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德教人,福慧双修。
佛经皆开智慧,尤其古人称开智慧的楞严,斯经主开根本智,入大乘门。大小二乘,关键的区别在于:大乘之以为心大,小乘之以为心小。其中分界:心在身内,即是小心、妄心;心包太虚,即是大心、真心。华严当机,曰大心凡夫,如果在楞严中找到大心,就是入华严境界的基础。以局在身内之心修学,上可至小乘声闻、缘觉;若定功未就,有五戒十善,也能得成人天福果,都算得利益。倘有智慧区别心之真妄,取常住真心为本修因,即为圆顿行人。
修福,古德首推了凡四训,此书理论、方法、举例,无不透辟。昔年,在另一个吧遇到一位师兄,见地不凡,有些话当时看了没理解,后来才觉悟到他说的不错,据他自述,他依此理论求到很大的财富。他大意是说:了凡四训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袁公不止修善、布施,而且持咒。确实许多人,或者偏于修善,或者偏于持咒,忽略了另一边。训文第一篇,叫立命之学,文中有一句话,是纲领所在,也是云谷禅师教导袁公的,出自孟子:「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修身」是修善、布施;「俟」是随缘,文云:「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谷师曰:「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持咒目的在此,断绝一切觊觎、将迎,令心不动,契入不二。是何道理?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真心具足万德,万德包括无尽财富、智慧、光明相好。若己之心行,随顺真心,则灵验。觊觎、将迎,都违远真心,尚折本有福报,又岂能大增其益?所以要净除。复次,如果目的仅仅是断妄念,何必持咒或者持名?如古德言,念一二三四,不是一样的吗,不一样,持咒、持名有三宝本愿的加被,念一二三四没有。
训文第二篇,叫改过之法,里面说「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最上治心,如前所说,若能舍弃妄心,认取真心,即为究竟断恶改过。何以故?杀、盗、淫、妄、放逸,皆依妄心而得建立。治心,是从根本修,治事不治心,难以治净,所谓「野火烧不尽」也。或用持名、持咒,即上所云,务要令心不动,也很不错。各人根机不同,要选择自己合适的。以余俗眼来观,素养较好者,持诵即易契入,心多浮动者,先明法相,尤为对机。
训文第三篇,叫积善之方,列述十条:
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
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
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
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
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其中,兴建大利、舍财作福,属财布施;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护持正法,属法布施;爱敬存心、救人危急、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属无畏布施。互摄遍融,大分如此耳,故释门三种布施,所该甚广,言简义丰。
训文第四篇,叫谦德之效。此乃殿后一章,颇具意味。楞严殿后大章,是五阴文,屡言及「不作圣心,名善境界」,不作圣心,即同此处谦德。曰「满招损,谦受益」,谦受益同「不作圣心,名善境界」,满招损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是故经典,不但教因地行人,莫要误认证圣,纵然真正取证,尚无证圣之念。金刚经云,须陀洹不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所以只要有「我证圣了」的念头,必然非真。四种清净明诲,大妄语亦殿最后,三业清净,尚易犯此,在五欲则属名,在五戒则属妄。曰妄,知其必仍妄心用事,真心则虚怀若谷。因须著力断除,不可疏忽,以为净戒之基、厚福之田。
训文历陈谦谦君子、古人心迹作为榜样,他们如何修学谦德:
恂恂款款,不敢先人;
恭敬顺承,小心谦畏;
受侮不答,闻谤不辩;
虚己敛容,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
立命文中复云: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先辈德风,令人草偃。此数条皆曲己尊人,虚心不盈,以绝贡高之念、我慢习种。普贤十大愿王,初即「礼敬诸佛」,中则「恒顺众生」,末归「普皆回向」,皆是礼敬、随顺、利益一切众生,以诸佛义含十方三世,一一类生无不在中。纵尽虚空,此愿无穷,若谙真心体相,必不相疑。是故训文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夏公,建所盖其字也)温良若此,天启之矣。」
请大德同修掌眼。
佛经皆开智慧,尤其古人称开智慧的楞严,斯经主开根本智,入大乘门。大小二乘,关键的区别在于:大乘之以为心大,小乘之以为心小。其中分界:心在身内,即是小心、妄心;心包太虚,即是大心、真心。华严当机,曰大心凡夫,如果在楞严中找到大心,就是入华严境界的基础。以局在身内之心修学,上可至小乘声闻、缘觉;若定功未就,有五戒十善,也能得成人天福果,都算得利益。倘有智慧区别心之真妄,取常住真心为本修因,即为圆顿行人。
修福,古德首推了凡四训,此书理论、方法、举例,无不透辟。昔年,在另一个吧遇到一位师兄,见地不凡,有些话当时看了没理解,后来才觉悟到他说的不错,据他自述,他依此理论求到很大的财富。他大意是说:了凡四训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袁公不止修善、布施,而且持咒。确实许多人,或者偏于修善,或者偏于持咒,忽略了另一边。训文第一篇,叫立命之学,文中有一句话,是纲领所在,也是云谷禅师教导袁公的,出自孟子:「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修身」是修善、布施;「俟」是随缘,文云:「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谷师曰:「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持咒目的在此,断绝一切觊觎、将迎,令心不动,契入不二。是何道理?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真心具足万德,万德包括无尽财富、智慧、光明相好。若己之心行,随顺真心,则灵验。觊觎、将迎,都违远真心,尚折本有福报,又岂能大增其益?所以要净除。复次,如果目的仅仅是断妄念,何必持咒或者持名?如古德言,念一二三四,不是一样的吗,不一样,持咒、持名有三宝本愿的加被,念一二三四没有。
训文第二篇,叫改过之法,里面说「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最上治心,如前所说,若能舍弃妄心,认取真心,即为究竟断恶改过。何以故?杀、盗、淫、妄、放逸,皆依妄心而得建立。治心,是从根本修,治事不治心,难以治净,所谓「野火烧不尽」也。或用持名、持咒,即上所云,务要令心不动,也很不错。各人根机不同,要选择自己合适的。以余俗眼来观,素养较好者,持诵即易契入,心多浮动者,先明法相,尤为对机。
训文第三篇,叫积善之方,列述十条:
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
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
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
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
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其中,兴建大利、舍财作福,属财布施;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护持正法,属法布施;爱敬存心、救人危急、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属无畏布施。互摄遍融,大分如此耳,故释门三种布施,所该甚广,言简义丰。
训文第四篇,叫谦德之效。此乃殿后一章,颇具意味。楞严殿后大章,是五阴文,屡言及「不作圣心,名善境界」,不作圣心,即同此处谦德。曰「满招损,谦受益」,谦受益同「不作圣心,名善境界」,满招损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是故经典,不但教因地行人,莫要误认证圣,纵然真正取证,尚无证圣之念。金刚经云,须陀洹不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所以只要有「我证圣了」的念头,必然非真。四种清净明诲,大妄语亦殿最后,三业清净,尚易犯此,在五欲则属名,在五戒则属妄。曰妄,知其必仍妄心用事,真心则虚怀若谷。因须著力断除,不可疏忽,以为净戒之基、厚福之田。
训文历陈谦谦君子、古人心迹作为榜样,他们如何修学谦德:
恂恂款款,不敢先人;
恭敬顺承,小心谦畏;
受侮不答,闻谤不辩;
虚己敛容,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
立命文中复云: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先辈德风,令人草偃。此数条皆曲己尊人,虚心不盈,以绝贡高之念、我慢习种。普贤十大愿王,初即「礼敬诸佛」,中则「恒顺众生」,末归「普皆回向」,皆是礼敬、随顺、利益一切众生,以诸佛义含十方三世,一一类生无不在中。纵尽虚空,此愿无穷,若谙真心体相,必不相疑。是故训文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夏公,建所盖其字也)温良若此,天启之矣。」
请大德同修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