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b5吧 关注:177贴子:660
  • 0回复贴,共1

文言文赏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欣赏: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北宋仁宗朝时,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以范仲淹为首的一批士大夫为此发动了“庆历新政”改革以稳定社会和维护国家安全。“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岳阳楼记》其实就是写于范仲淹被贬之地的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据说是好友滕子京托人送给他一幅洞庭山水的画作后,范仲淹有感而作——范仲淹本人甚至从未到过岳阳。但这并不妨碍《岳阳楼记》依然是一篇文采翩翩,意境高远的雄文。
范仲淹运用恢弘的辞藻、丰富的意象,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展现出对洞庭山水的独特领悟和情感表达。不仅如此,范仲淹更是以巴陵洞庭朝晖夕阴的奇景为喻,探讨了政治、做官与人生的深刻哲理,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国理念。
朱熹称赞他说:“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王安石认为他:“一世之师,名节无疵。”
苏轼概括他的一生说:“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
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气节被传颂千古。它们不仅是范仲淹毕生的价值追求,更成为了此后中国知识分子永远的精神坐标。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1-08 09: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