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49,410贴子:2,644,254

跨国强族NO父系基因衍化迁移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NO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01 21:02回复
    西伯利亚发现四万五千年前的k-m2308是NO的上游,这是魔方推测的一种路线。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2-01 22:59
    收起回复
      O?
      别逗了,这是黄种,与中亚欧洲没关系


      IP属地:北京3楼2024-12-01 23:31
      收起回复
        O父系全球重心是广西
        壮族90.38% 越南长江以南85% 华北印尼70%
        考古最古老O父系古骨头广西独山人8500年,第二福建的。山东N居多
        (黎族O父系也超过90%)
        看树O上游有东南亚旁支,魔方微基因2大基因公司O都是走南线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2-02 08:28
        回复
          岭南古代就不错。
          《汉书》地理志记载壮族岭南多珠玑、布之凑(以及银铜),结合此前秦与西瓯七年不解甲驰弩,互损大将(秦将屠淮),直到修建灵渠壮族佩服秦建设能力加入,再综合宋代壮锦是国家名品(相对一般的经济条件有此成就),海南也是岭南宋末元初黄道婆将岭南纺织技术带到长江中下游 成就上海衣被天下。推知壮族地区文明程度有相当水准。
          广西第一个科举状元 赵观文 895年
          北京第一个科举状元 张俭 996年
          辽宁第一个科举状元 张孝杰 1107年
          黑吉 1173年 广东 莫宣卿 851年
          《史记·五帝本纪》: 舜“南巡狩 崩于苍梧之野 葬于江南九疑 是为零陵”(即湖南永州 历史长期为零陵郡)
          九嶷山在广西湖南交界处,壮族与史载舜陵的距离其实不远,九嶷山南坡刚好有壮族自治乡镇(原湖南清塘壮族乡现小圩壮族乡) 壮族应该是当地土著,瑶族会不会是后来的
          而不远处是炎帝陵(湖南炎陵县)
          ——
          O父系全球重心是广西
          壮族90.38% 越南长江以南85% 华北印尼70%
          考古最古老O父系古骨头广西独山人8500年,第二福建的。山东N居多
          (黎族O父系也超过90%)
          看树O上游有东南亚旁支,魔方微基因2大基因公司O都是走南线
          ——
          以前蒙古强(匈奴 鲜卑突厥 三胡契丹满清),靠近蒙古的O2跟着有点野蛮泛滥
          现在蒙古跟老挝五五开,沈阳明显不如南方O1雅加达,未来O1引领时代
          ——
          岭南最佳气候,半年短袖大概半年长袖以上,妥妥温带
          长江流域冬天太冷夏天太热(4大火炉 长江流域很多个)
          再往北冬天酷寒,酷寒北方不管长相还是语言都带着严酷 不好(反而泰国是微笑国度)
          岭南定义为什么别人跟着沾光,岭南与长江流域同为南方则长江流域沾光
          最好就是岭南。
          南船征服北方流行于世界,射柳赛马随着蒙古式微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02 08:30
          回复
            ON红山辽河朝鲜北洋分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2-02 09:44
            回复
              如果北线起源则长城以南修长城就是错误了
              长城以北匈奴以来一直到近代 2千年游牧民族南攻就有了正当性。
              微基因 魔方2大公司都是走南线。
              北线论的极限就是中国75%的O父系会被更北方父系C N Q洗掉。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2-02 10:06
              回复
                走南线没有N,穿越印度没有HL伴随,壮族O绝大部分是O1,O1多样性还不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2-02 10:10
                收起回复
                  阿尔泰内亚CF是欧亚文明的源头摇篮,南西伯利亚集全谷物豆类乳制品,完全支持文明爆发的物质基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02 10:13
                  收起回复
                    南线N算显性(整体都不高),泰国悬棺葬有N 佤族N为主 云南N是第一梯队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2-02 10:13
                    回复
                      满汉人O2打天下完全是正当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02 10:14
                      收起回复
                        广西O1 47% O2 39% 比例最均衡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2-02 10:15
                        回复
                          N系极北比例高 但实际人口很少,估计爱斯基摩人全Q 极少人却有地盘巨大的冰原,说明不了问题。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2-02 10:16
                          回复
                            彝族N 10% 各省最高才8.5%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2-02 10:21
                            回复
                              四万年前,Ust-Ishim、Oase1古人K2a1最可能是源自古东亚人K2a突变分化而向东欧迁徙的,但现在没有后代了。K2a2(NO)纯属本土起源的东欧亚人群,衍生出了N-M231、O-M175两大人群。要注意这一点, Ust-Ishim、Oase1古人K2a1是东欧亚人群K2a2(NO)的兄弟分支,并非上下游关系。
                              K2形成时间距今45840年,K2a-M2311距今44040年,K2a2(NO)距今39390年。北京田园洞人距今4.2-3.9万年。山顶洞人距今2.7-3.4万年,掌握了先进的细石器技术,从东向西扩张,取代了西北丹尼索瓦人。藏族和巴布亚人普遍混有较多的丹尼索瓦人血统。现有的东部北汉组K-M526、K2根部野生型一直未突变至今,就是活化石标本。南方N-M231分支不齐全,多样性很低,西伯利亚几乎没有O-M175。而中国东部N-M231与O-M175交叠共存,下游分支多样齐全,多样性很高。


                              据说田园洞人很可能是K2b*,疑似与西伯利亚原住民/美洲印第安人Y染色体Q有密切的基因关系。田园洞人先祖从南亚经过中亚进入东欧西伯利亚,受到一些丹尼索瓦人基因的影响,到达中国东部后,和远古K2a人群进行深度基因交流,形成类似古东亚人常染的旁支,常染血统上接近东欧Ust-Ishim、Oase1古人K2a1。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田园洞人的古老常染成分,较像现代东亚南亚成分的混合模式,但不等于现代人血统,如下图所示。
                              与N-M231的年龄23530年、O2-M122年龄29460年相比,O1-F265年龄32690年偏大,明显是中原最早的第一批先民。从上面的O1支系分布图来看,O1-F265确实起源于黄淮海平原。O1a-M119和O1b-M268从中原O1-F265突变分化,可能是被黄淮O2-M122冲散了,并且O1b1-PK4和O1b2-P49,被华北N-M231从中间冲散了,导致O1b2-P49被迫北上迁到东北,O1b1-PK4南下迁到长江流域,再突变分化出华南O1b1a1-M95。之后,O2-M122和N-M231在黄淮海平原既合作又竞争。最后,O2-M122强势壮大,N1a-F1206不得不北上迁到北亚,而N1b-F2930融入了O2-M122群体。


                              N-M231系人群率先到达黄河流域北岸,开创了粟作农业。N1a-F1206北上迁徙到西伯利亚,和北欧亚人群混血,形成了北亚蒙古人种。N1a的另一支和西欧亚人群混血,形成了乌戈尔人-斯拉夫人种。O-M175在淮河和长江下游之间的地带开创了稻作农业。O2-M122早在2.9万年前就在淮河一带诞生,和N1b1、N1b2先民进行文化基因交流,常染血统高度一致,掌握了农业种植技术,从事稻粟混作,后来引进了小麦,致力于在黄淮海大平原推广小麦种植,奠定了黄河农业文明的基础。O2-M122强烈人口扩张的Y染色体支系在中国东部的广泛分布,与中国农业的东部本土起源是一致的,形成现代东亚人种。O1-F265从长江下游南下迁徙,传播稻作文化,与南欧亚人群(Onge古人、和平文化人群、澳棕人群)混血,形成了东南亚蒙古人种。


                              IP属地:山东17楼2024-12-02 10: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