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7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多个版本,其中最好的是沉樱的这个版本,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版本很少人知道,所以专门ocr过来,以飨众吧友。
-
6http://www.ximalaya.com/51795334/album/4440689 太喜欢茨威格了,突发奇想录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每录一次其实背后都反反复复录了三四次的。 想要那种暗恋的情感还是不容易啊
-
38我很喜欢夫子的作品,对他推崇备至,不愿随意称呼他的名字,更情愿尊称他为“夫子”。完整地看他的
-
63看过本书的朋友们应该都会为故事悲剧性的结局所痛苦,可是这也应该正是夫子的用意所在,难道我们为艾迪特所惋惜真的是发自肺腑的吗?换了我们难道就会比霍夫米勒做得好吗? 下面说正题,我觉得故事稍加改动,也许会有另一个结局,不敢自大比夫子所写的深刻,但是我觉得也是一个思路。 故事的改动处在于原作尾声时一战的爆发时间,如果一战晚爆发一天,如此霍夫米勒的电报就会到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霍夫米勒在继续维持谎言和为即
-
6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生活中曾经有过的,就像茨威格笔下的,那些炙热而疯狂的瞬间吧。
-
9《昨日的世界》是作家茨威格的一部回忆录,像一位前辈在讲一个痛彻心扉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推荐热爱文学的朋友都读一读。 第一次接触茨威格的作品
-
41从汤不牢上扒了几张有关茨威格的图,和喜欢茨威格的亲们分享。 其实目前还算不上是图楼= = 我会尽量一直更下去 如果大家有好图,也欢迎分享哦
-
3每次看完他的书后,总有一种难以言表心里充满特殊的对美的理解… 美不需要形式是种用心感知,尽管有时会与常理不附,但不变的是热情有爱的心, 裙衫甜
-
181楼献给茨威格,永远的大师!
-
20本人是他的忠实读者,他的大部分小说我都看过,有的不止一遍,看他,因为自己感动,从每本书中都看到自己内心的影子,看他,也明白了自己,看他,也渐
-
11不打扰是我的温柔,谢谢你那年没有打扰我。尽管我渴望和你交流,但在现在不合适,打扰了你,又不知你多久能平静
-
2辑] 传记•《巴尔扎克》 x2022;《玛丽亚·斯图亚特》 •《玛丽·安东尼特》 x2022;《Émile Verhaeren》 x2022;《罗曼·罗
-
4风七 茨威格本人对他自己32岁以前的作品都表示不满意,因了他的不满意,越发觉得应尽可能按年表顺序,把作品诞生的时间列出来,让读者可以看到作家思
-
21真的有这种女人吗?我的意思是,一个女人真的会在自己过了大半辈子,尽管是安逸平淡而毫无激情的大半辈子,她真的会在激情爆发的那刹那不顾一切地愿意
-
7看《昨日的世界》,茨威格把一战前那个奥匈帝国写的很迷人,虽然它老朽,虚伪,保守,压抑,但是又缭绕着一种静谧和温情,充满人情味,而这些都随着一
-
10今天来逛逛,不想竟有吧友把这篇小说整个帖出,心里一下激动了。
-
22《昨日的世界》的类型其实很难界定,比起自传,它更像是一部回忆录,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回忆录,因为书中主观感情的抒发,
-
1B博士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运转,这种运转往往需要寻求一种寄托,而隔离的生活却剥夺了他所有的寄托(只是在偶然的机会,B博士才有幸得到了那本棋谱)。
-
5水两帖就是流氓行为了,所以还是贴一点跟茨威格有关的东西吧
-
10茨威格是我迷恋的为数不多的作家。虽然目前为止,并没有把他的作品全部看过,但在这儿想说一下个人小小的想法。
-
22遇见---命运,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你是否相信,走过这跌跌撞撞的甬道会迎来早晨最柔和的阳光;你是否相信,在这青苔遍布的古井之后
-
6才疏学浅言多必失挂一漏万,我只说一句话,以待后观 哈
-
24乔治·腓特烈·亨德尔(George Frederick Handel,1685一1759)是西方音乐史上享有盛名的音乐大师,被誉为圣乐之祖。贝多芬说:“亨德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我极愿跪在他的墓前。”【1】李斯特曾为“亨德尔伟大得象宇宙似的天才”而入迷,认为他是描写音乐的先驱【2】。亨德尔原是德国人,却在英国成名。他身居异国,由于英德之间的政治旋涡而受排挤;早年所作歌剧,采用那不勒斯乐派的歌剧程式,唱词用意大利文,在英国上演频频受挫,因
-
18
-
40昨晚一口气看完了《一个陌生女生的来信》,久久不能入睡,故事的结局有些悲惨,但是我却觉得是一种幸福,那个受宠若惊的男主角得知了这一重于生命的爱
-
61【生命之歌】 ……我感到的每块生命印记 都使低沉的音响在心中涌起。 但这一事我永不能做到: 强把我的命运唱成生命之歌, 把世界昼夜不
-
17Dear Old Ellen: 我知道,相隔这么多年收到我一封信,你一定会惊讶不已。自从我最后一次写信给你,差不多已经有五年,也许
-
9诗集: 银弦集 昔日的花环 1906 诗集 &nbs
-
30吧主请把另外两贴删了吧。 茨威格文集选购 (一) 我们知道,世界公认的三大短篇小说家,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但是还有一个排名,是将欧·亨利撤下,换上奥地利的茨威格,美其名为“世界三大中篇小说家”,我估计这是那些喜爱茨威格的读者给出的排名。而在我心目中,则是这样一个排名:茨威格,欧·亨利,以及美国的爱伦·坡。 我最不喜欢契诃夫,他的小说讽刺性太强,政治味太浓,对莫泊桑
-
17
-
18茨威格遗书 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义务亟须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它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地场所。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 自从操(河蟹——此处被系统当成了骂人话)我自己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而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也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在这里比任何地方都更愿意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
-
54读的时候感触很深 感触的不是主人公那畸形的爱情 而是感觉到作者内心深深的孤独 真的 可能自己也是个寂寞的人 从头读到尾 感觉作者好孤独好寂寞
百度小说人气榜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