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吧 关注:3,598,870贴子:72,928,051
  • 0回复贴,共1

如何变得自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律的人都是如何控制大脑、让自己无所不能的呢? 我们往往会不经意间PUA自己,立下的flag没有达到,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水到100°我当个 “沸物”。 事实上,自律这个概念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持续的逆着人性做不快乐的事情,那你一定会半途而废。因为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人性的神要比掌管理智的神强大的太多,我们的脑中也右三种脑模型,根据功能的不同,我们的大脑大致可以被分为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这三部分。如果今天负责理性决策的理智脑发话了,该去运动了、运动很重要,但是它忘记了自己是三个大脑里面的弟弟,本能脑和情绪脑发育的更早、运算能力也更强,这两大哥说了“算了吧,弟弟,最重要的是别太辛苦!少吃少动,在舒适圈里待着才能增加主人的存活率啊!”这两个大哥过于强大,甚至还可以挟持理智脑来编出一些合理的拖延理由,比如一天不运动问题不大,明天再运动就可以了,今天太不顺了,不适合运动,就玩几分钟手机不会影响学习的,按照《认知觉醒》里的说法,“我们今天虽然西装革履地坐在钢筋混凝土的大楼里工作,但是本质上依旧是那个为了生存而随时准备战斗、逃跑或及时享乐的原始人!”所以大脑的三个部分中两个部分都投了否定票,那结果就是继续摆烂,那么要怎么样才能让这两大哥回心转意呢?这就需要为本能脑和情绪脑提供它们都喜欢的东西——多巴胺,多巴胺是负责期待和厌恶的神经递质,它会让你刷短视频、吃炸鸡、摆烂等等,而想要长期运动下去,你就必须让目标绑定到某种多巴胺的期待上,用延迟满足、提升自我的成就感抵挡及时满足、避难趋易的享受感。长期行动不靠自律靠自驱,而自驱又分为两步:第一步,给大脑找到一个可以期待的事情;第二步,把这件事情变成重复的习惯。我们都知道运动是一件好事,但是研究表明坚持运动的人只占社会的37%,换句话说就是大部分人还不够喜欢运动。比如一个中年男人会发福,这一部分示身体新陈代谢能力的变化,但另一部分是中年男人缺乏自驱运动的理由——(1)处在稳定的感情里,没有求偶的需求(2)社会对中年男性的体型没有太多的要求(3)不了解运动除减肥以外的好处,这样大概率就没有办法坚持健身,要你每天折磨自己,你图个啥呢?到头来我们踏进健身房的那个决定一定要来自大脑,而大脑的决策需要清晰的完整路径。首先是清晰,每个人都需要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运动理由;其次是完整路径,你想变成拥有八块腹肌的男人,你就要看到通往成功的这条路,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小目标拆成每天能做的小小目标,并且你要对这个行动逻辑深信不疑,不然就缺了行动的终极食材——自我效能。自我效能越高,你就越相信努力能带来结果,而根据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是可以转移的,你在运动上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下次你要学习英语的时候,你就会想“上次我运动瘦了10斤,所以我很行、这次我也一定会成功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找不到清晰的路径,怎么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增强动力呢?
(1)认知提升法:找几本关于运动的书或者一些运动的视频,来了解一下运动有什么具体的好处,你越是能理解这个事情背后的科学逻辑,与它相关的思维回路就越容易在你的大脑里生根发芽。
(2)音乐激励法: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运动前和运动中听音乐都能增强一个人的动力,大家想象一下,在健身房运动的10个人中基本有9个人都是带着耳机的,而音乐所带来的多巴胺刺激远比你想象中要有效。
(3)自我剖析法:用一系列的为什么来深挖自己欲望的深层原因,比如你觉得自己应该运动,那么你就问自己为什么要运动?-想要更好的身体,那么为什么要更好的身体呢?-因为这样更自信,那么为什么要自信呢?-因为想要获得吸引人的气质。通过这一系列的为什么你就会发现自己运动的终极目标,以后运动的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21 07: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