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吧 关注:2,864贴子:229,098

【论文】论东汉洛阳城的布局与营造思想--以班固等人的记述为中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胜高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00872


1楼2010-12-26 21:13回复
    摘要:按照班固等人的记载,东汉洛阳城是充分借鉴了儒家都城营造思想建立起来的,通过有关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可以认定东汉洛阳城参考了《考工记》的营国思想,东汉间人将明堂、辟雍、灵台作为洛阳的标志性建筑,即意味着东汉政治文化对礼乐教化的高度认同。
    关键词:东汉洛阳城;布局;营造思想
    


    2楼2010-12-26 21:19
    回复
      东汉洛阳城的布局,根据有关史料和考古发掘可以得到大致的印象,但洛阳城的营造思想,一般史料缺乏明确记载。东汉初年迁都之争中兴起的《京都赋》,出于辩论的需要,对两汉的都城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其中涉及到东汉洛阳的整体布局、营造思想。本文利用这些记载,结合有关史料和考古发现,对洛阳城的整体布局和营造思想进行探讨,以期方家指正。
      关于东汉洛阳城的布局,班固《东都赋》这样描述:
      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发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制同乎梁邹,谊合乎灵囿。 


      3楼2010-12-26 21:21
      回复
        东汉大规模修建洛阳,是在明帝时期。班固概括永平年间修建洛阳的基本标准:所谓的“增周旧”,并非是说东汉洛阳城建立在东周洛阳的旧址上,而是说东汉洛阳大体借鉴成周的都城营造制度进行增修。所谓的“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即“奢俭合礼”,也就是说宫室按照一定的礼制规范修筑,规模“中度”。所谓的“制同”、“谊合”,则是说按照古制“天子之田”和“王之灵囿”的标准规划园林池沼。“周旧”、“制同”、“谊合”都是周代都城苑囿建筑制度和使用原则,班固将洛阳的都城、宫室、苑囿与周制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东汉洛阳的建造,很重视借鉴成周都城的营建规范。 


        4楼2010-12-26 21:22
        回复
          傅毅《洛都赋》也说:
          分画经纬,开正轨涂,序立兆庙,面朝后市。
          “经纬”、“轨涂”、兆庙的序立、朝市的设置都是《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的重要内容。傅毅这里借用《考工记》的术语,来形容洛阳的布局和规划。若按照他的说法,洛阳城的营建借鉴了《考工记》的建造布局。而按照汉儒的理解,《考工记》反映的是旧周的都城营造制度。这就和班固的说法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东汉洛阳的布局,是借鉴了周制。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东汉学者对洛阳规划布局较为清楚的表述。 


          5楼2010-12-26 21:22
          回复
            《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条详细记述了一套完整的都城营造制度,从都城的形制、规模、区划、道路、城门以及重要建筑的分布等方面描述了理想的都城布局,带有严格的等级规范和礼制秩序。按照贺业钜的考察,其营国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形制为重城环套,规模为九里。
            按照井田之设计,城区分为九份,以性质不同而分区。
            宫城为全城规划的核心,位于王城中心,以宫城南北为主轴线,此轴线南起正门,经外朝、宫城,过市达北正门。门、朝、寝、市布置在主轴线上。 


            6楼2010-12-26 21:22
            回复
              全城道路网及各区环绕宫城这个核心。
              城前方为外朝,后面为市,宗庙、社稷分居左右两侧。布局按照前朝后寝的规制设计。[1] (P28-29)  
              我们可以根据上述解释,结合其他学者对《考工记》的理解,参考考古发现,来考察东汉洛阳布局是否参考了《考工记》,分析班固、傅毅的说法是否符合实情。


              7楼2010-12-26 21:23
              回复
                (一)洛阳面积和城市轮廓
                《后汉书》卷一百零九《郡国志》注引《帝王世记》:“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又引《晋元康地道记》:“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有三十六步。” 《元河南县志》卷二也说:“俗传东西六里,南北九里,亦曰九六城。”《元和郡县图志》又引华延隽《洛阳记》:“洛阳城东西七里,南北九里。洛阳城内宫殿、台观、府藏、寺舍,凡有一万一千二百一十九间。”《洛阳县志》亦云:“大城东西七里,南北十余里。”考虑到计量误差和时代变迁,不同时期稍有差别,但洛阳城的整体规模没有太大变化,大体东西在旧制六~七里,南北九~十里。考古勘测表明,东汉洛阳古城遗址南城墙已被水冲毁,西城墙残长约4200米,北城墙残长约370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2],与古文献记载类似。其南北大致同于《考工记》的规定,东西则不足,呈长方形。 


                8楼2010-12-26 21:23
                回复
                  (二)洛阳的城门与朝向
                  洛阳共十二城门,南有四门,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和津门,其北门东为谷门,西为夏门,直通北宫。东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西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蔡邕说:“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3](卷133)以平城门为尊,既说明其为正门,又说明洛阳是朝向是座北朝南,以南为尊[2]。 


                  9楼2010-12-26 21:24
                  回复
                    (三)洛阳的朝市布局
                    由各门引出的道路将洛阳分成若干区域,中为宫廷区,包括南宫和北宫。官署区位于南宫之左,东城耗门之内,在南宫的左前方,包括太尉府、司徒府和和司空府,组成了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权贵居住区分布于上东门之内,如步广里、永和里等。太仓、武库在城西北角。东汉洛阳“工商业区有南市、马市和金市。南市和马市都在城外,前者在南郊,后者在东郊,金市在城内,其位置在北宫的西南,南宫的西北”[4] (P20) 。明帝永平五年(62)于城东又设立了粟市,位于城外的三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由此又可以看出,在洛阳早期的布局设计中,金市是被规划在南宫之后,而官署区在正宫之前,符合前朝后市的布局。 


                    10楼2010-12-26 21:24
                    回复
                      由于洛阳二宫没有进行系统发掘,我们可以参照古代学者绘制出的洛阳宫殿图,来考察洛阳宫城的大致状况。东汉重新修建的北宫,其正殿为德阳殿,而其余诸殿罗列在其周围,也位于宫城中央。南宫由于历史较长,从秦、西汉、东汉一直沿用,正殿却非殿稍南,但也大体位于南宫中心区域,这和《考工记》宫城布局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南北宫既有朝会之所,又有寝宫,都在同一宫城之内。《东京赋》:“其内则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北宫修建后,永乐和永安作为太后寝宫,地位最重要。此二宫皆在正殿德阳殿以北,符合前朝后寝的格局。南宫以却非殿为正殿,而其余诸殿多在其北,皇帝与嫔妃所居也在正殿以后。这和《考工记》所记之寝宫制度大体符合。 


                      12楼2010-12-26 21:24
                      回复
                        (五)洛阳的宗庙布局
                        洛阳城以南宫正宫门——平城门——城外寰丘为主轴线,北延伸到南、北宫,至于谷门之西。宫室居于城市主轴线上,其灵台、明堂主轴线两侧[4]。东汉的宗庙与社稷,是按照“左庙右社”规划,《后汉书》卷九十九《祭祀下》:“建武二年,立太社稷于洛阳,在宗庙之右。”目前尚无考古及文献资料表明其具体位置,但其符合《考工记》的要求,大致是没有问题的[6](P85-87)。这样,按照有关历史记载和图录,我们可以绘制出洛阳主要建筑的大致分布图,和《考工记》相应的部分进行比对,就会发现其中存在较多的对应关系。 


                        13楼2010-12-26 21:25
                        回复
                          我们认为,东汉洛阳在都城规模、宫室位置、城池朝向、朝市关系、社庙分布等方面,与《考工记》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班固《东都赋》、傅毅《洛都赋》中对洛阳布局的评价,大致符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即洛阳城的布局确实借鉴了《考工记》的某些营国思想。都洛派歌颂洛阳都城布局的“合制” 而批评西汉都城的“逾制”,是有一定现实根据的。
                          东汉京都赋中描写洛阳的宫殿设施,主要强调其“合制”,以“中和”、“中度”、“中庸”为法则。张衡《东京赋》描述洛阳宫殿、苑囿及其它附属设施,认为东汉宫殿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王度,是先王的法度,指按照礼制规范进行修建,讲究“中和”:既要壮观华美,又不能没有法度。班固《东都赋》也说:“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能逾,俭不能侈。”也用“奢俭适度”概括洛阳宫室建筑。 


                          14楼2010-12-26 21:25
                          回复
                            班固、张衡在《京都赋》中,并没有像写长安那样,对洛阳的宫室建筑展开全面铺陈。这是有一定创作背景的。从客观上讲,东汉洛阳的南、北二宫,加起来的总面积也不过西汉一个未央宫面积的五分之三,更不用说西汉还有建章、长乐、北宫、桂宫等建筑,洛阳的宫室数量和面积远无法与长安相比。从主观上讲,东汉赋家都认为洛阳的宫殿设施并不是东汉建筑的代表,能够代表东汉建筑特点和文化品格的是以“三雍”为代表的礼制建筑。
                            东汉赋家常对洛阳的礼制建筑津津乐道。傅毅《洛都赋》:“近则明堂辟雍灵台之列,宗祀扬化,云物是察。”崔骃《反都赋》:“兴四郊,建三雍,禅梁父,封岱宗。”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盛三雍之上仪,修衮龙之法服。铺鸿藻,信景铄。” 又云:“于是荐三牺,礼神祗,怀百灵,觐明堂,临辟雍,扬缉熙,宣皇风,登灵台,考休征。” 并于篇末附《明堂》、《辟雍》、《灵台》等诗,进行了专门的歌咏。 


                            15楼2010-12-26 21:26
                            回复
                              三雍,《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注云:“三雍,宫也,谓明堂、灵台、辟雍。《前汉书音义》曰:皆叶天人雍和之气为之,故谓三雍。” 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三宫,《汉书》卷六十四《终军传》:“建三宫之文质,章厥职之所宜。”颜师古注云,“服虔曰:三宫,明堂、辟雍、灵台也。郑氏曰:“于三宫班政教,有文质者也。” 东汉重要的礼仪活动常在这些地方举行。因此赋家认为明堂、辟雍和灵台是重要的礼制建筑,是东汉洛阳区别与西汉长安的标志性建筑,它们的修建,代表着东汉采取了与西汉不同的政治文化制度。
                              明堂是周制最重要的礼制建筑。明堂之制自西周始广。孙希旦说:“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服。七年,致政于成王。”[7] (P842-843)。先秦典籍,多以明堂为布政之所,《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如行王政,则勿毁之矣。”《荀子•强国篇》:“若是,则为之筑明堂,而朝诸侯,可矣。”东汉明堂祭祀和布政作用的统一,是建立在天人感应的学说上。蔡邕《明堂论》所论较详,不赘引。他们都将明堂作为德治王政的象征,在儒家政治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16楼2010-12-26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