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关注:149贴子:2,388
  • 0回复贴,共1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4.1~4.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应用场景:
当需要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时。
当需要使用一些已经存在的类,而这些类的接口与当前系统不兼容时。
在使用第三方库或框架时,其提供的接口与项目中的接口不一致,可以通过适配器模式进行转换。
优点:
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使得系统更加容易维护和升级。
使得原本不能一起工作的类能够协同工作。
缺点: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因为需要引入额外的适配器类。
如果过度使用适配器模式,可能会导致系统变得难以理解和维护。
桥梁模式(Bridge Pattern)
应用场景:
当一个类存在两个或多个独立变化的维度时。
当不希望因为某个维度的变化而影响到另一个维度的设计时。
在实现抽象和具体类的分离时,可以使用桥梁模式。
优点:
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因为可以在不修改抽象类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具体实现。
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因为抽象和具体实现之间是通过接口进行通信的。
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可以轻松地更换具体实现。
缺点: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因为需要引入额外的抽象层和接口。
如果设计不当,可能会导致系统变得难以理解和维护。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应用场景:
当需要表示对象的部分-整体层次结构时。
当希望客户端能够忽略组合对象与单个对象的差异,以统一的方式处理它们时。
在需要构建复杂的树形结构时,可以使用组合模式。
优点:
使得客户端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处理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
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因为可以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增加新的组件。
简化了客户端代码,因为客户端不需要区分处理的是单个对象还是组合对象。
缺点:
在设计组合对象时,需要仔细考虑接口的设计,以确保其能够正确地表示部分-整体的关系。
如果组合结构过于复杂,可能会导致系统变得难以理解和维护。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
应用场景:
当需要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时。
当这些额外的职责不能通过继承的方式来实现时(因为继承会导致类的爆炸)。
在需要扩展一个类的功能时,可以使用装饰者模式。
优点:
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因为可以在不修改原有类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功能。
避免了类的爆炸,因为不需要为每一个功能都创建一个子类。
使得系统更加容易理解和维护,因为装饰者和被装饰者之间是通过组合关系来连接的。
缺点: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因为需要引入额外的装饰者类。
如果过度使用装饰者模式,可能会导致系统变得难以理解和维护。


IP属地:北京1楼2024-09-27 17: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