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媳妇的同事来家里做客,正好带着QC35,她也知道我玩儿耳机,于是就想借此机会让她感受一下HiFi的魅力,她也兴致勃勃。正好ananda在手边,就让她试了一下。
对比之后,我一脸“怎么样,震撼吧?”的表情等着她的反应,然后她表情有点疑惑的问我,你这耳机多少钱?我说2000多,她说,哦。(心里凉了一截。)
然后我问她,你觉得怎么样,她说,说实话啊,我感觉差不多少……我急了,就问她你感觉这俩声音一样?她说,那倒不是,还是你这个好些,感觉声音是从四面八方传过来的……
后来仔细询问,发现她其实不是木耳,她也能听出其中的不同,只是不太会表达。
我所谓的声场,分离度,动态瞬态,三频解析力这些提升,在她耳里就是空间更大,更清晰了。而我所谓的秒杀,在她耳里就是“好一点儿”而已。
后面她问我,还有其他的吗,我说没有了,这就是最好的。我觉得对一个觉得ananda比QC35只好一点儿的人,即使我拿出柜子里800s那些也没啥意义了。更不用说那些塞子了。
我才发现,非烧友耳中,只要失真不过于离谱,能把基本的音频信息听清,就足够了。这可能就是回归音乐本身吧。想想也是,那么多用beats的人,人家听的就不是音乐?不是照样陶醉么?
对比之后,我一脸“怎么样,震撼吧?”的表情等着她的反应,然后她表情有点疑惑的问我,你这耳机多少钱?我说2000多,她说,哦。(心里凉了一截。)
然后我问她,你觉得怎么样,她说,说实话啊,我感觉差不多少……我急了,就问她你感觉这俩声音一样?她说,那倒不是,还是你这个好些,感觉声音是从四面八方传过来的……
后来仔细询问,发现她其实不是木耳,她也能听出其中的不同,只是不太会表达。
我所谓的声场,分离度,动态瞬态,三频解析力这些提升,在她耳里就是空间更大,更清晰了。而我所谓的秒杀,在她耳里就是“好一点儿”而已。
后面她问我,还有其他的吗,我说没有了,这就是最好的。我觉得对一个觉得ananda比QC35只好一点儿的人,即使我拿出柜子里800s那些也没啥意义了。更不用说那些塞子了。
我才发现,非烧友耳中,只要失真不过于离谱,能把基本的音频信息听清,就足够了。这可能就是回归音乐本身吧。想想也是,那么多用beats的人,人家听的就不是音乐?不是照样陶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