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娇吧 关注:18,663贴子:877,270
  • 8回复贴,共1

【考证】《汉武故事》作者和写作时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能确定的是南北朝的时候汉武故事就已经存在了,并且被古人在书籍中引用。个人推断下来应该不是一个作者写的,并且也是分时期完善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1-05 12:04回复
    以下是古人提到的关于《汉武故事》的作者
    有古人认为是东汉人班固作。《三辅黄图》卷五始称班固 《汉武故事》。《玉海》引《崇文总目》著录认为班固撰《汉武帝故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九也称班固探。《宋史•艺文志》为 史部故事类著录有班固的《汉武故事》五卷
    有古人认为是东晋人葛洪撰。孙诒让《札违》卷十一据东晋葛洪《西京杂记题辞》,认为《汉武故事》出于葛洪之手。“余嘉锡亦以为葛洪假托刘歆之名而造《西京杂记》,又故弄狡狯,称成帝为“jin上”,造出《汉武故事》。”
    有古人认为是南朝人王俭造。此说起于初唐张柬之,其《书洞冥记后》云:“《汉武故事》王俭造。”晁伯宇《续谈助》卷一《洞冥记·跋》引张柬之语曰:“王俭造〈汉武故事〉。”《四库全书总目》云:“晁公武〈读书志〉引张柬之〈洞冥记跋〉谓出于王俭。唐初去齐梁未远,当有所考也。”
    有古人认为是六朝人作。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用晁公武说,云:“〈汉武故事〉称班固撰,诸家咸以为王俭造。考其文颇衰尔,不类孟坚,是六朝人作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1-05 12:04
    回复
      汉武故事里最早引用在别的书籍里面是在南北朝。南北朝人写的《修文殿御览存 》和《荆楚岁时记 》。可以确实南北朝的时候这本书就有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11-05 12:06
      回复
        最早的在文学作品里面出现汉武故事内容的是东汉人张衡写的思玄赋和西京赋
        《思玄赋》引用了《汉武故事》中“颜驷三世不遇”的典故,
        《思玄赋》:王肆侈于汉廷兮,卒衔恤而绝绪。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董弱冠而司衮兮,设王隧而弗处。
        《汉武故事》:上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上问曰:“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上问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西京赋》引用了《汉武故事》中“卫子夫”“长乐宫”、“明光宫”、“桂宫”这些典故
        卫子夫兴于鬓发
        《西京赋》:卫后兴于鬓发,飞燕宠于体轻。
        《汉武故事》:初,上幸平阳公主家,置酒作乐。子夫为讴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喜,动起更衣,子夫因侍尚衣轩中,遂得幸。上见其美发,悦之,遂纳于宫中。
        关于长乐宫与明光宫,还有桂宫
        《西京赋》:于是钩陈之外,阁道穹隆。属长乐与明光,径北通乎桂宫。命般尔之巧匠,尽变态乎其中。
        《汉武故事》:凡诸宫美女万有八千。建章、未央、长安三宫,皆辇道相属.率使宦者妇人分属。
        可知《汉武故事》里面的一些典故已为东汉时人所熟悉。最早版本的汉武故事应该在东汉中期就有雏形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1-05 13:12
        回复
          到了曹魏西晋时候,照样也有文人写的东西里面提到了不少汉武故事里面的内容
          潘岳《西征赋》征引了《汉武故事》中“武帝微行柏谷”的典故
          《西征赋》:厌紫极之闲敞,甘微行以游盘。长傲宾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畴匹妇其已泰,胡厥夫之缪官!
          《汉武故事》
          上微行,至于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内,乃宿于逆旅。逆旅翁谓上曰:“汝长大多力, 当勤稼穑,何忽带剑群聚,夜行动众,此不欲为盗则淫耳。”上默然不应, 因乞浆饮。翁答曰:“吾止有溺,无浆也。”有顷,还内。上使人觇之,见翁方要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安过客。妪归,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乃非常人也;且亦有备,不可图也。不如因礼之。”其夫曰:“此易与耳!鸣鼓会众,讨此群盗,何忧不克!”妪曰:“且安之,令其眠,乃可图也。”翁从之。时上从者十余人,既闻其谋,皆惧,劝上夜去。上曰:“去必致祸,不如且止以安之。”有顷,妪出,谓上曰:“诸公子不闻主人翁言乎?此翁好饮酒,狂悖不足计也。今日且令公子安眠无他。”妪自还内。时天寒,妪酌酒多与其夫及诸少年,皆醉。妪自缚其夫,诸少年皆走。妪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明,上去。是日还宫,乃召逆旅夫妻见之,赐妪金千斤,擢其夫为羽林郎。自是惩戒,希复微行。
          曹植的辩道论中有提及东方朔为岁星下凡,淮南王刘安,钩弋夫人成仙得道一事,虽然他认为不可靠,神仙之说是虚妄的,但是可以证明一点,这三人的神话事迹已经在曹魏时期传开来了。
          《辩道论》:神仙之书,道家之言,乃言传说上为辰尾宿,岁星降下为东方朔。淮南王安诛于淮南,而谓之获道轻举。钩弋死于云阳,而谓之尸逝柩空。其为虚妄,甚矣哉!
          【整理】汉武故事里面的一些内容可靠性还...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1-05 13:28
          回复
            个人推测汉武故事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了,很可能是结合当时的传说,还有一些野史写的,可信度不低。而东汉时期的雏形版本可能没有那么长,也没有那么多神迹玄学之事,更偏向于记叙野史的书籍。
            并且个人也不认为班固参与过写汉武故事,作者明显是假托班固所写。
            然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能葛洪或者王俭拿着原稿写了,在里面加了不少玄幻色彩的内容,彻底把这本书写成了玄幻小说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1-05 13:32
            回复
              汉武故事的作者还有文本演变过程比较类似于明熹宗后变成明懿安皇后外传的过程。
              明熹宗后是清中期人所写,参考了不少明末清初的史料,可能还有一些自己看到的文献,内容偏叙事性。而到了晚清时期又有文人参考了明熹宗后,加了不少神话色彩还有一些别的来突出懿安品格的事情,最终写成了明懿安皇后外传。
              推测汉武故事也是这样的,一开始的雏形文本比较简洁叙事,应该是参考了不少汉武时期还有西汉后期的史料和野史传说,雏形文本的作者距离汉武时期也不远。而到了魏晋时期,疑似葛洪或者王俭这样的人,又在汉武故事里面加了不少神话色彩的内容,彻底把这本书写成了神话小说。
              所以说汉武故事里面的具体事件,还是可以参考的,可信度不低。
              顺便附上明熹宗后和明懿安皇后外传的内容链接
              《明懿安皇后外传》全文分享
              【分享】《明熹宗后》
              【对比】《明熹宗后》与《明懿安皇后外传...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1-05 13:38
              回复
                并且汉武故事雏形文本的作者必定是两汉人。因为汉武故事里面对淮南王刘安之死,和钩弋夫人之死避讳很深,说他们是得道尸解成仙。实际上二人均是被武帝逼死赐死的。作者还是非常顾及的。假设是汉以后的朝代人,他何必顾及这个。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11-05 13:43
                回复
                  整理棒棒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05 14: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