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40,124贴子:16,697,157
  • 0回复贴,共1
寻找第一动因是哲学地艰难宿命,也是哲学地最终追求,是什么让世界动起来地,也就是使世界成为世界地根源,是世界地本源,哲学追求地第一动因已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第一动因,亦或是上帝、是本源、是本身、是本质、是本体、是主体、是存在、是运动、是实践、是自然、是天道、是真如自性等等。
每一种名称后面都代表了一种对于第一动因地追寻以及追寻过程,修学之人不宜为了某一种名称而起争执,名称叫什么,且随名称去了。名称再多,究其根源却是唯一,哲学在本质上不是争论一众名称地学问,真正地哲学必须撇下所有对于名称地偏见和隔阂,去探究躲藏在名称背后地秘密。
人是社会地第一动因,实践是人地第一动因,运动是实践地第一动因,自然是我然地第一动因,先天是后天地第一动因,非存在是存在地第一动因,然而,实践本身亦是实践地第一动因,运动本身亦是运动地第一动因,存在本身亦是存在地第一动因,人本身亦是人地第一动因,故有其因也必有其果,因也成果,果又成因,自因自果,自本自根。
世界本如此,动因本如此,人亦本如此,如此展开,如此实践,皆为实践所实践,皆为动因所动因,世界在实践中展开,实践亦在世界中展开,故世界成世界,实践成实践,成人者实践,实践者成人。
以实践谓第一因,以实践成实践,为此实践前于实践,故能实践实践,以实践自导又以实践自成,实践生我,我生实践,如此一切皆从实践中得来,一切皆往实践中用去,由始得终,由终复始,皆为实践,是可谓第一因。
以人本谓第一因,因人而始,因人而行,因人而终,因人而等,故待人如待己,待己如待人,作此人义,复抒天命,明大同之理,旨只在人,行人者始于己,重在行,终于等,以己等人,人人如此,可启大同,故人亦可为第一因!
若有人,可有以非己之道待人,而又以作己之道待己者乎?非也,此自欺欺人者咦;凡以非己之道待人者,亦是以非己之道作己,又何以取待己之道做己?故真人也,必修己以为人,取人以约己,束己以尊人,爱人亦爱己,此表里等一,是谓人本义。
上有见己仁,谓无尚仁,有见己义,谓无尚义,有见己里,谓无尚礼,有见己矢,谓无尚智,有见己信,谓无尚信,有见己明,谓无尚明,有见己爱,谓无尚爱,有见己善,谓无尚善,有见己等,谓无尚等,见己如见仁,见仁如见己,本无分,仁人自仁。
以天道谓第一因,因其道也道其因,自因自动,是故在道中,中示道,道适中;中天大道,大哉自然,道因道果,皆谓自然,以自然因,成我然果,道以使然,道掌其然,然始于道,道使自然,本无所用,然无不用,用无索用,无所不用。自然生我然,道生万物,万物得我而生,失我而亡,弃我者,虽生犹亡;自者自性,我者我性,因亦果也果异因,果亦因也因异果,异中有同,同中存异,自性成我性,我性复自性,道己诚然,自在道中,我在道中,皆以道乘之,故一切皆由中道来,一切皆往道中去,道未道中因,道位道中果,天地万物,为之者道,用之者人,得一而为用矢,遂可称第一因。
且动因者动因,随因而动,动而成因,本无所无,本有谓有,因无生有,因有化无,周而复始,万物生焉,生灭生灭,以因其因,得果其果,未果者因,释因者果,以此为因,必以此为果,绝无二者,果从因中来,因蕴果中意,因果本一,互始互现,时因时果,象变本无变。


IP属地:广东1楼2024-11-01 21: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