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教学,有一个自己的特点,不像西方的教学,也不像汉代以后的教学。“教”和“学”,在古代都是把易学天地自然变化之道作为重点,告诉人们去学习,告诉孩子们学习。 像“教”字甲骨文字形里,右侧一个小孩子的“子”,头顶上有一个“爻”,“爻”就是道的变化规律。中国汉字的“教”与“学”甲骨文字形中都含有“爻”,“教”与“学”的内容都是教人认识天道的自然规律的互易变化。到了汉代以后,“教”字的甲骨文象意被改成了“孝”,文化教育变成以“孝”道为主的教育。而在汉代以前,“教”的内容全部都是教孩子们认识道的变化,认识德的能量互易变化。“学”字,在汉代的时候没有发生变化,中间还是两个人共同地切磋,研究天道自然规律和能量的升降变化以及体内的互化、互易等等。这是“教学”二字的内涵特点。 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如何掌握中国的治理学,应该从哪儿入门。从易学入门,从老子五千言入门,就能够逐步地深入进去,全面地掌握它。这些学问,可以说都是超越西方左脑思维所诞生出来的智能科学认知的,是将自己的左脑和右脑联系起来整体认知的结果。 ——摘自《德道行天下》2011年第一册第97页。至诚感恩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