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阴本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那么我们在破五阴魔境之前,要知道五阴的本质,它到底是真还是妄。我们把真、妄做一个说明,这是更高的层次了。你学佛以后,要做两种判断:
第一个、判断什么是善、恶?这个是基本功。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什么事情会让你痛苦?什么事会让你快乐?比方说杀、盗、淫、妄,这是过失相,这个会让你痛苦的,你越少做越好;布施、持戒、忍辱这是功德相。所以你要学佛,第一件事情先判断善、恶。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这是你学佛的第一个基本功。
第二个就更深了,你要了解什么是真、妄。那么真、妄的基本定义就是,真实的东西,它要永恒不变,它不能改变;虚妄的东西它是暂时的,它变来变去的。我问你,从这个道理你的五阴身心是真是妄?当然是虚妄,你今生长这个样子,你今生是一个人,你有人的感受;你作为一个女人,有女人的想法;那你来生变成一个男人,你就不是这个五阴了。五阴,它是因缘生暂时有的,所以叫虚妄。虚妄不是不存在,而是它是暂时存在,暂时存在这叫虚妄。
那真如本性就不一样——你的清净心。你今生是清净心,来生还是清净心。只是你不去依靠它,你不去认同它,我们喜欢跟着五阴的感受在一起。所以真如本性是不变的,那就是真实的,我们把真、妄做一个区别。
一、真本无阴
好我们看经文,佛告阿难,说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如此的真实,而充满了光明。而且这当中又充满圆满清净的功德,真如本性是清净光明而充满圆满功德。所以从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来说,没有生死轮回,也没有烦恼业力,乃至于整个外在的虚空,都是因为一念的妄想所变现出来。
那么这样子讲,五阴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因为业力的变现。所以这个五阴身心,是我们一念精纯光明的心性当中,由于一念的颠倒妄想,加上生死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就好像演若达多迷头认影。演若达多是佛世时候的一个人,这个人早上起床的时候他照镜子。照镜子,他突然看到自己的头不见了。只看到一个黑影,这整个头的面目完全消失了。那他就很紧张,其实他头还在但是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他身上的头,宁可相信镜子上的影像,就是迷头认影。他不相信自己的头还在,因为他看到镜子上的头不见了,所以他以为他头消失了。
就是我们凡夫,本来面目是清净光明的。但是轮回以后,由业力变现一个暂时的果报体,我们宁可相信现在的身心世界,而不相信你原始的真如本性,这个就是真本无阴。真如本性本来就没有五阴,那么五阴是怎么来的呢?
二、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其实就是一念的妄想变现出来的,所以在妄想中立因缘性。凡夫是在一念的颠倒妄想当中,建立了各种因缘。说你今天富贵,富贵为什么它暂时的,佛陀的富贵为什么能够永恒的富贵?佛陀的富贵跟常、乐、我、净相应,因为他的富贵是从真如本性开显,他的本质是不生灭性。我们凡夫的富贵是打妄想打来的。是透过一种布施的妄想,用透过一种想象的学习而来的,不是真如称性而起的布施。
我们凡夫的因缘都是从生灭的妄想建立的。所以我们的所有果报通通不牢固,因为因地就有问题,我们凡夫的因缘观是从妄想而建立因缘。你打布施的妄想,所以产生暂时的富贵;你打忍辱的妄想,产生暂时的庄严;你打嗔恚的妄想,使令你暂时的丑陋。所以外道迷因缘而建立了自然。
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其实因缘也好,自然也好,从佛陀的角度,这都是一种错误的分别。所以阿难,佛陀知妄所起,说妄因缘。佛陀为了恒顺众生的因缘,所以暂时说:诸法因缘生。
三、阴本妄想
众生的因缘,其实就是一念的颠倒妄想变现出来,所以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在《法华经》上说,佛陀说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他说,一种是随智说。随他说就是说,佛陀对于众生根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不讲他自己的知见,随顺众生的知见。就是说佛陀随顺众生先讲诸法因缘生,各有各的因缘。你因为布施的因缘成就富贵,你因为悭贪的因缘而产生贫穷,怎么办?很简单,改变因缘。你把悭贪的心改成布施的心,这个就是修行。其实这个不是佛陀真实义,因为因缘法是生灭的。
从佛陀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切唯心造。每一个人都是从真如本性当中,一念的攀缘心,从真如里面现出各种的影像出来。其实这些影像从成佛的角度,通通要消灭的。诸位,有一天,你要开始成佛的时候,我们现在所有的念头通通不算,连善念都不算。因为通通是攀缘心,通通没有用。
一旦一个人到内凡位。我们现在外凡位,到内凡加行位的时候,要入初地之前,他一定要经过破妄显真,就是彻底的把妄想洗干净。为什么禅宗讲,修行不能有善念,不能有恶念,说的是对的。因为凡夫的善念是一种生灭的攀缘心,从成佛的角度是不能用的。当然,我们刚开始标准不要那么高。所以佛法刚开始先从安乐道先讲起,安乐道就讲因缘生嘛,那说,哎, 虽然都是暂时的,我布施是打妄想,那暂时的快乐好过没有嘛,是吧。佛陀鼓励你布施享受几劫的天界的果报,也好过你在三恶道嘛,是吧。
佛陀他的意思就是说,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这句话很重要!佛陀的因缘观是从众生的妄想安立的。反正你也改不了打妄想的习气,叫你不打妄想也不可能,对不对?那你要打就打一个好的妄想,你懂吗?你反正要打妄想是吧,叫你无念也不可能嘛,你反正要打妄想就打极乐世界的妄想,你打布施的妄想,打持戒的妄想,好过你乱打妄想,是吧!其实从真实义来说是,没有妄想是最高境界。没有妄想,真如本性显现出来,那称性的,那是不生不灭称性的功德。
他的意思就说,五阴不是好东西。诸位,但是你没有它也不行,这句话没有矛盾吧!就是五阴是生死的根本。说,那我不要五阴,你也做不到,你初地之前做不到没有五阴,所以我们先要怎么办呢?诸位,我们现在要讲出结论了。我们的态度,对五阴就是借假修真,借而不住。就你不能投入,但是也不能排斥它。因为我们说过,你没有一个美好的想象力,也摆脱不了现在的五阴,就路还家嘛;我们现在已经搞成这个五阴身心了,你现在把五阴摆脱了,你就永远离不开五阴了。五阴本来是没有,但现在已经有了。所以你就正确的面对它,这就是我们讲这个经文的意思。
那么正确的面对它,怎么面对呢?我们看丙三的破妄显真,看经文,丙三、破妄显真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破妄显真首先我们看,我们把真如本性跟五阴,用一个简单的表来做一个相互关系。真如本性是中间这个空的清净心,五阴就像清净心穿了五件衣服,这五件衣服可能很漂亮。
如果你前身是一个善的因缘、善的妄想、善的业力,你今生的五阴会非常美好:你会有一个健康美好的色身,你的感受,大部分今生的感受快乐的多——色、受;想阴,你有一个美好的想像力;第四个行阴。你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好的执着;最后,你有一个很好的仓库。恭喜你,你从善处而来,你这个身心世界穿了五件漂亮的衣服。
如果不幸,你今生的五阴是丑陋、痛苦的。你有一个不好的,你不满意的色身——多病、丑陋,或者一个很多痛苦的感受;而且你的想像非常的,你在观想事情的时候,特别的能力差;乃至于你有个不好的执着,最后你有一个不好的仓库。那就是你从恶处来,你穿上五件不好的衣服,但是都没关系,为什么你知道吗?因为从佛法的角度,你一定要把这五件衣服脱掉的,否则你没办法修行,没有一个人可以带变妄修真的。
所以你一旦讲到了生死,你一定要照见五阴皆空,这是必然的。就是,你要对五阴身心全盘否定,然后再重新开始。所有的修学都必须要先破妄,然后再开显真实的五阴。从真如本性显现的五阴才是真实的五阴。
我们净土宗,很多人犯一个很严重的盲点,他都不知道。就是说,他知道五阴很重要,他知道想阴很重要,然后呢,然后他用他的想像力,每天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他就试着把自己五阴的方向,把它导入极乐世界,这样做对不对?对一半。因为他没有大死一番。就是说,这是一个旧衣服,有过去的味道,按照佛法的角度,因为你本质是妄。
就是说,修行人不可以把过去的习气,直接用来忆佛念佛,不可以。你一定要先全盘否定,把过去的五阴全部的调伏下来,再重新启动一个新的忆佛念佛。
没有一个人,穿上旧衣服再把新衣服往上加的,对不对!所以净土宗很多人他不破妄。这种情况会有什么问题呢?临命终的时候两种力量。他不破妄只显真,就是说,他平常该打什么妄想,他照打妄想。只是说在无量的生死妄想中,多了几句佛号,你懂吗?它本质是妄想。你看很多老菩萨到了佛堂的时候,念珠拿来一直念一直念一直念,出来以后,该干嘛还干嘛,完全一样。
那么这种人就变成两种力量,憨山大师说的——不破妄,只显真。他的生死业力也在增长,往生的愿力也在增长。你们猜猜看,哪一个力量会大?当然是生死业力大,熟境界。净土宗很多人忽略一件事情,你在娑婆世界待这么久,养成很多娑婆世界的习气跟妄想,它不会自己消失掉。它是你培养出来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你没有让它消灭的因缘,它当然还存在。就是说你现在家里面有一堆垃圾,你也不把它扫干净,你就买一盆花放在垃圾旁边。那结果呢,结果当然垃圾跟花同时存在,当然是这样子。
所以你带业往生,就是说,你没有让生死业沉淀,业力是不会放过你的。你临命终变成拉扯。生死业力在拉扯你,往生的愿力在拉扯你,对你临命终的时候会变成矛盾状态嘛。两种力量,哎,怎么娑婆世界有一个力量在拉你,废话,你没有处理,它本来就有生死业力。
很多人不处理厌离娑婆这一块,他直接攻欣求极乐。这个是有问题的。
所有正确的修行都是双向,先否定过去,你才可以重新的开启未来,没有例外。除非!你这个人过去生修得很好,今生根性生性淡薄,对娑婆世界本来都不执着了。就你前生已经把破妄这一块修的很好了,这是少数的个案。比方说六祖大师,你看六祖大师也没有什么破妄显真。当然你要找佛教界的特例,很多,我可以找很多特例给你。但是你看看人家前生是怎么做的。
当然我的意思就是说,诸位,我的建议是这样,你千万不要把你观想成六祖大师,这种是佛教界的少数。你最好把自己观想成,你是标准的生死业障凡夫——从基础做起,最好。
我们今天谈五阴,就是说五阴有我们过去的烦恼,有我们过去的习气,有我们过去的思考模式。只要你要了生死,要脱胎换骨,一定要先把过去的破掉。就是修离相清静观,最后再借相修心,再带动一个新的。如果是走圣道门,那他就是忆念菩提心,建立一个菩提的五阴;如果是求生极乐世界的,那就忆佛念佛,建立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的五阴。所以一定是有两个过程,破妄、显真,这一个情况。
好,那么我们把五阴,先建立一个基本概念。就是说,结论,来,五阴是不好的东西,但是你现在必须要借它的功能。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说,在进入五阴魔境之前就要知道,五阴是一切烦恼罪业的根本,但是你生命的反转还是要靠它,就这样子。就是带妄修真,就这句话。
好,我们看讲义的下一段。对五阴有一个基本认识以后,我们就可以来破五阴魔境了。乙二、正明五阴魔境。五阴魔境里面先看色阴里的魔境:看丁一的总标。
乙二、正明五阴魔境(分五:丙一、明色阴境;丙二、明受阴境;丙三、明想阴境;丙四、明行阴境;丙五、明识阴境。)丙一、明色阴境(分二:丁一、总标阴相;丁二、别示魔境。)丁一、总标阴相(分二:戊一、正示色阴区宇;戊二、悬示色阴尽相。)戊一、正示色阴区宇
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色阴对我们产生了区宇,这个区宇就是障碍。就是这个色阴,对我们修真如本性的人来说,开显真如的功德来说,它有什么障碍呢?
佛陀讲一个譬喻,如明目人,处大幽暗。一个眼睛很健康的人,但是,他处在一个黑暗的地方,所以他什么也没看见。他没看见不是他眼睛不好,他眼睛好的很。但是你这个环境没有光明,所以他的眼睛施展不开来。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真如本性因为长时间我们有漏五阴的遮盖,使令我们心性的光明不能显现。
这个色阴的障碍,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说德山禅师有一天参访龙潭祖师,德山禅师就做龙潭祖师的侍者,古代的侍者是要跟师父学习的,他也经常跟龙潭祖师讨论佛法、法义。有一天天黑了,龙潭祖师说,要天黑了,你赶紧回寮房休息吧。然后,龙潭祖师就拿一个蜡烛,递给了德山禅师,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这样讲完的时候,龙潭祖师马上转过来,把蜡烛给吹熄。吹熄以后,他本来蜡烛已经交给德山禅师了,德山禅师拿着蜡烛,结果被吹熄了。龙潭祖师马上问他,汝今见否,你有看到东西吗?德山禅师当下开悟。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容易被色阴所骗的人。我们在有光明的地方,看到光明,但是当光明消失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看不到东西,对不对?你如果点头表示你被色阴骗了;其实你看得到东西,你看得到黑暗,你懂吗?你看得到黑暗,黑暗是一个色相,这样懂吗?
就是真如本性是随光明见到光明,随黑暗见到黑暗。所以真如本性它不受色阴干扰。
但是我们习惯被色阴干扰的人,认为说,哦,有光明我们看得到,在黑暗我们看不到,对不对?其实你真的看不到吗?其实你看得到,你看得到黑暗,你看到暗相。你看瞎子,他看得到他看不到?瞎子他看到眼前一片黑暗的相状,他也看得到,你知道吗?只是看到是一个暗像而已,这就是真如本性。所以说,一个人要摆脱动、静二相,摆脱明、暗二相,这就是色阴,你要突破的。就是我们活在五阴的人了,很容易被这种五阴给障碍、区隔。
好,我们看色阴穷尽的相状。
戊二、悬示色阴尽相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
如果一个人,他双目明朗、双眼明亮,而且看十方看得很清楚。就是你把灯关了,我看得到黑暗;你把灯打开,我看到光明。明、暗二相对我来说,我不再被外境所转,那你就超越了色阴了。就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明、暗二相了然不生。对你来说,生命没有什么黑暗光明的对立了。就是随缘见一切法,随光明见光明,随黑暗见黑暗,所以你已经活在见性,而不是活在眼根的五阴,是人超越劫浊。
这个色阴,如果你一个人经常会被色阴迷惑。就是你喜欢光明,讨厌黑暗;你喜欢漂亮,而讨厌丑陋;那么这个地方就埋下一个魔境的祸根,下一堂课会说明。为什么魔王有办法去控制你,因为他知道你有这个习气,你有对立心,你有分别心。所以为什么我们要训练自己。就是说,光明也好,黑暗也好,对我来说我都见得到,那么你这样子等于是先打预防针。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阴本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那么我们在破五阴魔境之前,要知道五阴的本质,它到底是真还是妄。我们把真、妄做一个说明,这是更高的层次了。你学佛以后,要做两种判断:
第一个、判断什么是善、恶?这个是基本功。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什么事情会让你痛苦?什么事会让你快乐?比方说杀、盗、淫、妄,这是过失相,这个会让你痛苦的,你越少做越好;布施、持戒、忍辱这是功德相。所以你要学佛,第一件事情先判断善、恶。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这是你学佛的第一个基本功。
第二个就更深了,你要了解什么是真、妄。那么真、妄的基本定义就是,真实的东西,它要永恒不变,它不能改变;虚妄的东西它是暂时的,它变来变去的。我问你,从这个道理你的五阴身心是真是妄?当然是虚妄,你今生长这个样子,你今生是一个人,你有人的感受;你作为一个女人,有女人的想法;那你来生变成一个男人,你就不是这个五阴了。五阴,它是因缘生暂时有的,所以叫虚妄。虚妄不是不存在,而是它是暂时存在,暂时存在这叫虚妄。
那真如本性就不一样——你的清净心。你今生是清净心,来生还是清净心。只是你不去依靠它,你不去认同它,我们喜欢跟着五阴的感受在一起。所以真如本性是不变的,那就是真实的,我们把真、妄做一个区别。
一、真本无阴
好我们看经文,佛告阿难,说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如此的真实,而充满了光明。而且这当中又充满圆满清净的功德,真如本性是清净光明而充满圆满功德。所以从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来说,没有生死轮回,也没有烦恼业力,乃至于整个外在的虚空,都是因为一念的妄想所变现出来。
那么这样子讲,五阴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因为业力的变现。所以这个五阴身心,是我们一念精纯光明的心性当中,由于一念的颠倒妄想,加上生死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就好像演若达多迷头认影。演若达多是佛世时候的一个人,这个人早上起床的时候他照镜子。照镜子,他突然看到自己的头不见了。只看到一个黑影,这整个头的面目完全消失了。那他就很紧张,其实他头还在但是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他身上的头,宁可相信镜子上的影像,就是迷头认影。他不相信自己的头还在,因为他看到镜子上的头不见了,所以他以为他头消失了。
就是我们凡夫,本来面目是清净光明的。但是轮回以后,由业力变现一个暂时的果报体,我们宁可相信现在的身心世界,而不相信你原始的真如本性,这个就是真本无阴。真如本性本来就没有五阴,那么五阴是怎么来的呢?
二、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其实就是一念的妄想变现出来的,所以在妄想中立因缘性。凡夫是在一念的颠倒妄想当中,建立了各种因缘。说你今天富贵,富贵为什么它暂时的,佛陀的富贵为什么能够永恒的富贵?佛陀的富贵跟常、乐、我、净相应,因为他的富贵是从真如本性开显,他的本质是不生灭性。我们凡夫的富贵是打妄想打来的。是透过一种布施的妄想,用透过一种想象的学习而来的,不是真如称性而起的布施。
我们凡夫的因缘都是从生灭的妄想建立的。所以我们的所有果报通通不牢固,因为因地就有问题,我们凡夫的因缘观是从妄想而建立因缘。你打布施的妄想,所以产生暂时的富贵;你打忍辱的妄想,产生暂时的庄严;你打嗔恚的妄想,使令你暂时的丑陋。所以外道迷因缘而建立了自然。
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其实因缘也好,自然也好,从佛陀的角度,这都是一种错误的分别。所以阿难,佛陀知妄所起,说妄因缘。佛陀为了恒顺众生的因缘,所以暂时说:诸法因缘生。
三、阴本妄想
众生的因缘,其实就是一念的颠倒妄想变现出来,所以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在《法华经》上说,佛陀说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他说,一种是随智说。随他说就是说,佛陀对于众生根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不讲他自己的知见,随顺众生的知见。就是说佛陀随顺众生先讲诸法因缘生,各有各的因缘。你因为布施的因缘成就富贵,你因为悭贪的因缘而产生贫穷,怎么办?很简单,改变因缘。你把悭贪的心改成布施的心,这个就是修行。其实这个不是佛陀真实义,因为因缘法是生灭的。
从佛陀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切唯心造。每一个人都是从真如本性当中,一念的攀缘心,从真如里面现出各种的影像出来。其实这些影像从成佛的角度,通通要消灭的。诸位,有一天,你要开始成佛的时候,我们现在所有的念头通通不算,连善念都不算。因为通通是攀缘心,通通没有用。
一旦一个人到内凡位。我们现在外凡位,到内凡加行位的时候,要入初地之前,他一定要经过破妄显真,就是彻底的把妄想洗干净。为什么禅宗讲,修行不能有善念,不能有恶念,说的是对的。因为凡夫的善念是一种生灭的攀缘心,从成佛的角度是不能用的。当然,我们刚开始标准不要那么高。所以佛法刚开始先从安乐道先讲起,安乐道就讲因缘生嘛,那说,哎, 虽然都是暂时的,我布施是打妄想,那暂时的快乐好过没有嘛,是吧。佛陀鼓励你布施享受几劫的天界的果报,也好过你在三恶道嘛,是吧。
佛陀他的意思就是说,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这句话很重要!佛陀的因缘观是从众生的妄想安立的。反正你也改不了打妄想的习气,叫你不打妄想也不可能,对不对?那你要打就打一个好的妄想,你懂吗?你反正要打妄想是吧,叫你无念也不可能嘛,你反正要打妄想就打极乐世界的妄想,你打布施的妄想,打持戒的妄想,好过你乱打妄想,是吧!其实从真实义来说是,没有妄想是最高境界。没有妄想,真如本性显现出来,那称性的,那是不生不灭称性的功德。
他的意思就说,五阴不是好东西。诸位,但是你没有它也不行,这句话没有矛盾吧!就是五阴是生死的根本。说,那我不要五阴,你也做不到,你初地之前做不到没有五阴,所以我们先要怎么办呢?诸位,我们现在要讲出结论了。我们的态度,对五阴就是借假修真,借而不住。就你不能投入,但是也不能排斥它。因为我们说过,你没有一个美好的想象力,也摆脱不了现在的五阴,就路还家嘛;我们现在已经搞成这个五阴身心了,你现在把五阴摆脱了,你就永远离不开五阴了。五阴本来是没有,但现在已经有了。所以你就正确的面对它,这就是我们讲这个经文的意思。
那么正确的面对它,怎么面对呢?我们看丙三的破妄显真,看经文,丙三、破妄显真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破妄显真首先我们看,我们把真如本性跟五阴,用一个简单的表来做一个相互关系。真如本性是中间这个空的清净心,五阴就像清净心穿了五件衣服,这五件衣服可能很漂亮。
如果你前身是一个善的因缘、善的妄想、善的业力,你今生的五阴会非常美好:你会有一个健康美好的色身,你的感受,大部分今生的感受快乐的多——色、受;想阴,你有一个美好的想像力;第四个行阴。你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好的执着;最后,你有一个很好的仓库。恭喜你,你从善处而来,你这个身心世界穿了五件漂亮的衣服。
如果不幸,你今生的五阴是丑陋、痛苦的。你有一个不好的,你不满意的色身——多病、丑陋,或者一个很多痛苦的感受;而且你的想像非常的,你在观想事情的时候,特别的能力差;乃至于你有个不好的执着,最后你有一个不好的仓库。那就是你从恶处来,你穿上五件不好的衣服,但是都没关系,为什么你知道吗?因为从佛法的角度,你一定要把这五件衣服脱掉的,否则你没办法修行,没有一个人可以带变妄修真的。
所以你一旦讲到了生死,你一定要照见五阴皆空,这是必然的。就是,你要对五阴身心全盘否定,然后再重新开始。所有的修学都必须要先破妄,然后再开显真实的五阴。从真如本性显现的五阴才是真实的五阴。
我们净土宗,很多人犯一个很严重的盲点,他都不知道。就是说,他知道五阴很重要,他知道想阴很重要,然后呢,然后他用他的想像力,每天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他就试着把自己五阴的方向,把它导入极乐世界,这样做对不对?对一半。因为他没有大死一番。就是说,这是一个旧衣服,有过去的味道,按照佛法的角度,因为你本质是妄。
就是说,修行人不可以把过去的习气,直接用来忆佛念佛,不可以。你一定要先全盘否定,把过去的五阴全部的调伏下来,再重新启动一个新的忆佛念佛。
没有一个人,穿上旧衣服再把新衣服往上加的,对不对!所以净土宗很多人他不破妄。这种情况会有什么问题呢?临命终的时候两种力量。他不破妄只显真,就是说,他平常该打什么妄想,他照打妄想。只是说在无量的生死妄想中,多了几句佛号,你懂吗?它本质是妄想。你看很多老菩萨到了佛堂的时候,念珠拿来一直念一直念一直念,出来以后,该干嘛还干嘛,完全一样。
那么这种人就变成两种力量,憨山大师说的——不破妄,只显真。他的生死业力也在增长,往生的愿力也在增长。你们猜猜看,哪一个力量会大?当然是生死业力大,熟境界。净土宗很多人忽略一件事情,你在娑婆世界待这么久,养成很多娑婆世界的习气跟妄想,它不会自己消失掉。它是你培养出来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你没有让它消灭的因缘,它当然还存在。就是说你现在家里面有一堆垃圾,你也不把它扫干净,你就买一盆花放在垃圾旁边。那结果呢,结果当然垃圾跟花同时存在,当然是这样子。
所以你带业往生,就是说,你没有让生死业沉淀,业力是不会放过你的。你临命终变成拉扯。生死业力在拉扯你,往生的愿力在拉扯你,对你临命终的时候会变成矛盾状态嘛。两种力量,哎,怎么娑婆世界有一个力量在拉你,废话,你没有处理,它本来就有生死业力。
很多人不处理厌离娑婆这一块,他直接攻欣求极乐。这个是有问题的。
所有正确的修行都是双向,先否定过去,你才可以重新的开启未来,没有例外。除非!你这个人过去生修得很好,今生根性生性淡薄,对娑婆世界本来都不执着了。就你前生已经把破妄这一块修的很好了,这是少数的个案。比方说六祖大师,你看六祖大师也没有什么破妄显真。当然你要找佛教界的特例,很多,我可以找很多特例给你。但是你看看人家前生是怎么做的。
当然我的意思就是说,诸位,我的建议是这样,你千万不要把你观想成六祖大师,这种是佛教界的少数。你最好把自己观想成,你是标准的生死业障凡夫——从基础做起,最好。
我们今天谈五阴,就是说五阴有我们过去的烦恼,有我们过去的习气,有我们过去的思考模式。只要你要了生死,要脱胎换骨,一定要先把过去的破掉。就是修离相清静观,最后再借相修心,再带动一个新的。如果是走圣道门,那他就是忆念菩提心,建立一个菩提的五阴;如果是求生极乐世界的,那就忆佛念佛,建立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的五阴。所以一定是有两个过程,破妄、显真,这一个情况。
好,那么我们把五阴,先建立一个基本概念。就是说,结论,来,五阴是不好的东西,但是你现在必须要借它的功能。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说,在进入五阴魔境之前就要知道,五阴是一切烦恼罪业的根本,但是你生命的反转还是要靠它,就这样子。就是带妄修真,就这句话。
好,我们看讲义的下一段。对五阴有一个基本认识以后,我们就可以来破五阴魔境了。乙二、正明五阴魔境。五阴魔境里面先看色阴里的魔境:看丁一的总标。
乙二、正明五阴魔境(分五:丙一、明色阴境;丙二、明受阴境;丙三、明想阴境;丙四、明行阴境;丙五、明识阴境。)丙一、明色阴境(分二:丁一、总标阴相;丁二、别示魔境。)丁一、总标阴相(分二:戊一、正示色阴区宇;戊二、悬示色阴尽相。)戊一、正示色阴区宇
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色阴对我们产生了区宇,这个区宇就是障碍。就是这个色阴,对我们修真如本性的人来说,开显真如的功德来说,它有什么障碍呢?
佛陀讲一个譬喻,如明目人,处大幽暗。一个眼睛很健康的人,但是,他处在一个黑暗的地方,所以他什么也没看见。他没看见不是他眼睛不好,他眼睛好的很。但是你这个环境没有光明,所以他的眼睛施展不开来。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真如本性因为长时间我们有漏五阴的遮盖,使令我们心性的光明不能显现。
这个色阴的障碍,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说德山禅师有一天参访龙潭祖师,德山禅师就做龙潭祖师的侍者,古代的侍者是要跟师父学习的,他也经常跟龙潭祖师讨论佛法、法义。有一天天黑了,龙潭祖师说,要天黑了,你赶紧回寮房休息吧。然后,龙潭祖师就拿一个蜡烛,递给了德山禅师,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这样讲完的时候,龙潭祖师马上转过来,把蜡烛给吹熄。吹熄以后,他本来蜡烛已经交给德山禅师了,德山禅师拿着蜡烛,结果被吹熄了。龙潭祖师马上问他,汝今见否,你有看到东西吗?德山禅师当下开悟。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容易被色阴所骗的人。我们在有光明的地方,看到光明,但是当光明消失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看不到东西,对不对?你如果点头表示你被色阴骗了;其实你看得到东西,你看得到黑暗,你懂吗?你看得到黑暗,黑暗是一个色相,这样懂吗?
就是真如本性是随光明见到光明,随黑暗见到黑暗。所以真如本性它不受色阴干扰。
但是我们习惯被色阴干扰的人,认为说,哦,有光明我们看得到,在黑暗我们看不到,对不对?其实你真的看不到吗?其实你看得到,你看得到黑暗,你看到暗相。你看瞎子,他看得到他看不到?瞎子他看到眼前一片黑暗的相状,他也看得到,你知道吗?只是看到是一个暗像而已,这就是真如本性。所以说,一个人要摆脱动、静二相,摆脱明、暗二相,这就是色阴,你要突破的。就是我们活在五阴的人了,很容易被这种五阴给障碍、区隔。
好,我们看色阴穷尽的相状。
戊二、悬示色阴尽相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
如果一个人,他双目明朗、双眼明亮,而且看十方看得很清楚。就是你把灯关了,我看得到黑暗;你把灯打开,我看到光明。明、暗二相对我来说,我不再被外境所转,那你就超越了色阴了。就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明、暗二相了然不生。对你来说,生命没有什么黑暗光明的对立了。就是随缘见一切法,随光明见光明,随黑暗见黑暗,所以你已经活在见性,而不是活在眼根的五阴,是人超越劫浊。
这个色阴,如果你一个人经常会被色阴迷惑。就是你喜欢光明,讨厌黑暗;你喜欢漂亮,而讨厌丑陋;那么这个地方就埋下一个魔境的祸根,下一堂课会说明。为什么魔王有办法去控制你,因为他知道你有这个习气,你有对立心,你有分别心。所以为什么我们要训练自己。就是说,光明也好,黑暗也好,对我来说我都见得到,那么你这样子等于是先打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