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吧 关注:1,777贴子:38,350

Sunshine summer_『大爱』吧里素不素有很多初三的孩止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教版政治提纲戳进来~


1楼2012-01-31 18:45回复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 P5
    ※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P6
    3、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P6
    4、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P7
    5、谁对我负责?回答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P9
    6、“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的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P10
    7、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P14
    8、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 P14
    ※9、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P16
    


    2楼2012-01-31 18:46
    回复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P20
      ※2、关爱集体表现在: P21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7、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P23
      8、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P24
      9、我们负责任的表现: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P27
      10、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 P28
      


      3楼2012-01-31 18:46
      回复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1、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P34
        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P34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P35
        4、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P35
        


        4楼2012-01-31 18:48
        回复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实行对外开放自己发展的根本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P49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P50
          3、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P51
          ※4、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P51
          5、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P52
          6、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P52
          7、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P53
          8、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P53
          9、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P55
          ※10、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P56
          1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P57
          12、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P57
          ※13、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P58
          14、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P58
          1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P58
          16、我国的资源现状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P59
          17、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P61
          18、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P61
          19、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P61
          ※20、我国的发展战略:A科教兴国战略、B可持续发展战略、C西部大开发战略、D人才强国战略等。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明能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P65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括:
          ①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⑥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P65
          3、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P66
          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P66
          影响:中华文化不但今天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P66
          4、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P67
          5、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 P68
          6、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P69
          ※7、中华民族精神(含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P69
          8、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的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P69
          9、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P70
          10、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P70
          1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P71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1
          


          5楼2012-01-31 18:49
          回复
            朋友 你好。 请问这个是什么?


            IP属地:云南6楼2012-01-31 18:50
            回复
              第七课 关注经济生活
              1、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P89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 “两个100年”的目标。 P89
              第一个“100年”,即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二个“100年”,即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P90
              ※4、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P90
              ※5、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 P90
              6、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P91
              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P91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P92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P92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93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P93
              12、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了解银行、债券、股票的方面的知识。 P97
              ※13、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怎样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消费前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②勤俭节约,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在消费的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④注重精神消费。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在消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P98--99
              


              8楼2012-01-31 18:50
              回复
                第八课投 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先进文化始终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P10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P101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P102
                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P102
                ※5、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P103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P103
                ※8、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P103
                9、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重点:诚实守信。P104
                10、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P104
                ※11、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P104
                12、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精神文明创建活动。P105
                ※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P106
                


                9楼2012-01-31 18:51
                回复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P110
                  2、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P110
                  3、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P111
                  4、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P111
                  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P114
                  6、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P114
                  7、在2 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P114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P115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P121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1、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P126
                  2、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P129
                  3如何从容地面对考试? P133--134
                  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②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③要增强自身实力。
                  4、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P141
                  5、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P144


                  10楼2012-01-31 18:51
                  回复
                    初三人教版政治提纲啊 朋友 你不是初三的么


                    11楼2012-01-31 18:52
                    回复
                      这是初3下的么? 初3上的我都有了。


                      IP属地:云南12楼2012-01-31 18:53
                      回复
                        九年级全一册啊~
                        素不素我们学的不一样。。


                        13楼2012-01-31 18:55
                        回复
                          好吧,我看见了。一样的。 你是哪里的呀?


                          IP属地:云南14楼2012-01-31 18:56
                          回复
                            初三政治吗,帮大忙了,复习去


                            IP属地:山西15楼2012-01-31 18:57
                            回复

                              ※6、“三个代表”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P36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P36
                              ※8、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0、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37
                              1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P37
                              ※1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P37
                              1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四项基本原则。 P38
                              ※1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P39
                              1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P40
                              17、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P42
                              18、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P42
                              ※1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P42
                              20、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P44
                              ※21、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P45
                              22、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P45
                              


                              16楼2012-01-31 19: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