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名
先秦,广东境内的古地名属于约定俗成的。秦汉岭南并入中央版图,正式有行政建制。地名 管理也始于此时。秦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在今广东境内置番禺、龙川、四会、傅罗 (博罗)、揭阳5县。西汉初则在广东设3州7郡26县,许多政区、地名相继确定下来,以后由郡、县二级制发展为州、郡、县三级制,县以下还设乡或亭,地名层次增多,层层叠压。有 些县名,如南海、番禺、增城、曲江、博罗、龙川、揭阳、高要、四会、徐闻、阳山等相当 稳定,二千年来未变。
三国时期,广东境内设立的县比汉代增加了三分之一。西晋、南北朝时期,岭南(特别是粤 西)行政建置急剧膨胀。南朝后期(陈)广东境内建制达15州45郡147县①之多,超过1987年底广东省县市数 量。其他类型的地名也应运而生。隋代政区建制大加省并精简,从三级制变为二级制。广东 郡县数量仅及前代一半,许多地名被废弃不用,成为历史地名。唐代政区恢复三级制,即道 、州(郡)、县制,广东境内增至24州(郡)93县,产生许多新地名,如广州又曰“广府”,新 置端、康、新、勤4州,由隋高凉郡分恩、春、高、潘、辩、罗6州,以及浈昌(南雄)、东莞、石城(廉江)、万安(万宁)、乐会(琼海)等县。
两宋行政区划基本因袭唐制,惟以路代替唐代的道。州县数量与唐代相差无几,但也新置长 乐(五华)、香山(中山)、乳源3县。州县分布比较均匀,粤语、客家语、闽南语(潮州话、福 佬话)三大方言区已经形成,其分布区域与当时政区大致重合。其中粤语和客家语分界线北段和南段与宋代政区界线完全一致,北段即宋英德府与连州的界线,而南段即广州与惠州界线 。客家语和闽南语的分界线则在大埔南、丰顺北一线,即与梅州和潮州的政区界线相吻合。 以上界线两侧狭长地带则为过渡地带。
元代除首创省为地方一级行政区以外,在省与路之间的增设道,还首置管理城厢居民区的录 事司,分别在广州、韶州和潮州路治中设置②,为广东城区行政区划地名之始。
明代实行省、府(州)、县三级行政制,元代的道、路、司等名称均被废弃,一些政区通名发生变化,专名被保存下来。明代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广东也改变过去 一些州县有治无城的状态,行政区划地名相对稳定,行政中心较少搬迁。明代乡里制度较为 完善,县以下大抵十里为一都,以都统堡,以堡统图,以图统甲。嘉靖中,广东有4028里, 每里110户。很多里与自然村名一致,也有些里含数个小自然村或一个自然村分开设里,一些小聚落名也因此产生。
清代广东行政承袭明制,变化极少。增加花县和丰顺县,乡里数量比明代有较大增加。
民国时废府留县。初时为避免与别省之县名雷同或摈弃封建意识而更改一些县名,如县名长 宁改新丰、新安改宝安、归善改惠阳、永安改紫金、海阳改潮安、会同改琼东等。另也有州 降为县,如连州、儋州改为连县、儋县。
先秦,广东境内的古地名属于约定俗成的。秦汉岭南并入中央版图,正式有行政建制。地名 管理也始于此时。秦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在今广东境内置番禺、龙川、四会、傅罗 (博罗)、揭阳5县。西汉初则在广东设3州7郡26县,许多政区、地名相继确定下来,以后由郡、县二级制发展为州、郡、县三级制,县以下还设乡或亭,地名层次增多,层层叠压。有 些县名,如南海、番禺、增城、曲江、博罗、龙川、揭阳、高要、四会、徐闻、阳山等相当 稳定,二千年来未变。
三国时期,广东境内设立的县比汉代增加了三分之一。西晋、南北朝时期,岭南(特别是粤 西)行政建置急剧膨胀。南朝后期(陈)广东境内建制达15州45郡147县①之多,超过1987年底广东省县市数 量。其他类型的地名也应运而生。隋代政区建制大加省并精简,从三级制变为二级制。广东 郡县数量仅及前代一半,许多地名被废弃不用,成为历史地名。唐代政区恢复三级制,即道 、州(郡)、县制,广东境内增至24州(郡)93县,产生许多新地名,如广州又曰“广府”,新 置端、康、新、勤4州,由隋高凉郡分恩、春、高、潘、辩、罗6州,以及浈昌(南雄)、东莞、石城(廉江)、万安(万宁)、乐会(琼海)等县。
两宋行政区划基本因袭唐制,惟以路代替唐代的道。州县数量与唐代相差无几,但也新置长 乐(五华)、香山(中山)、乳源3县。州县分布比较均匀,粤语、客家语、闽南语(潮州话、福 佬话)三大方言区已经形成,其分布区域与当时政区大致重合。其中粤语和客家语分界线北段和南段与宋代政区界线完全一致,北段即宋英德府与连州的界线,而南段即广州与惠州界线 。客家语和闽南语的分界线则在大埔南、丰顺北一线,即与梅州和潮州的政区界线相吻合。 以上界线两侧狭长地带则为过渡地带。
元代除首创省为地方一级行政区以外,在省与路之间的增设道,还首置管理城厢居民区的录 事司,分别在广州、韶州和潮州路治中设置②,为广东城区行政区划地名之始。
明代实行省、府(州)、县三级行政制,元代的道、路、司等名称均被废弃,一些政区通名发生变化,专名被保存下来。明代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广东也改变过去 一些州县有治无城的状态,行政区划地名相对稳定,行政中心较少搬迁。明代乡里制度较为 完善,县以下大抵十里为一都,以都统堡,以堡统图,以图统甲。嘉靖中,广东有4028里, 每里110户。很多里与自然村名一致,也有些里含数个小自然村或一个自然村分开设里,一些小聚落名也因此产生。
清代广东行政承袭明制,变化极少。增加花县和丰顺县,乡里数量比明代有较大增加。
民国时废府留县。初时为避免与别省之县名雷同或摈弃封建意识而更改一些县名,如县名长 宁改新丰、新安改宝安、归善改惠阳、永安改紫金、海阳改潮安、会同改琼东等。另也有州 降为县,如连州、儋州改为连县、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