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雍,《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注云:“三雍,宫也,谓明堂、灵台、辟雍。《前汉书音义》曰:皆叶天人雍和之气为之,故谓三雍。” 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三宫,《汉书》卷六十四《终军传》:“建三宫之文质,章厥职之所宜。”颜师古注云,“服虔曰:三宫,明堂、辟雍、灵台也。郑氏曰:“于三宫班政教,有文质者也。” 东汉重要的礼仪活动常在这些地方举行。因此赋家认为明堂、辟雍和灵台是重要的礼制建筑,是东汉洛阳区别与西汉长安的标志性建筑,它们的修建,代表着东汉采取了与西汉不同的政治文化制度。
明堂是周制最重要的礼制建筑。明堂之制自西周始广。孙希旦说:“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服。七年,致政于成王。”[7] (P842-843)。先秦典籍,多以明堂为布政之所,《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如行王政,则勿毁之矣。”《荀子•强国篇》:“若是,则为之筑明堂,而朝诸侯,可矣。”东汉明堂祭祀和布政作用的统一,是建立在天人感应的学说上。蔡邕《明堂论》所论较详,不赘引。他们都将明堂作为德治王政的象征,在儒家政治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