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儒家思想吧 关注:1贴子:18
  • 0回复贴,共1

论语第一章学而第四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的学生)有若说:“一般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不会去冒犯上级。不冒犯上级又去背叛上级作乱的人,从来没有过。(所以),君子应该抓住事物的根本,这样才会有大道产生。(而)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啊。”以下是对这段话的精讲:“孝弟”:“孝”指孝顺父母,“弟”同“悌”,指敬爱兄长。孝悌是古代家庭伦理中的核心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兄长的尊重。“犯上”:冒犯上级或长辈。“鲜矣”:很少见。“作乱”:指背叛、造反,做出扰乱社会秩序或破坏稳定的行为。君子务本: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情。这里的“本”可以理解为基础、本质或根源。本立而道生:确立了根本,大道就会产生。“道”在儒家思想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包括道德准则、为人处世的方法、社会的和谐与秩序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了孝悌是“仁”的根本。“仁”是孔子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爱人”,即把人当作人,尊重和关爱他人。而孝悌是从家庭关系中开始培养的,一个人如果能在家庭中做到孝悌,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敬爱,那么就有可能将这种情感和行为推广到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中,从而实现“仁”。这段话的大背景是针对古代君王和贵族而言。在商周分封世袭制度下,家庭尊卑分明,如果父亲世袭了王位或爵位,那他便是家庭或领地的绝对权威,嫡长子(哥哥)作为唯一合法继承人,也有次级的权威性。所以,孝顺父母、尊重兄长,不产生僭越行为和非分之想,就不会有犯上作乱的叛乱,天下也就太平了。在当今社会,我们对孝悌的理解可以有所发展和变化。孝悌不再局限于古代那种严格的等级观念和无条件的顺从,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和关爱基础上的。孝顺父母应包括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在精神上尊重和满足他们;敬爱兄长则体现在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和谐相处。同时,将这种家庭中的孝悌之情扩展到社会中,就是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友善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基础。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培养孝悌的品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一个懂得孝悌的人,往往更能理解责任、尊重和感恩的重要性,也更有可能在其他方面遵循道德规范,做到自律和有爱心。而从社会层面来说,倡导孝悌观念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大多数人都能在家庭和社会中践行孝悌之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社会矛盾也会相应减少。总之,虽然时代在变化,但孝悌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家庭关系,关爱家人,同时将这种关爱推广到他人身上,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12 17: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