇式样
                        中国古代女子点唇的样式,一般以娇小浓艳为美,俗称“樱桃小口”。在妆粉时常常连嘴唇一起敷成白色,然后以唇脂重新点画唇形。可根据个人唇之厚薄和口之大小重新描画唇形,以求其美。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木俑的点唇形状就是典型的樱桃小口。

                      


                      23楼2012-04-26 15:29
                      回复
                        [秦汉面饰]
                        1、花钿
                          花钿,亦称面花或花子,是一种可以粘贴在脸上的薄型饰物。大多以彩色光纸、云母片、昆虫翅膀、鱼骨、鱼鳔、丝绸、金箔等为原料,制成圆形、三叶形、菱形、桃形、铜钱形、双叉形、梅花形、鸟形、雀羽斑形等诸种形状,色彩美丽。当然,也有直接画于脸面上的。花钿一般多特指饰于眉间额上的妆饰(也泛指面部妆饰)。
                          根据考古资料,面饰花钿的风俗,在战国的楚国地区已经出现,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女俑脸上就点有梯形状的三排圆点。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眼皮之上也点有圆点,专家认为应是花钿的滥觞。《中华古今注》讲秦朝“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说明秦朝宫廷中已流行贴花钿的习俗。

                        2、面靥
                          面妆,又称妆靥。靥指面颊上的酒涡。面靥一般指古代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泛指面部妆饰)。面靥古称 “的”(也称“勺”),指妇女点染于面部的红色圆点。据说商周时期便已有之,多用于宫中。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留以次进御,其有月事者止而不御,重(难)于口说,故注此丹于面,灼然为识,女吏见之,则不书其名于第录也。”即这种风俗早先用作妇女月事来潮的标记。古代天子诸侯宫内有许多后妃,当某一后妃月事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不便启齿时,只要面部点“的”,女吏见之便不列其名。后来,皇后及嫔妃宫人、舞伎等看到面部点“的”有美容之效,于是就打破月事界限而随时着“的”了。“的”的初衷便慢慢被美容所代替,成为面靥的一种,并传入民间。


                        24楼2012-04-26 15:34
                        回复



                          


                          26楼2012-04-26 16:09
                          回复
                            二、秦汉男子的发式(继续选自《中国历代妆饰》一书,手打版T T,图只能是截图了)
                              秦代男子的发式,由于被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的出图,为人们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形象资料。见表4—1



                            


                            27楼2012-04-26 16:13
                            回复


                              


                              28楼2012-04-26 16: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