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们国内的乐理教学其实是有问题的。
应该分为,基础乐理,以及延伸到适用于各种乐器或者音乐表现形式的,乐理运用。
怎么说呢,不存在可以适用于所有乐器或者音乐形式的普及性乐理知识的。
这里面,涉及到了便利于,教学,演奏,演出等多方面的影响。
讲的浅显一点吧。
举个例子。
我们的音阶有30个自然大小调。
没有升降号的2个,C和a
7个升号的,互相为关系大小调的,14个关系大小调。
7个降号的,互相为关系大小调的,14个关系大小调。
总共,30个自然大小调。
这是基础乐理的关于自然大小调的知识。
在具体的乐理运用上,钢琴这个乐器,由于没有调式趋向性,所以30个自然大小调离,对其有意义的,只有24个。
其中六对,在听觉上,完全一致。在演奏上也完全一致。
没什么区别。
钢琴可以说24个自然大小调,虽然说在基础乐理来说算是错误的。
同样的,30个自然大小调的概念,对于长笛来说,其实也不适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长笛的演奏,有音阶的趋向性。
比如,1X2X34X5X6X71.
一个八度。
X指的是钢琴模型里的黑键。
对于钢琴,或者基础乐理模型来说,升1跟降2是完全一致的,没有听觉以及演奏方面的差异性。
但,对于长笛来说,以12之间的黑键来说,它就一定是以1为基础,变化而来!
12之间黑键,以1为基础变化,23之间黑键以2为基础变化,45之间以4为基础,56之间以5为基础,唯独67之间以7为基础。
也就是说,除了一个降号的F自然大调外,其他的6个,降号的自然大小调,六对哈。
都不适合长笛。
这些调号,修正为以升号为主的,就及其便利演奏了。
看,这就是一个,基础乐理,需要修正,才能在相应的乐器中,实际运用的案例。
也意味着,整个长笛教学领域里,其教材,需要大范围的修改!
弄得降号多的,不适合学生演奏。
一摸一样的音符,但是修正成升号的调号,就会方便很多!
这样的案例,不仅是钢琴,30个自然大小调,因为听觉以及演奏方面没有倾向性,出现便利的24个自然大小调。
长笛,30个自然大小调,由于音阶倾向性的关系,只残留升号调式,以及一个F降号的调式,其他的全部要进行变化以及修正。
还包括了吉他,手风琴,口琴,等等。
都需要有额外的,基于基础乐理,但是根据具体音乐表演形式,所做出的乐理实际运用的修正!
而我们国内没有。
这就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国内没有。
一方面是基础乐理的确实以及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基础乐理与某某音乐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乐理实际运用修正,没有出现过。
不知道在今后,是否可以中国音乐在这方面,是否能够做出补充以及发展。
也希望,在长笛学习领域里,遇到类似问题的朋友找到解决办法。
应该分为,基础乐理,以及延伸到适用于各种乐器或者音乐表现形式的,乐理运用。
怎么说呢,不存在可以适用于所有乐器或者音乐形式的普及性乐理知识的。
这里面,涉及到了便利于,教学,演奏,演出等多方面的影响。
讲的浅显一点吧。
举个例子。
我们的音阶有30个自然大小调。
没有升降号的2个,C和a
7个升号的,互相为关系大小调的,14个关系大小调。
7个降号的,互相为关系大小调的,14个关系大小调。
总共,30个自然大小调。
这是基础乐理的关于自然大小调的知识。
在具体的乐理运用上,钢琴这个乐器,由于没有调式趋向性,所以30个自然大小调离,对其有意义的,只有24个。
其中六对,在听觉上,完全一致。在演奏上也完全一致。
没什么区别。
钢琴可以说24个自然大小调,虽然说在基础乐理来说算是错误的。
同样的,30个自然大小调的概念,对于长笛来说,其实也不适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长笛的演奏,有音阶的趋向性。
比如,1X2X34X5X6X71.
一个八度。
X指的是钢琴模型里的黑键。
对于钢琴,或者基础乐理模型来说,升1跟降2是完全一致的,没有听觉以及演奏方面的差异性。
但,对于长笛来说,以12之间的黑键来说,它就一定是以1为基础,变化而来!
12之间黑键,以1为基础变化,23之间黑键以2为基础变化,45之间以4为基础,56之间以5为基础,唯独67之间以7为基础。
也就是说,除了一个降号的F自然大调外,其他的6个,降号的自然大小调,六对哈。
都不适合长笛。
这些调号,修正为以升号为主的,就及其便利演奏了。
看,这就是一个,基础乐理,需要修正,才能在相应的乐器中,实际运用的案例。
也意味着,整个长笛教学领域里,其教材,需要大范围的修改!
弄得降号多的,不适合学生演奏。
一摸一样的音符,但是修正成升号的调号,就会方便很多!
这样的案例,不仅是钢琴,30个自然大小调,因为听觉以及演奏方面没有倾向性,出现便利的24个自然大小调。
长笛,30个自然大小调,由于音阶倾向性的关系,只残留升号调式,以及一个F降号的调式,其他的全部要进行变化以及修正。
还包括了吉他,手风琴,口琴,等等。
都需要有额外的,基于基础乐理,但是根据具体音乐表演形式,所做出的乐理实际运用的修正!
而我们国内没有。
这就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国内没有。
一方面是基础乐理的确实以及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基础乐理与某某音乐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乐理实际运用修正,没有出现过。
不知道在今后,是否可以中国音乐在这方面,是否能够做出补充以及发展。
也希望,在长笛学习领域里,遇到类似问题的朋友找到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