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尧烈士辽宁省西丰县人,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希尧流亡关内抗日救国,与苗可秀等人在北平(今北京)组建了“东北学生军”。1931年9月27日,在张学良的支持下,高崇民、阎宝航、车向忱等人在北平奉天会馆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救国会的活动宗旨是:“抵抗日本入侵,共谋收复失地,保护主权。”张希尧出席成立大会,并担任“救国会”执委会委员,在阎宝航领导下的宣传部(后改为政治部)工作。图片1933年,张希尧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北方局直接领导下,负责东北大学特别支部工作。同年3月和5月,他与车向忱等人率东北学生军参先后两次代表“东大”和“救国会”前往长城古北口前线慰问抗日战士。1934年10月,张希尧被北平国民党当局以共产党嫌疑分子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经受了多次审问和严刑拷打,始终没有动摇屈服,后经组织营救获释。他出狱后继续投身于抗日救国斗争,担任东北救亡总会常委兼组织部长,并参与东北救亡总会党团组织工作。图片1938年初,他在北平主持东北救亡总会武装部工作,组织青年学生在平西、冀东一带进行抗日救国活动。同年8月,为了安全,党组织叫他转移到西安,负责西安救亡分会工作。1939年6月,组织决定他到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后因旧疾复发在延安中央医院休养治疗。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非常高兴,积极要求回家乡工作。图片回东北后,因病势越发严重,于1950年11月不幸在沈阳医大病逝,时年仅45岁。党和政府授予张希尧革命烈士称号,并安葬在沈阳北陵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