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049贴子:2,981,949
  • 1回复贴,共1

【论道】更加准确的翻译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章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本校订今本)
———
(今本,个别有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本)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
翻译
——————
道,可以被描述出来,但往往不是亘古不变的道。因为大道会变化万千,演变出无数的道。
名,人们可以去命名事物的称呼,但是往往不是亘古不变的名。因为人们对事物认识越来越多,名称也越来越多。
事物没有名字的时候,那是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对其一无所知。
当人们认识到这个事物后,就给这个事物命名,这是万物存在于人们眼前的开始,这很像刚从母体孕育出来一样。
所以,人们常常不带自己的主观想法(不影响事物),去客观的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
又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想法出发(影响事物),再观察事物所表现出的回应。这两种方法,都是出自自己,只是名称不一样。这种玄中又有玄的方法,是观察事物奥妙的门径。
——————
讲解
——————
(1)道
的甲骨文道,甲骨文,一个人走在大道上,大道是唯一的,直直的,大道”又正又直”,两边都有很多”岔道,旁门左道,小道”。
(2)常道和非常道
《荀子·天论》”政有常道,法有恒训”。
常,就是恒的意思。
道,是有常道和非常道之分。常道,是始终不变的。“人饿了要吃食物”这个道理,千万年都不变。这就是常道。
而非常道呢?“人要饿了要吃食物”,但是,吃什么食物呢?有的人吃面包,有的人吃馒头,有的人吃面,有的人吃米饭…………这选择就多了。
而选择吃面的人,它又可以选择吃牛肉面,也可以吃拉面,也可以吃干面,也可以吃方便面………这选择就更多了。
而选择吃牛肉面的,可以吃不辣的牛肉面,也可以吃辣的,也可以放点糖,也可以放点盐…………
……………
如此下去,是不是大道变化万千,从简单化繁。这些就是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先天之道和后天之道
《中庸》说过: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
”人要排泄”,“人要吃食物”,“人要睡觉”………这个是先天之性,依着这个先天之性来,就是先天之道,这恒古不变的。
至于,你怎么排泄,你到别人家门口,在自家厕所,还是野外………甚至可以从楼上把粪便往楼下扔到别人头上………那这些对个人来说,选择就多了,都是后天之道。
———
后天之道,这么多,在社会里面,也不能让人们随心所欲,这个就需要”教化”了。
让人们知道,这个“排泄”也是有对有错的。你不能排到别人家门口,也不能从楼上把粪便扔下去到别人头上。这太没素质,太没教养了。
———
“教化”就让人们有素质,有教养。做一个文明人。
———
先天之道,是天地之间唯一的,不会变的,这个是恒道,是天道。只有后天之道,也就是”非常道”才是变化多端的。
———
(4)噭
这个字,指的是动物发出的声音,呼叫,鸣叫。
———
人们观察事物,首先是不要去影响事物,客观观察它。然后,是有目标的,带自己想法,去影响事物,做各种试验,看看事物的反应情况。这就是客观和主观,也是老子说的有和无的方法。
——————
引申出的道理
——————
欲,是想法的意思。
人的欲望,就是人的想法和愿望。
人也不可能没有欲望,吃喝拉撒,都是欲望。
古人只是反对纵欲,从来没说过人不能有欲望。
不然,人怎么活。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25 19:54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25 2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