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如瀑流吧 关注:15贴子:925
  • 7回复贴,共1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节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哲学观点和尼采有了联系,并且深入到现实探讨中,好书。


来自掌上百度1楼2012-01-11 16:21回复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来自掌上百度2楼2012-01-11 16:22
    回复
      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个神秘的“众劫回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从反面说“永劫回归”的幻念表明,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依,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


      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2-01-11 16:22
      回复
        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2-01-24 00:09
        回复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来自掌上百度5楼2012-01-24 00:10
          回复
            ps:虽然现在比较理解一点性,不过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是不喜欢把性太深入地与哲学联系。这一点,就算作排斥吧。


            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2-01-24 01:13
            回复
              11 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此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没有比较的基点,因此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检验何种选择更好。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临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象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的第一排练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这就是为什么生活总象一张草图的原因。不,“草图”还不是最确切的词,因为草图是某件事物的轮廓,是一幅图画的基础,而我们所说的生活是一张没有什么目的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
              


              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2-02-01 11:43
              回复
                11 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象压根儿没有发生过。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过生命。


                来自掌上百度8楼2012-02-01 1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