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隔空对决没有意义。
大赛同场竞技胜败>硬实力>PB>厚度。尤其是所谓的厚度,这个东西除了百米破10,200米破20被民间普遍认可,其他的诸如百米跑进9.8次数,200米跑进19.80次数,纯属私设标准。同理还有所谓的热门项目、冷门项目,这种无法达成共识的东西,通常都是塞私货的高发地。
***
2.奥运会含金量高于世锦赛。
世锦赛是为了弥补奥运会周期太长而设,把世锦赛与奥运会相提并论是登堂入室分庭抗礼越俎代庖。
***
3.运动员的生涯成就,其奥运会成就是先决条件。
然后才考虑PB或者其他大赛成就。如果奥运会成绩不佳,则生涯存在巨大短板,无法用PB或者其他大赛成绩来弥补。
***
4.小日子田径水平并不高。
首先是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里垫底。其次在亚洲范围内,小日子都无法形成统治力,只有个别项目成绩还算可以。之所以会有小日子田径成绩好,储备厚的印象,全拜日吹的田忌赛马大法。
5.风速影响被田径数据爱好者夸大了。
尤其是1.0米以内的风速,对比赛的影响有限,0.5以内的微风更是可以忽略。而且,风速对运动员个体之间的影响系数不一样,风速的大小对成绩的高低影响也不是线性的,根本无法计算,所谓的公式就是闹剧。
6.百米能跑进10.25的就是一流高手。
人类历史上百米破10的,到现在也只有200人左右,全世界一个赛季能跑进10.25的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结果有些人眼里只有能破10的选手,有运动员跑了10.1几,10.0几都能被喷,即便强如美国,一个赛季能破10的也就那么几个,新人首次破10的更是只有俩仨。
7.中国队在大赛中选择保接力无可非议。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重视接力比赛,如果对接力比赛掉以轻心,那巴黎的美国队和日本队就是覆辙。从结果来说,接力是在没有顶尖高手的情况下,触摸奖牌的唯一方式。巴黎站上领奖台的加拿大、南非、英国都证明了这一点,除了西比尼有实力在单项拼一块奖牌外,其他队的队员均无单项决赛的实力,但是却通过团队效应拿到了奖牌。
暂时就这些,有空再补。
大赛同场竞技胜败>硬实力>PB>厚度。尤其是所谓的厚度,这个东西除了百米破10,200米破20被民间普遍认可,其他的诸如百米跑进9.8次数,200米跑进19.80次数,纯属私设标准。同理还有所谓的热门项目、冷门项目,这种无法达成共识的东西,通常都是塞私货的高发地。
***
2.奥运会含金量高于世锦赛。
世锦赛是为了弥补奥运会周期太长而设,把世锦赛与奥运会相提并论是登堂入室分庭抗礼越俎代庖。
***
3.运动员的生涯成就,其奥运会成就是先决条件。
然后才考虑PB或者其他大赛成就。如果奥运会成绩不佳,则生涯存在巨大短板,无法用PB或者其他大赛成绩来弥补。
***
4.小日子田径水平并不高。
首先是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里垫底。其次在亚洲范围内,小日子都无法形成统治力,只有个别项目成绩还算可以。之所以会有小日子田径成绩好,储备厚的印象,全拜日吹的田忌赛马大法。
5.风速影响被田径数据爱好者夸大了。
尤其是1.0米以内的风速,对比赛的影响有限,0.5以内的微风更是可以忽略。而且,风速对运动员个体之间的影响系数不一样,风速的大小对成绩的高低影响也不是线性的,根本无法计算,所谓的公式就是闹剧。
6.百米能跑进10.25的就是一流高手。
人类历史上百米破10的,到现在也只有200人左右,全世界一个赛季能跑进10.25的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结果有些人眼里只有能破10的选手,有运动员跑了10.1几,10.0几都能被喷,即便强如美国,一个赛季能破10的也就那么几个,新人首次破10的更是只有俩仨。
7.中国队在大赛中选择保接力无可非议。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重视接力比赛,如果对接力比赛掉以轻心,那巴黎的美国队和日本队就是覆辙。从结果来说,接力是在没有顶尖高手的情况下,触摸奖牌的唯一方式。巴黎站上领奖台的加拿大、南非、英国都证明了这一点,除了西比尼有实力在单项拼一块奖牌外,其他队的队员均无单项决赛的实力,但是却通过团队效应拿到了奖牌。
暂时就这些,有空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