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吧 关注:60贴子:706
  • 6回复贴,共1

[转贴]刚勇镇西一‧虎步关右‧夏侯渊杂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喂熊


IP属地:日本1楼2011-05-13 22:27回复
    转贴自三国断简


    IP属地:日本2楼2011-05-13 22:28
    回复
      前言:
           每当读到三国史料时,问起那浪漫的骑士情怀,我总是第一个想到夏侯渊,虽然他带领的军团必不能说是纯骑兵队,或者以带领骑士见长,但每当阅读到他「急袭」、「迂回」和「大包抄」等近似骑兵打法,总是让我有无限遐想。
           於此,想特别撰写一下夏侯渊的传记,有错还请多多指教。
      ★乡里救援
           「这件事情是我一个人做的!要抓就抓我好了!」夏侯渊一声大吼,让带队的收捕的亭长有些错愕,他们明明是听从县令的话要捉捕曹操的,怎麼出现想顶罪的人?
           「亭长,要怎麼办?」亭长身旁的卫士小声问著。
           那就捉这位吧,反正我们也没有充足的证据可以逮捕曹操……」亭长小声的回应,「你说事情是你做的吧?那就跟我们走!」
           「走就走怕什麼!」夏侯渊再度大吼。
           正当亭长押捕夏侯渊前往县廷时,突然出现几名蒙面的人在路旁等待。
           「混帐!你们想做什麼!」看到这场景的亭长不禁大喊,他很明了这些人并不是什麼好人。
           「救人!」带头的矮个子率先大喊,手持环首刀第一个就把亭长撂倒,其余的人也纷纷跟上。
           「孟德?孟德是你吗?」夏侯渊望著那名矮个子大喊,但还未问出头绪那名矮个就把夏侯渊的绳索砍掉并把他救走,其他的人也一哄而散。
           「孟德!你是孟德吧?」夏侯渊不断的问著。
           「知道还问?我欠你一条人情呀!妙才!」曹操把面罩拿下,笑著说,「要不是你我也没有什麼机会脱身了!赶快逃吧!」
      


      IP属地:日本3楼2011-05-13 22:29
      回复
        ★官渡之战
        统计一下官渡前主力各将的高低。
             乐进——讨寇校尉、广昌亭侯
             于禁——迁裨将军、益寿亭侯(和袁绍军打过前哨战)
             徐晃——裨将军、都亭侯
             夏侯敦——建武将军、领河南尹、高安乡侯
             夏侯渊——颍川太守
             曹仁——议郎
             曹纯——议郎加「参司空军事」(意指可以和诸谋士行军议)
             曹洪——厉锋将军、国明亭侯
             李典——离狐太守
             李通——裨将军、阳安都尉、建功侯
             臧霸——琅邪相(吴敦利城、尹礼东莞、孙观北海、孙康城阳太守)
             吕虔——泰山太守
             许褚——校尉
             张辽——中郎将、关内侯
             张绣——扬武将军、宣威侯
             程昱——镇威将军
             秦汉以封侯者贵,例如秦朝王翦,在讨伐楚国时曾多次向秦始皇替子孙置田产、西汉飞将军李广,虽然官位颇高,可是从军多年依旧没有封侯於是遗恨,在在都标明了,封侯是为官者都想追求的。
             那封侯有什麼好处呢?在汉武帝后,侯已经不具备有军事和行政的能力,但却还具备著向领地人民收税的权力,封侯者可高枕无忧不愁衣食问题,向领地人民徵收就行。
             除了李典、李通、张辽、张绣、许褚是属率众加入外(曹仁最初也是率众加入),以长年跟随曹操却尚未封侯的只剩下曹仁和夏侯渊了,最苦的想必是曹仁,而夏侯渊没有夏侯敦的优秀的行政治绩,也未有参与其他战役,连离张绣战役最接近的他都没有参与到,夏侯渊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不行,还是曹操未给表现机会呢?
             所谓从最低阶爬起来的人总是事多繁忙,乐进、于禁是一类;虽为最亲的亲信能得到参战机会却得不到相对封赏的人,曹仁是一类;是为最亲密的亲信多次参与战斗独立领军战败,却步步高升,夏侯敦是一类;那既非最低阶层,又是亲信,但毫无参与战事机会的人,夏侯渊是特殊的一位,他不是像李典那样是个年少儒将,亦非程昱、郭嘉属谋士,也不像枣祗一样是个农政官,更不是像荀彧一样替曹操打下雄厚的政治基础的人,身为武将的他,该何去何从?
             建安五年(西元200年),官渡之战正式爆发,夏侯渊领命前往了官渡之战最前线……
             官渡之战爆发,各个主力将领正在做什麼?
             
             张辽——解白马之围数有战功,迁裨将军
             乐进——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于禁——从还官渡。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
             徐晃——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与曹洪击濦强贼祝臂,破之,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於故市。
             夏侯敦——河南尹。
             夏侯渊——及与袁绍战于官渡,行(代理)督军校尉。
             曹仁——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濦强诸县,……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绍遣别将韩荀钞断西道,仁击荀於鸡洛山,大破之。……复与史涣等钞绍运车,烧其粮谷。
        


        IP属地:日本8楼2011-05-13 22:33
        回复
               曹洪——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
               臧霸——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
               李典——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
               李通——又击郡贼瞿恭、江宫、沈成等,皆破残其众,送其首。遂定淮、汝之地。改封都亭侯,拜汝南太守。时贼张赤等五千余家聚桃山,通攻破之。(确切时间不明)
               
               夏侯渊代理督军校尉,当战事完结后,校尉之职就会被撤销,若能在战争中得到大的战果,那说不定可以拜为别的校尉,甚至可能升为中郎将或者将军,不过画饼充饥总是越画越饿,夏侯渊并未接受任何单独出击的任务指令,於此当然不会有什麼莫大的战果了。
               督军校尉,督军有监与督的意思,既然如此那夏侯渊辖下应该会有若干名校尉,乐进当时是校尉,不过常和于禁一起行动,所以排除在外。
          虽然夏侯渊没有参与任何的攻击行动,但至少在战后他还有点事情可做;官渡之战后袁绍败亡,看是光荣胜利的曹操,其实赢得灰头土脸,虽然在官渡之战时,兖、豫、徐虽是曹操在掌控,却掌控的不确实。
               《魏书载诏》曰:「颍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昔汉祖以秦中为国本,光武恃河内为王基,今朕复於此登坛受禅,天以此郡翼成大魏。」
               《三国志‧魏书十六‧任峻》:「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纫之,贼不敢近。」
               夏侯渊於是都督起兖、豫、徐三州军粮转运,让曹操的军队能重新振作,以待渡黄河后能继续跟袁绍对战。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绍破,使督兖、豫、徐州军粮;时军食少,渊传馈相继,军以复振。」
               官渡之战,曹操赢得不易,各方将领皆奋力一战才拥有此胜,及至完全平定华北,诛杀袁绍三子,北征乌丸,还有为了巩固在北伐时遭受南方势力攻击而努力防守的战役。
               张绣——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
               任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
               乐进、张辽、于禁——折冲、荡寇、虎威将军。
               李典——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
               李通——改封都亭侯,拜汝南太守。
               许褚——赐爵关内侯。
               夏侯敦——迁伏波将军……建安十二年,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
               臧霸——都亭侯,加威虏将军……迁徐州刺史。
               曹仁——封都亭侯。
               曹纯——封高陵亭侯,邑三百户。
               曹洪——迁厉锋将军。
               荀彧——(建安)十二年,复增彧邑千户,合二千户。
               荀攸——(建安)十二年……增邑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
               程昱——拜昱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
               张郃——以功迁平狄将军。
               徐晃——从征蹋顿,拜横野将军。
               而观夏侯渊却仅只是「拜典军校尉」,妙才随曹操转战中原,亲战官渡,横扫剩余的黄巾余乱,为何却未能赐爵,未能拜将?只单单有校尉一职耳?难道夏侯渊不善於战吗?
          


          IP属地:日本9楼2011-05-13 22:33
          回复
            我们来看一下夏侯渊转战中原的纪录:
                 建安六年(西元201)——(张辽)与夏侯渊围昌豨於东海。
                 此乃昌豨第二次反叛,夏侯渊和张辽一起讨伐昌豨,最后是张辽以招降平定此事。
                 建安十一年(西元206)——《于禁传》冀州平。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臧霸传》又与于禁讨昌豨。《夏侯渊传》昌狶反,遣于禁击之,未拔,复遣渊与禁并力,遂击狶,降其十余屯,狶诣禁降。渊还,拜典军校尉。
                 当曹操平定冀州后昌豨又叛变了,这次改由于禁前去镇压但却久攻不下,曹操便派遣有与昌豨对战经验的夏侯渊助战,因为拥有上次的经验所以能快速的攻下几处据点,迫使昌豨投降,夏侯渊於是终能晋级校尉。
                 约建安十一至十三年前(西元206~208)——《臧霸传》(臧霸)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吕)虔引兵与夏侯渊会击之。《吕虔传》济南黄巾徐和等,所在劫长吏,攻城邑。虔引兵与夏侯渊会击之,前后数十战,斩首获生数千人。《夏侯渊传》济南、乐安黄巾徐和、司马俱等攻城,杀长吏,渊将泰山、齐、平原郡兵击,大破之,斩和,平诸县,收其粮谷以给军士。
                 这三起事情皆发生在兖州和徐州,当时曹操正逐步瓦解河北袁氏的势力,夏侯渊便留下本营扫荡残余的叛逆,或许夏侯渊仅只助攻、督运粮草,不及夏侯敦之前的「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纵使夏侯敦曾败战过(火烧博望坡),也能得到将军位,夏侯渊到是脚踏实地的累积军功了。
            


            IP属地:日本10楼2011-05-13 22:34
            回复
              全文完
              附:
              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渊阵亡前曹操集团官位表:
              太中大夫都亭侯贾诩
              平北将军安国亭侯张燕(五百户)
              镇南将军阆中侯张鲁(万户)
              前军师相国东武亭侯钟繇
              中尉奉常凉茂
              尚书仆射典选举毛玠
              黄门侍郎夏侯尚
              中坚将军灵寿亭侯曹真
              平虏将军华乡侯刘勋
              建武将军清苑亭侯刘若
              伏波将军高安乡侯夏侯敦(四千三百户)
              征西将军博昌亭侯夏侯渊(一千一百户)
              扬武将军都亭侯王忠
              金城太守苏则
              尚书杜畿
              丞相掾郑浑
              征东将军都亭侯张辽
              左将军益寿亭侯假节钺于禁(一千七百户有分户五百)
              荡寇将军都亭侯张郃
              平寇将军都亭侯假节徐晃
              讨逆将军延寿亭侯文聘
              扬威将军都亭侯假节臧霸
              泰山太守骑都尉吕虔
              武卫中郎将关内侯许褚
              立义将军,关门亭侯庞德(三百户)
              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鄢陵侯曹彰
              临菑侯曹植(一万五千户)
              宛侯曹据
              鲁阳侯曹宇
              饶阳侯曹林
              封赞侯曹衮
              郿侯曹安
              弘农侯曹干
              寿春侯曹彪
              平舆侯曹茂
              侍中领丞相东西曹掾陈群
              奋威将军乐乡侯刘展
              建忠将军昌乡亭侯鲜于辅
              奋武将军衞尉安国亭侯程昱
              军师祭酒千秋亭侯董昭
              都亭侯薛洪
              南乡亭侯董蒙
              尚书关内侯傅巽
              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袁涣
              祭酒王选、任藩
              大理王朗
              丞相参军祭酒赵郡太守张承
              驸马都尉督汉中军事杜袭
              中护军国明亭侯曹洪
              中领军万岁亭侯韩浩
              行骁骑将军安平亭侯曹仁
              领护军将军王图
              长史万潜谢奂袁霸
              大司农郎中令杨修
              尚书令典选举徐奕
              尚书仆射何夔
              御史大夫华歆
              雍州刺史尚书武始亭侯张既
              太仆国渊
              转自三国断简,作者:奇乐
              


              IP属地:日本14楼2011-05-13 2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