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演化与实际应用兼筹并顾,而以前
者为主。从有关历史的研究中,初步了解到先
民在生活中,应用梅子(果实)已有3000年以
上的历史;而以果梅为主要目的之引种栽培,
也至少有2500年之久。到了汉初,即距今约2000
年前才从果梅中分出了花梅(即梅花)。汉代
先有了江梅和宫粉两个型的梅花、可能还有个
别的朱砂型品种出现;至唐而新增朱砂型、绿
萼型;至宋又增添了玉蝶、早悔、黄香等型及
杏梅系之‘杏梅’等;到了清代,新添了‘照
水梅’、‘台阁梅’;至民国时期,始见洒金型
及垂枝类、龙游类品种。著者又将播种天然授
粉梅子和人工杂交授粉(包括远缘杂交)的实
验研究结果,与历史上不同品种出现早晚及演
化关系相互核对,反复印证、从而清理出品种
分类中各系、类、型之间的关系。
2.种型是品种分类的前提性标准。在梅花
品种分类系统中,应将未夹杂他种血统在内的
梅花列为真梅系(统),而与夹有杏(Prunus
armeniaca)或山杏(P. sibirica)血统的种间**杏梅系(统)分开。至于我国1987年新引入的‘美人梅’,因系红叶李(P. cerasi-fera cv. Pissardii)与重瓣宫粉梅的人工杂交种( P. blireiana)自应另列为楼李梅系(统)。3.在真梅系统范围内,再按性状的相对重要性分为各级品种分类标准。著者初步确定梅花品种分类的第一级标准是枝姿,即在真梅系(统)内,枝条直上(或斜出等)的直枝梅类最原始,枝条自然下垂(或斜垂等)的垂枝梅类较进化,枝条天然扭曲的龙游梅类,其人工演化程度最高(图 2 、图 3 及图 4)。事实上,垂枝梅、龙游梅两类梅花品种的出现,是在民国时期,比直枝梅类晚得多,尤以龙游梅为最晚。第二级品种分类标准为重瓣性,即由单瓣演化为复瓣,而重瓣(尤其是台阁)之演化程度最高。第三级分类标准为花色、萼色。在花色之中,以白花、粉红较为原始,深红、紫.红较为进化,淡黄(黄香型)、杂色(酒金型)最进化;绛紫萼较原始,绿萼较进化。
梅花品种:
1真梅系 (直枝梅类 垂枝梅类 龙游梅类)
2杏梅系
3樱李梅系
者为主。从有关历史的研究中,初步了解到先
民在生活中,应用梅子(果实)已有3000年以
上的历史;而以果梅为主要目的之引种栽培,
也至少有2500年之久。到了汉初,即距今约2000
年前才从果梅中分出了花梅(即梅花)。汉代
先有了江梅和宫粉两个型的梅花、可能还有个
别的朱砂型品种出现;至唐而新增朱砂型、绿
萼型;至宋又增添了玉蝶、早悔、黄香等型及
杏梅系之‘杏梅’等;到了清代,新添了‘照
水梅’、‘台阁梅’;至民国时期,始见洒金型
及垂枝类、龙游类品种。著者又将播种天然授
粉梅子和人工杂交授粉(包括远缘杂交)的实
验研究结果,与历史上不同品种出现早晚及演
化关系相互核对,反复印证、从而清理出品种
分类中各系、类、型之间的关系。
2.种型是品种分类的前提性标准。在梅花
品种分类系统中,应将未夹杂他种血统在内的
梅花列为真梅系(统),而与夹有杏(Prunus
armeniaca)或山杏(P. sibirica)血统的种间**杏梅系(统)分开。至于我国1987年新引入的‘美人梅’,因系红叶李(P. cerasi-fera cv. Pissardii)与重瓣宫粉梅的人工杂交种( P. blireiana)自应另列为楼李梅系(统)。3.在真梅系统范围内,再按性状的相对重要性分为各级品种分类标准。著者初步确定梅花品种分类的第一级标准是枝姿,即在真梅系(统)内,枝条直上(或斜出等)的直枝梅类最原始,枝条自然下垂(或斜垂等)的垂枝梅类较进化,枝条天然扭曲的龙游梅类,其人工演化程度最高(图 2 、图 3 及图 4)。事实上,垂枝梅、龙游梅两类梅花品种的出现,是在民国时期,比直枝梅类晚得多,尤以龙游梅为最晚。第二级品种分类标准为重瓣性,即由单瓣演化为复瓣,而重瓣(尤其是台阁)之演化程度最高。第三级分类标准为花色、萼色。在花色之中,以白花、粉红较为原始,深红、紫.红较为进化,淡黄(黄香型)、杂色(酒金型)最进化;绛紫萼较原始,绿萼较进化。
梅花品种:
1真梅系 (直枝梅类 垂枝梅类 龙游梅类)
2杏梅系
3樱李梅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