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
我用残缺的左手触摸你
——美术心得
我喜欢美术。
从小就喜欢。
我画画很差。
从小就很差。
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画画。
即便喜欢,我的美术还是很差。
【壹】光
这个关于“光”的视频是赫同学在寒假的时候介绍的,而她应该是从哪个绘图吧里淘出来的。
“光”这个视频教的是如何让利用photoshop和数位板来表现“光”的效果。一共有两位日本漫画界的大师级人物。第一位画的是一副教堂天使的画,原本昏暗的教堂经过四个小时的处理和渲染,柔和的光线从窗上缓缓倾泻下来,天使头上闪着朦胧的银白光晕……恍若重生的画作,只因有了“光”。
第二位画的是日本很普遍的少女漫,可爱、自信的女中学生手里拿着准备送给喜欢的男生的巧克力,夸张炫目的光线把少女的阳光、青涩体现的淋漓尽致。“光”,或许就是青春的颜色吧。透明的无色,其实却是七彩混合而成的最美丽的色彩。如同我们的青春,看上去虽然不尽如此,每个人都拥有的一段短暂的岁月,然而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悲喜情长,或痛苦或不堪,或快乐或温暖的记忆。
因为photoshop,因为电脑美术,而有了“光”。
【贰】泪
我也不是没有画过自己喜欢的画。曾经有那么一次的美术作业,我画了一幅自己命名为“绽放”的水彩。只有一种色彩,只是深浅不一。那样深深浅浅的蓝,优雅而冰冷,表面上是在绽放内心却在冰凝。记得以前看的杂志里有那么一段话:
是谁说一朵花最灿烂的时刻就是她的绽放。
看。
那正是花的心碎啊。
寒假的时候我也画了一幅画。简单的校园小道,飘落在车道上零散的樱花花瓣。一个孤独的女生的背影,旁边是同样停滞的脚踏车。少女在看什么,想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校园里只有她一个人。没有人知道。这幅画是为《真假学园》里那首《樱花书签》而画的,所以配的也是这首歌,这首属于毕业别离的歌曲。
表现“泪”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文字、音乐、视频,但画作给予的静态的那种将感情定格在画布上的沉淀,是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没有一滴眼泪却可以表现泪,艳阳高照也可以是大雨倾盆。虽然说每次听张老师说什么“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话很讨厌,但无可厚非她是对的。情感的残留印记在薄如蚕翼的画纸上,用心画就的画作,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艺术。
【叁】汩
或许有必要说明一下,这个字念“yu”,上声。所以她的谐音是“雨”。
寒假的时候抽风的让赫以“雨”为题画了一幅线稿,铺满整张画纸的荷叶和在一叶荷叶下独自躲雨的主人公,稀疏的雨滴由于拍照像素的原因而显得些许朦胧。按照约定,我得为这幅画写一篇3000字的文。一直以来我都是以“我一写文”自称的,所以文章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难事。于是那副名为“雨”的画,有了一篇标题为《我们》的小说。
对美术,我似乎一直都是在这样的“雨”,或者“汩”中。但是,不曾改变的,是我仍旧爱着汩,即便更多的时候她是念“gu”。
我画画很差。
从小就很差。
我喜欢美术。
从小就喜欢。
即便如此,我的美术还是很差。
即便很差,我还是喜欢画画。
我用残缺的左手触摸你
——美术心得
我喜欢美术。
从小就喜欢。
我画画很差。
从小就很差。
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画画。
即便喜欢,我的美术还是很差。
【壹】光
这个关于“光”的视频是赫同学在寒假的时候介绍的,而她应该是从哪个绘图吧里淘出来的。
“光”这个视频教的是如何让利用photoshop和数位板来表现“光”的效果。一共有两位日本漫画界的大师级人物。第一位画的是一副教堂天使的画,原本昏暗的教堂经过四个小时的处理和渲染,柔和的光线从窗上缓缓倾泻下来,天使头上闪着朦胧的银白光晕……恍若重生的画作,只因有了“光”。
第二位画的是日本很普遍的少女漫,可爱、自信的女中学生手里拿着准备送给喜欢的男生的巧克力,夸张炫目的光线把少女的阳光、青涩体现的淋漓尽致。“光”,或许就是青春的颜色吧。透明的无色,其实却是七彩混合而成的最美丽的色彩。如同我们的青春,看上去虽然不尽如此,每个人都拥有的一段短暂的岁月,然而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悲喜情长,或痛苦或不堪,或快乐或温暖的记忆。
因为photoshop,因为电脑美术,而有了“光”。
【贰】泪
我也不是没有画过自己喜欢的画。曾经有那么一次的美术作业,我画了一幅自己命名为“绽放”的水彩。只有一种色彩,只是深浅不一。那样深深浅浅的蓝,优雅而冰冷,表面上是在绽放内心却在冰凝。记得以前看的杂志里有那么一段话:
是谁说一朵花最灿烂的时刻就是她的绽放。
看。
那正是花的心碎啊。
寒假的时候我也画了一幅画。简单的校园小道,飘落在车道上零散的樱花花瓣。一个孤独的女生的背影,旁边是同样停滞的脚踏车。少女在看什么,想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校园里只有她一个人。没有人知道。这幅画是为《真假学园》里那首《樱花书签》而画的,所以配的也是这首歌,这首属于毕业别离的歌曲。
表现“泪”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文字、音乐、视频,但画作给予的静态的那种将感情定格在画布上的沉淀,是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没有一滴眼泪却可以表现泪,艳阳高照也可以是大雨倾盆。虽然说每次听张老师说什么“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话很讨厌,但无可厚非她是对的。情感的残留印记在薄如蚕翼的画纸上,用心画就的画作,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艺术。
【叁】汩
或许有必要说明一下,这个字念“yu”,上声。所以她的谐音是“雨”。
寒假的时候抽风的让赫以“雨”为题画了一幅线稿,铺满整张画纸的荷叶和在一叶荷叶下独自躲雨的主人公,稀疏的雨滴由于拍照像素的原因而显得些许朦胧。按照约定,我得为这幅画写一篇3000字的文。一直以来我都是以“我一写文”自称的,所以文章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难事。于是那副名为“雨”的画,有了一篇标题为《我们》的小说。
对美术,我似乎一直都是在这样的“雨”,或者“汩”中。但是,不曾改变的,是我仍旧爱着汩,即便更多的时候她是念“gu”。
我画画很差。
从小就很差。
我喜欢美术。
从小就喜欢。
即便如此,我的美术还是很差。
即便很差,我还是喜欢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