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囗民党败给共囗产党,至少是一个世纪性追问
每看国共内战史,国囗民党政权因战败播迁台湾一隅,江山易色,人事不再,沉痛的心情总是无法释怀,那种旁观者清的痛楚更是无以复加。看了很多国内外及台湾方面有关这场内战分析的著作文章,所提出的观点和结论都无法令我信服。
国内正统的什么“民心论”、“正义论”等自然不用谈,海外以及台湾的一些著作和文章,虽然对国共内战的分析客观一些,但读来也让我迷惑。因为其所列举的各种导致国府败退的原因,几乎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反例。例如说国囗民党腐囗败导致它在军事上失利,那么历史上有比它更腐囗败的政权却并没有因之而跨台。中国的各个封建王朝哪个不腐囗败甚于当时的国民政囗府,毕竟当时的国民政囗府比起那些封建王朝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民囗主和进步,尤其不可否认的是,那时期的国民政囗府虽然限制言论出版方面的自由,但毕竟是自由的多与少的问题,而不是现在中囗共治下的有与无的问题。国民政囗府可能相较于西方自由国家要腐囗败,但不会太腐囗败。当然有人会说,国囗民党腐囗败再加上有中囗共这样的一样异己强大的反政囗府武装来挑战,跨台就是必然的。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历史不是这么简单。晚清同样腐囗败,也面临比当时的中囗共反政囗府武装力量强大得不相上下的太平天国的挑战,为什么没有倒掉?国囗民党在3年多时间败得如此快如此彻底,在我心中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国囗民党败得如此之快,超过毛囗泽东的估计
国囗民党败得如此之快,甚至超过了毛囗泽东的估计。在国军全面进攻阶段,看到华东苏北战场上中囗共粟裕部对国军连战皆捷,尤其是苏中七战七捷,让毛乐观估计,如果每月消灭国军5、6个旅,那么大概需要5年时间中囗共就会赢得全国政权。在重点进攻阶段,两大战略目标,政治中心延安和关内后方的战略补给中心烟台和威海卫被国军攻克,可以说国囗民党达到其内战军事胜利的顶点,那个时候毛囗泽东被胡宗南追击得在陕北的山沟沟里十分狼狈,刘邓为了让在陕北的中囗共高层摆脱胡宗南的军事压力,终于在毛的再三催促下挺进大别山,进入与华中白崇禧军事集团的外线作点,但却遭受连连挫折,中野12万多人到出大别山时,几乎损失过半。那个时候,毛估计胜利可能需要10多年的时间,甚至有了再不济就上山打游击的念头。而到了内战晚期,辽沈战役一结束,毛就估计推翻国囗民党政权大概只需要1年的时间了。经过多年的思考,我有了对这场内战与一般公论不同的看法,首先要纠正几点国共内战认识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共囗产党打败了国囗民党800万军队
其实内战中国共对峙的兵力并非那么悬殊。在国囗民党军简史中,说明从1946年6月国军有正规军(师)86个军,248个师,约200万人,再加上后勤,交囗警,机关,学校,海空军等等还有156万人。正规军是74万,一共是430万人。45年国囗民党停止征兵一年,47年1月到8月征兵68万人,同年还计画征兵100万,但目前没有确切资料说明该征兵情况,因为那时候局势已经恶化了,国统区在缩小而且有些与中囗共交战的地区,民政已经被打乱。人民离乱,就算征兵达到一半50万,然后是49年再征兵20万,这么加起来一算总共就是570万,另外再减去撤守台湾的58万军队,那就实际是510万左右,这可是3年内战之国军的总和。这里面的兵员很大部分是是代替损失掉的国军,是起到对冲作用的,这是统计学上的问题。中囗共军自抗战结束后,公认的保守数字是100万正规军,260多万民兵武装。而国囗民党与共囗产党不同,他的部队很大的一部分要用来保障战时战区上的后勤,而那些国统区的治安所需要的部队还不算在内,不像中囗共武装,它的后勤可全部交由地方来办,正规部队只管作战即可。
美国的一份白皮统计书说,1946年国军是300万。46年底是260万国军,47年初是250万国军,150万战斗部队,100万后勤部队。47年末是 270万国军。这些国军部队,作一个最乐观的估计,就是四分之三都能立即投入到对中囗共作战的战场,那么在战场上真正与共军对峙的兵力对比,大约是一点五比一左右的这样一个状态,稍微熟悉一下内战史的人应该对这个比例不会有多大疑义。这还是在内战初期的兵力对比,国军有优势,但形成了不了绝对优势,到中期,大概就是1点3到1比1的比例,到后期,基本上就是倒过来了。
每看国共内战史,国囗民党政权因战败播迁台湾一隅,江山易色,人事不再,沉痛的心情总是无法释怀,那种旁观者清的痛楚更是无以复加。看了很多国内外及台湾方面有关这场内战分析的著作文章,所提出的观点和结论都无法令我信服。
国内正统的什么“民心论”、“正义论”等自然不用谈,海外以及台湾的一些著作和文章,虽然对国共内战的分析客观一些,但读来也让我迷惑。因为其所列举的各种导致国府败退的原因,几乎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反例。例如说国囗民党腐囗败导致它在军事上失利,那么历史上有比它更腐囗败的政权却并没有因之而跨台。中国的各个封建王朝哪个不腐囗败甚于当时的国民政囗府,毕竟当时的国民政囗府比起那些封建王朝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民囗主和进步,尤其不可否认的是,那时期的国民政囗府虽然限制言论出版方面的自由,但毕竟是自由的多与少的问题,而不是现在中囗共治下的有与无的问题。国民政囗府可能相较于西方自由国家要腐囗败,但不会太腐囗败。当然有人会说,国囗民党腐囗败再加上有中囗共这样的一样异己强大的反政囗府武装来挑战,跨台就是必然的。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历史不是这么简单。晚清同样腐囗败,也面临比当时的中囗共反政囗府武装力量强大得不相上下的太平天国的挑战,为什么没有倒掉?国囗民党在3年多时间败得如此快如此彻底,在我心中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国囗民党败得如此之快,超过毛囗泽东的估计
国囗民党败得如此之快,甚至超过了毛囗泽东的估计。在国军全面进攻阶段,看到华东苏北战场上中囗共粟裕部对国军连战皆捷,尤其是苏中七战七捷,让毛乐观估计,如果每月消灭国军5、6个旅,那么大概需要5年时间中囗共就会赢得全国政权。在重点进攻阶段,两大战略目标,政治中心延安和关内后方的战略补给中心烟台和威海卫被国军攻克,可以说国囗民党达到其内战军事胜利的顶点,那个时候毛囗泽东被胡宗南追击得在陕北的山沟沟里十分狼狈,刘邓为了让在陕北的中囗共高层摆脱胡宗南的军事压力,终于在毛的再三催促下挺进大别山,进入与华中白崇禧军事集团的外线作点,但却遭受连连挫折,中野12万多人到出大别山时,几乎损失过半。那个时候,毛估计胜利可能需要10多年的时间,甚至有了再不济就上山打游击的念头。而到了内战晚期,辽沈战役一结束,毛就估计推翻国囗民党政权大概只需要1年的时间了。经过多年的思考,我有了对这场内战与一般公论不同的看法,首先要纠正几点国共内战认识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共囗产党打败了国囗民党800万军队
其实内战中国共对峙的兵力并非那么悬殊。在国囗民党军简史中,说明从1946年6月国军有正规军(师)86个军,248个师,约200万人,再加上后勤,交囗警,机关,学校,海空军等等还有156万人。正规军是74万,一共是430万人。45年国囗民党停止征兵一年,47年1月到8月征兵68万人,同年还计画征兵100万,但目前没有确切资料说明该征兵情况,因为那时候局势已经恶化了,国统区在缩小而且有些与中囗共交战的地区,民政已经被打乱。人民离乱,就算征兵达到一半50万,然后是49年再征兵20万,这么加起来一算总共就是570万,另外再减去撤守台湾的58万军队,那就实际是510万左右,这可是3年内战之国军的总和。这里面的兵员很大部分是是代替损失掉的国军,是起到对冲作用的,这是统计学上的问题。中囗共军自抗战结束后,公认的保守数字是100万正规军,260多万民兵武装。而国囗民党与共囗产党不同,他的部队很大的一部分要用来保障战时战区上的后勤,而那些国统区的治安所需要的部队还不算在内,不像中囗共武装,它的后勤可全部交由地方来办,正规部队只管作战即可。
美国的一份白皮统计书说,1946年国军是300万。46年底是260万国军,47年初是250万国军,150万战斗部队,100万后勤部队。47年末是 270万国军。这些国军部队,作一个最乐观的估计,就是四分之三都能立即投入到对中囗共作战的战场,那么在战场上真正与共军对峙的兵力对比,大约是一点五比一左右的这样一个状态,稍微熟悉一下内战史的人应该对这个比例不会有多大疑义。这还是在内战初期的兵力对比,国军有优势,但形成了不了绝对优势,到中期,大概就是1点3到1比1的比例,到后期,基本上就是倒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