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碎の邂逅吧 关注:5贴子:393
  • 6回复贴,共1

琴.缘-----古径烟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序  

稀世的古琴。  

琴长三尺有余,伏羲式,冰弦铮铮。乌木琴身上,朵朵梅花纹点缀其中,绽放着凝结了千年的风华,似向世人昭示着其的绰然不凡。  

琴,名唤紫螭,它的价值,连城。  

而琴的主人,却只是一个花信少女,她,名为桔梗。  

传奇般的女子,世人如此评价道。  

三年前的相国府的寿宴上,以一曲《百鸟朝凤》技惊四座。苦练三个月的一首曲子,换来的除了难以数计的惊赞声外,还换来了一个琴尊的称号。  

那一年,桔梗年方十五,方行及笄礼。  

传奇的故事还在延继着……  
 
 
 



1楼2006-12-10 19:13回复
    一 

    福兮,祸兮? 

    闲遐时,她也会这么想,然后,轻莞尔。 

    外面的世界,依旧是熙熙攘攘,而她的世界,在十五岁那年,在那一夕之间,迅速就完成了颠覆的使命。 

    一如她身上的衣物,褪净了嫩红淡绿,换上了雪衣素裳。 

    闺阁千金的生活,是慵散的,是悠闲的。品茶赏花,弹琴对奕,吟诗作画,虽被禁锢在一方小天地里,倒也怡然自得。 

    而今,抱着紫螭,经常游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落。房中的琴谱越积越多,阅历和见识也越来越广阔,但在心头,总会被那名为无名的失落攫住,泛起丝丝怅然的涟漪,久久不息。 

    是福?是祸? 

    细碎的脚步声传来,打断了她的幽思。 

    举目,一道纤影入眼,一张拜帖入目,上有两个利落的行楷字。 

    洛王。 

    不禁蹙眉。


    2楼2006-12-10 19:13
    回复
      二 

      酒是竹叶青,三十流年的醇度沉淀其中,浓冽清香。 

      他斜斜的靠在湘妃椅上,手执酒樽,轻轻的摇晃,唇上却是滴酒未沾。 

      醉翁之意,向来不在酒。 

      他的视线,似慵懒,又似犀利的望向前方的正在抚琴的雪衣少女。 

      琴尊桔梗,传奇般的女子。 

      恍如天籁,这是宫庭艺师对她琴声的评价。 

      玉彻的人儿,美丽精致。这是朋友对她的描叙。 

      果然,传言没有任何夸大之处。 

      他的笑容愈发邪魅。 

      琴声泠泠,如水般轻泄而出,千回百转,婉约嫣然,听在耳边,是说不出来的悦耳,其或似乎有丝丝寒意绽出,然音律悠扬明快,又似弥漫着淡淡的喜悦,让听者的心不禁也随着琴声飞扬起来。 

      “铮”,一声脆响,琴声蓦止,犹剩余音,萦绕不绝。 

      奈落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江南雪! 

      笑意从桔梗的唇角绽开,渐渐的弥漫开来,复又聚拢到了眸心,流转处潋滟着虹样的光彩,灵动了那潭秋水。 

      江南雪,呵,好冷僻的曲子,桔梗却对它钟情不已。都说王爷精通音律,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 

      他声音稍做了停顿,姑娘在收尾的时候,有两个节奏慢了半拍,虽是极轻微的错误,却也不应该出自姑娘的手上。 

      桔梗没有做答,敛上双眼,长长的睫毛犹如羽扇般,投下了一道荡人心弦的阴影。突然手一扬,琴声又起。 

      初如燃烟一缕,冉冉袅袅,亦散亦敛,说不出来的幽悠迷离,琴声越来越低渺,直至静缄。 

      他一怔,正欲发问。 

      突然,琴音从地底幽起,婉转明媚,如泉水淙淙流过,叮当作响。桔梗的手指在七根银弦上飞快的穿梭着,弹,挑,拢,捻,琴声越拨越高,如狂风频吹江面,激起的水花,一浪连接一浪……. 

      纤指轻拂,琴声开始缓了下来。萦萦绕绕,铮铮切切,似欲诉还休,又如长龙飞空,穿过迷茫云雾,琴音难以凝聚。 

      该收尾了,桔梗的声音,一如琴声般的飘渺。 

      言罢,手转一弧,余音荡出,悠悠飘散,一曲已终, 其韵仍似轻烟不绝。


      3楼2006-12-10 19:14
      回复
        三 

        洛王的双眉,锁成盘龙扣。 

        她无声的一叹。 

        熟悉的失望又涌上心头,曾有的期望又成了水之湄,河之殇。 

        刻意弹出那首并不出名的江南雪,只是想看看他,能否透过琴声,听出那份属于江南小雪的漠漠轻寒。 

        刻意在收尾时将余音拉长,因为属于江南小雪的韵致,是喜悦的,是欢愉的,她也想将这份欣然拉长。 

        洛王却说,姑娘的指法错了,虽然轻微,但也不应该。 

        终究是奢望一场。 

        之于伯牙,子期只有一个,洛王他,不是当日那个红衣少年郎。 

        遥记当日,她对着徐风暖日,抚琴自娱。 

        喂,你手弹的琴声,还挺好听的。 

        她讶然的抬头,庭外那株枝叶繁茂的树上,出现一道红色身影。 

        红,仿若流火般灼目,因身上的着装太过惹眼,而他的相貌,反而有点模糊不清。 

        眼睛闪过一丝不悦,缘自他方才所说的话。 

        真粗俗,她暗忖。 

        你的琴声虽然优美,但是,没有心。 

        她心中大震,一时竟是无言。 

        多少时间了,她苦心潜练琴艺,哪怕是最繁琐的古曲,她也能信手弹来,无丝毫差错,她的琴声,连宫庭的琴师也惊叹不已。 

        古琴原是怡情养性的自娱之物,但她却跳进了一个误区,琴艺越来越精湛的同时,她忘了将自己的感情贯输进去。 

        她并非愚人。 

        沉吟了片刻,方微微一笑,眼中阴霾散尽。纤手拨弦,弹得是自谱的《溪流》。 

        树上传来笑声朗朗。 

        我听到了水流的声音。 

        难以言喻的喜悦蜂涌而上,将心扉装得满满,而眼眶却开始变得涩然。 

        感谢姑娘的琴声,后会有期。 

        极目远眺,树上红影已杳。欲张口,复又以袖掩之。 

        罢了罢了,今日我的琴声,得一知已,已是上天的眷顾,别的,不能强求,也不必强求。


        4楼2006-12-10 19:14
        回复
          PS1:古琴上五百年方有断纹,愈久断纹愈多。素以蛇腹断和梅花断最为名贵。 

          PS2:芍药花,古名又作将离


          6楼2006-12-10 19:15
          回复
            一曲四段锦,几行孤芳泪 
            一段清风弄竹,正如风过竹林般的舒缓悠扬,淡然而宁静,细细品来,似置身漫山青竹当中,香远逸清,整颗心沉浸于此,似将都市繁华与迷醉抛诸脑后…… 
            二段山谷回应,每分钟128拍的轻快鼓点,仿佛听到松涛竹动的声响,在山谷弥漫,荡漾,不比梵音神圣,不比颂唱激昂,有的只是动中之静,只是意境一脉的清远 
            三段小溪流水,回到初时的舒缓,却不似开始的悠然,溪流虽浅,犹有急滩,花指与琶音的错落有致,宛若一流清水,沁进心灵的最深处,好希望能够在青山掩映间,品味此种闲适 
            四段普天同庆,每分钟176拍的激越,描绘出毫无造作的跌宕,似陡地拉开了视野,心情也为之激奋! 
            四段锦,就如我最欣赏的梅花三弄,每一弄都是难以捉摸的迷离,或许是受现代文化影响太深,只能体会它的意境,却无法理解其深意 

            楔子稍带,营造出淡淡凄凉,四段文字,通过文笔的美丽古典,联系成一个整体,私也品那竹叶美酒,似也聆那绕梁琴音,似也赏那美人洛王,似也愁那孤芳哀怨 
            文如其名,琴,缘,有着古乐的典雅,雍容,以及那一份永远抹不去的淡淡忧伤 

            美文如斯,可有一点,我觉得打了折扣,正是那四段锦,文章似水,虽淡,却品而有味,古典的文风更让鄙人浸于此般沉静 
            可惜,四段锦的两伏两起,以及最重要的那一段普天同庆,却与其背道而驰,相互的抵触显得不够和谐,似在丝竹之中夹杂了重金属的敲击作节奏,只能叹一声遗憾……


            7楼2006-12-10 19:16
            回复
              哎,口才不好,看到好的文章都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好!


              8楼2006-12-28 19: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