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IFI模块介绍
1.1 WIFI介绍
1.2 WIFI模块(ATK-ESP8266)
1.2.1 ATK-ESP-01
1.2.2 ATK-ESP8266
1.3 AT指令简介
2 硬件搭建
2.1 固件库的烧录
2.2 环境搭建
2.3 硬件连接
3 实验测试
3.1 AP模式
3.1.1 ESP8266作为服务器
3.1.2 ESP8266作为客户端
3.2 STA模式
3.2.1 ESP8266作为服务器
3.2.2 ESP8266作为客户端
3.3 连接原子云服务器
1 WIFI模块介绍1.1 WIFI介绍
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WIFI技术,WIFI网络是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也称为:无线宽带,正常的WIFI工作范围在100m的距离,但是收到发射功率大小的影响以及环境的因素,一般情况下的室内定位范围为10m,室外为30m左右,此外,WIFI传输速率也是非常高的可达600Mb/S;
WIFI技术是一种使用电信号在无线电波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通过建立局域网,让各类设备(手机、电脑、平板等)以无线的方式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
以上介绍这些就是偏学术语的定义,大家了解即可,相信每个人对于WIFI并不陌生,而今天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如何利用WIFI模块进行数据的传输;
1.2 WIFI模块(ATK-ESP8266)1.2.1 ATK-ESP-01
ATK-ESP-01 Wi-Fi 模块是由广州市星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该模块核心处理器 ESP8266 在较小尺寸封装中集成了业界领先的 Tensilica L106 超低功 耗 32 位微型 MCU,带有 16 位精简模式,主频支持 80MHz 和 160MHz,支持 RTOS, 集成 Wi-Fi MAC/BB/RF/PA/LNA 。
外观尺寸:

这也就是正点原子的研发的一款基础WIFI模块,但是由于这款模块引脚较多,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我们一般都是直接使用的是,由正点原子搭载好的一款UART-WIFI(串口-无线)模块—ATK-ESP8266-串口转WIFI模块。
该模块是正点原子推出的一款高性能 UART-WIFI(串口-无线)模块,其搭载了正点原子公司自主研发的 ATK-ESP-01 模块,也就是说****ATK-ESP8266****是在ATK-ESP-01 Wi-Fi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便于用户直接使用。
1.2.2 ATK-ESP8266
后面我们就只介绍ATK-ESP8266这一模块,对于核心模块ESP-01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我使用的这款ATK-ESP-8266串口转WIFI模块,并非是最新版本的模块 ,大家可以看见上面写的是V1.3版本,现在最新版本应该已经到2.多以上了,然而我使用的时候,是按照新版本的步骤进行设置,这也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大家在使用时,一定一定要看看自己的版本号,一般情况下,新版本的问题能少一点。我也会把我后面的旧版本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给大家。
该模块的一个引脚及其功能的介绍:
VCC 电源3.3-5V
GND 电源地
TXD 模块串口发送脚TTL电平、可以接单片机的RXD
RXD 模块串口接收脚TTL电平、可以接单片机的TXD
RST 复位、低电平有效
TO-0 用于固件烧写模式、低电平烧写模式;高电平是运行模式;
以上的六个引脚,一般工作情况下,是需要连接前四个引脚;即电源引脚与串口引脚;在对该模块进行固件烧录的时候,连接TO-0引脚;
固件烧录的时候,我在使用原子云时,可能是由于版本的问题,一直连接不上,所以进行了固件烧录,后来就连接上了。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固件烧录是对模块进行的一个更新。如果不进行固件烧录,我的旧版本,他工作就一直只能工作在AP模式下,后来固件烧录后,STC模式也就可以使用了。
是否需要进行固件烧录,取决于你的模块版本,以及他是否能正常的工作;
工作模式:
ATK-ESP8266模块共支持3种工作模式:STA、AP、STA+AP

1.1 WIFI介绍
1.2 WIFI模块(ATK-ESP8266)
1.2.1 ATK-ESP-01
1.2.2 ATK-ESP8266
1.3 AT指令简介
2 硬件搭建
2.1 固件库的烧录
2.2 环境搭建
2.3 硬件连接
3 实验测试
3.1 AP模式
3.1.1 ESP8266作为服务器
3.1.2 ESP8266作为客户端
3.2 STA模式
3.2.1 ESP8266作为服务器
3.2.2 ESP8266作为客户端
3.3 连接原子云服务器
1 WIFI模块介绍1.1 WIFI介绍
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WIFI技术,WIFI网络是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也称为:无线宽带,正常的WIFI工作范围在100m的距离,但是收到发射功率大小的影响以及环境的因素,一般情况下的室内定位范围为10m,室外为30m左右,此外,WIFI传输速率也是非常高的可达600Mb/S;
WIFI技术是一种使用电信号在无线电波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通过建立局域网,让各类设备(手机、电脑、平板等)以无线的方式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
以上介绍这些就是偏学术语的定义,大家了解即可,相信每个人对于WIFI并不陌生,而今天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如何利用WIFI模块进行数据的传输;
1.2 WIFI模块(ATK-ESP8266)1.2.1 ATK-ESP-01
ATK-ESP-01 Wi-Fi 模块是由广州市星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该模块核心处理器 ESP8266 在较小尺寸封装中集成了业界领先的 Tensilica L106 超低功 耗 32 位微型 MCU,带有 16 位精简模式,主频支持 80MHz 和 160MHz,支持 RTOS, 集成 Wi-Fi MAC/BB/RF/PA/LNA 。
外观尺寸:

这也就是正点原子的研发的一款基础WIFI模块,但是由于这款模块引脚较多,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我们一般都是直接使用的是,由正点原子搭载好的一款UART-WIFI(串口-无线)模块—ATK-ESP8266-串口转WIFI模块。
该模块是正点原子推出的一款高性能 UART-WIFI(串口-无线)模块,其搭载了正点原子公司自主研发的 ATK-ESP-01 模块,也就是说****ATK-ESP8266****是在ATK-ESP-01 Wi-Fi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便于用户直接使用。
1.2.2 ATK-ESP8266
后面我们就只介绍ATK-ESP8266这一模块,对于核心模块ESP-01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我使用的这款ATK-ESP-8266串口转WIFI模块,并非是最新版本的模块 ,大家可以看见上面写的是V1.3版本,现在最新版本应该已经到2.多以上了,然而我使用的时候,是按照新版本的步骤进行设置,这也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大家在使用时,一定一定要看看自己的版本号,一般情况下,新版本的问题能少一点。我也会把我后面的旧版本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给大家。
该模块的一个引脚及其功能的介绍:
VCC 电源3.3-5V
GND 电源地
TXD 模块串口发送脚TTL电平、可以接单片机的RXD
RXD 模块串口接收脚TTL电平、可以接单片机的TXD
RST 复位、低电平有效
TO-0 用于固件烧写模式、低电平烧写模式;高电平是运行模式;
以上的六个引脚,一般工作情况下,是需要连接前四个引脚;即电源引脚与串口引脚;在对该模块进行固件烧录的时候,连接TO-0引脚;
固件烧录的时候,我在使用原子云时,可能是由于版本的问题,一直连接不上,所以进行了固件烧录,后来就连接上了。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固件烧录是对模块进行的一个更新。如果不进行固件烧录,我的旧版本,他工作就一直只能工作在AP模式下,后来固件烧录后,STC模式也就可以使用了。
是否需要进行固件烧录,取决于你的模块版本,以及他是否能正常的工作;
工作模式:
ATK-ESP8266模块共支持3种工作模式:STA、AP、STA+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