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何曾分明?
24. 9. 7
李俊华
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知道了“泾渭分明”这个典故源头的发生地在陕西了。然也只是模糊知道大概在西安附近的泾阳一带。直到这几天想去那里游览、无意间看导航,才知道,这个泾渭分明的景点原来在高陵区。且交通也还便捷,于是遂决定今天就去。
今年的秋老虎有点儿嚣张,刚刚有点儿凉意,闷热又卷土重来。一场小雨浇灭了热浪,天一晴,虎视眈眈的秋老虎又张牙舞爪了。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温35度。我有点儿犹豫。但又一想最高温度的时间在下午三、四点,心一横:那时我应该已经在返回途中了,估计热不着我!
9月7号早饭后出了门。接着地铁一号线、三号线。从三号线地铁出来,就到了保税区公交站。放眼望去,到处是高楼、在建工地。然而我心里却莫名冒出一句:一城风光,半城烂尾!然后拐个弯就看到了327路车站,上车、12站,很快到站了。
下车来,公路宽阔,绿化也很好。按导航步行1. 5公里,甩开大步,一边欣赏一边时时拍几张照片。不一会儿就看到了“泾渭分明”的巨大标志牌,标志牌四个大字旁就附注了《诗经》里的那句话“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显然,《诗经》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泾河水与浑浊的渭河水汇合在一处,清澈的水中有小沙洲。“湜湜”(读音“时时”)也是指河水清澈见底;“沚”(读音“止”)就是水中沙洲。
来到观景台,泾河、渭水交汇处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它们像交通上的三岔路口:正南方流过来的河水水面宽阔,水量较大,水面呈淡淡的青绿色,略显清澈;而近处从西面流过来的的河道显得狭窄许多,浑浊、混黄的河水静静地汨汨流淌。两条水流在三岔口汇合后,合成一股浩荡巨流向东而去,水流平和,无声地流向远方。两股河水汇合处,确实很清楚看到清浊分明,就是“泾渭分明”的发生地。
在二水汇合处的水中,有一处隐隐的类似田埂一样的波澜,显然这是泥沙的堆积而成的沙丘。它既存在于2500年前的《诗经》里,也存在于今天的泾渭分明交汇处。
然而看着看着,我似乎觉得有些不对:根据脑海里地图印记,可以肯定,南面流过来的宽阔河水是渭河;从西面、即右侧流过来的狭窄河流是泾河。《诗经》里说“泾以渭浊”,而此时,我看到的事实却分明是“渭以泾浊”!这是怎么回事?一个个问号叠印在脑际、眼前,使我有点儿恍惚。于是匆匆又拍了些照片,就找了个勉强有点儿树荫的路边坐下,快速查阅网络信息。这一看不禁豁然。原来这个2500年前就被文字记录在典籍的自然现象,在其后的岁月中,竟然是变化莫测的。也就是说,2500年前泾水清,渭水浊。但是到了唐代就有了变化,杜甫的诗里就有“浊泾清渭何当分”的质疑!到宋代亦如此。直到清代的乾隆帝竟然亲自派人去实地考察、踏勘,想看看到底谁清谁浊。
真好笑,皇帝老儿显然闲来无事,竟如此好奇。当然,想必乾隆也是被书籍记录甚至周围人完全不同的表述结果给弄糊涂了。于是皇帝恼了:派出下属官员亲自走一趟:给朕弄清楚到底哪个清,哪个浊!臣子不敢怠慢,马不停蹄在陕甘两地穿梭、查看,终于得出与《诗经》记载相同的结果!
我相信乾隆肯定龙颜大喜。但我不敢确定,皇帝会不会因此而大骂杜甫等是骗子,是分不清水清水浊的色盲!
想到此,我也笑了。
我当然相信杜甫以及历代文人史官的记载。但又不是盲目相信他们的眼睛看到的、笔下记载的,而是从简单事实看。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而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这两条河在历史长河中的含沙量都不稳定,且变化很大。据现代水利专家说,近代以来,泾河的含沙量比渭河要高出近三倍,这与自汉代以来,泾河上游战事多,养马匹多而使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泾河含沙量增加有关。而近年渭水上游治理有效,含沙量有所减少。此时是九月初,我看到了渭水清而泾水浊。然而就在今年5月,央视记者航拍记录的,还依旧是“泾以渭浊”:浑浊的渭水、清澈的泾水。也就是说,仅仅三、四个月,清浊就完全不同。何况2500年来历代诗人、学者所记呢!另外,随着经济发展、灌溉需求的扩大,渭河、泾河上游都有不同形式的水利工程修建、改建,这些都对水流、流量、含沙量产生影响。因此,众多的外部因素影响到不同河流的清与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当然,不管如何,泾渭分明是亘古不变的。变幻莫测的只是两河谁清谁浊、何时清?何时浊?继续追问还会有小概率事件,就是偶尔也有两条河清浊不分、混沌一片的时候,当然这种事较少而已。
然还有一事须分明,《诗经》记载的只有那八个字,并没有“泾渭分明”这个成语。这四字成语最早完整出现在典籍里,已经是明代冯梦龙的小说里了。
想来今天此行真是不虚:两千多年里“泾以渭浊”驾着《诗经》威名横亘历史中,而我偏偏看到了与之相反的“渭以泾浊”,且我看到的是和1300年前的大诗人杜甫相同的情景。和诗圣一样,我也用文字记载下了自己的质疑和思考!
这么一想,我还真有点儿飘飘然了......。
2024. 9. 18
2024.10.24
24. 9. 7
李俊华
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知道了“泾渭分明”这个典故源头的发生地在陕西了。然也只是模糊知道大概在西安附近的泾阳一带。直到这几天想去那里游览、无意间看导航,才知道,这个泾渭分明的景点原来在高陵区。且交通也还便捷,于是遂决定今天就去。
今年的秋老虎有点儿嚣张,刚刚有点儿凉意,闷热又卷土重来。一场小雨浇灭了热浪,天一晴,虎视眈眈的秋老虎又张牙舞爪了。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温35度。我有点儿犹豫。但又一想最高温度的时间在下午三、四点,心一横:那时我应该已经在返回途中了,估计热不着我!
9月7号早饭后出了门。接着地铁一号线、三号线。从三号线地铁出来,就到了保税区公交站。放眼望去,到处是高楼、在建工地。然而我心里却莫名冒出一句:一城风光,半城烂尾!然后拐个弯就看到了327路车站,上车、12站,很快到站了。
下车来,公路宽阔,绿化也很好。按导航步行1. 5公里,甩开大步,一边欣赏一边时时拍几张照片。不一会儿就看到了“泾渭分明”的巨大标志牌,标志牌四个大字旁就附注了《诗经》里的那句话“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显然,《诗经》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泾河水与浑浊的渭河水汇合在一处,清澈的水中有小沙洲。“湜湜”(读音“时时”)也是指河水清澈见底;“沚”(读音“止”)就是水中沙洲。
来到观景台,泾河、渭水交汇处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它们像交通上的三岔路口:正南方流过来的河水水面宽阔,水量较大,水面呈淡淡的青绿色,略显清澈;而近处从西面流过来的的河道显得狭窄许多,浑浊、混黄的河水静静地汨汨流淌。两条水流在三岔口汇合后,合成一股浩荡巨流向东而去,水流平和,无声地流向远方。两股河水汇合处,确实很清楚看到清浊分明,就是“泾渭分明”的发生地。
在二水汇合处的水中,有一处隐隐的类似田埂一样的波澜,显然这是泥沙的堆积而成的沙丘。它既存在于2500年前的《诗经》里,也存在于今天的泾渭分明交汇处。
然而看着看着,我似乎觉得有些不对:根据脑海里地图印记,可以肯定,南面流过来的宽阔河水是渭河;从西面、即右侧流过来的狭窄河流是泾河。《诗经》里说“泾以渭浊”,而此时,我看到的事实却分明是“渭以泾浊”!这是怎么回事?一个个问号叠印在脑际、眼前,使我有点儿恍惚。于是匆匆又拍了些照片,就找了个勉强有点儿树荫的路边坐下,快速查阅网络信息。这一看不禁豁然。原来这个2500年前就被文字记录在典籍的自然现象,在其后的岁月中,竟然是变化莫测的。也就是说,2500年前泾水清,渭水浊。但是到了唐代就有了变化,杜甫的诗里就有“浊泾清渭何当分”的质疑!到宋代亦如此。直到清代的乾隆帝竟然亲自派人去实地考察、踏勘,想看看到底谁清谁浊。
真好笑,皇帝老儿显然闲来无事,竟如此好奇。当然,想必乾隆也是被书籍记录甚至周围人完全不同的表述结果给弄糊涂了。于是皇帝恼了:派出下属官员亲自走一趟:给朕弄清楚到底哪个清,哪个浊!臣子不敢怠慢,马不停蹄在陕甘两地穿梭、查看,终于得出与《诗经》记载相同的结果!
我相信乾隆肯定龙颜大喜。但我不敢确定,皇帝会不会因此而大骂杜甫等是骗子,是分不清水清水浊的色盲!
想到此,我也笑了。
我当然相信杜甫以及历代文人史官的记载。但又不是盲目相信他们的眼睛看到的、笔下记载的,而是从简单事实看。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而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这两条河在历史长河中的含沙量都不稳定,且变化很大。据现代水利专家说,近代以来,泾河的含沙量比渭河要高出近三倍,这与自汉代以来,泾河上游战事多,养马匹多而使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泾河含沙量增加有关。而近年渭水上游治理有效,含沙量有所减少。此时是九月初,我看到了渭水清而泾水浊。然而就在今年5月,央视记者航拍记录的,还依旧是“泾以渭浊”:浑浊的渭水、清澈的泾水。也就是说,仅仅三、四个月,清浊就完全不同。何况2500年来历代诗人、学者所记呢!另外,随着经济发展、灌溉需求的扩大,渭河、泾河上游都有不同形式的水利工程修建、改建,这些都对水流、流量、含沙量产生影响。因此,众多的外部因素影响到不同河流的清与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当然,不管如何,泾渭分明是亘古不变的。变幻莫测的只是两河谁清谁浊、何时清?何时浊?继续追问还会有小概率事件,就是偶尔也有两条河清浊不分、混沌一片的时候,当然这种事较少而已。
然还有一事须分明,《诗经》记载的只有那八个字,并没有“泾渭分明”这个成语。这四字成语最早完整出现在典籍里,已经是明代冯梦龙的小说里了。
想来今天此行真是不虚:两千多年里“泾以渭浊”驾着《诗经》威名横亘历史中,而我偏偏看到了与之相反的“渭以泾浊”,且我看到的是和1300年前的大诗人杜甫相同的情景。和诗圣一样,我也用文字记载下了自己的质疑和思考!
这么一想,我还真有点儿飘飘然了......。
2024. 9. 18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