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
0拉罗(Victor Antoine Édouard Lalo,1823-1892)是一位法国作曲家,生于里尔,在巴黎音乐院学习,1855年组成弦乐四重奏团,担任中提琴,1865年与生于布列塔尼的女中音歌手结婚,并因为她的影响而写了歌剧"伊斯国王",1874年的小提琴协奏曲获得重大成功,而后又诞生西班牙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挪威幻想曲等名作,室内乐也很受欢迎,当然被德彪西高度讚赏的芭蕾舞曲"Namouna"也不能忽视,他的音乐很重视旋律和气氛,节奏也明快,简言之就是~
-
0奇怪,丹第(d'Indy)怎么会有这么巨大的作品?先前只听过他的法国山歌交响曲,和交响诗Istar,都是规模偏小的,怎么写起歌剧来就是长达三小时以上的怪物?一下听他这么多的音乐,还真不习惯。歌剧费瓦尔(Fervaal)表现了十九世纪末一堆法国作曲家想当华格纳的雄心,而且是最贪心的,首演据说长达五个小时,完全是史诗规模,简言之就是那些信宙斯的古代凯尔特人,其领袖费瓦尔沈溺爱情殆忽职守,他为了和爱人在一起,甚至把从小带他长
-
0四幕法语歌剧伊菲姬妮在陶里德(Gluck Iphigénie en Tauride),由德国出生,在奥地利及法国活跃的,着名的歌剧改革家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所作,1779年在巴黎首演,属于他比较后期的歌剧了。 剧本是改编自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德斯的悲剧,被称为格魯克的最高杰作,达成了歌剧的一体性,不像过去的歌剧段落那么分明,这是古代神话与现代音乐不可思议的结合。以下是大都会歌剧院2011年的演出,有中文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4411k7
-
0「马克白」是莎士比亚最简短,最受欢迎的杰作之一,除了描写人性阴暗面相当成功外,也有一堆神奇(或说怪力乱神)的巫术表演。曾有资料说是莎士比亚为了奉承当时的苏格兰王哲姆斯六世(James VI)而故意安排的,这位国王正是巫术的信奉者。 威尔第本人极为欣赏莎士比亚的「马克白」,他曾说:「这个剧本是所有人类所创作出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当一八四六年,他接到佛罗伦斯的彭歌拉歌剧院委讬时,就选中了「马克白」,将之改为歌剧,他
-
6
-
1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音乐的歌词与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