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极拳一招会了差不多也就都会了。比如,杨氏揽雀尾这一招,包括太极的掤捋挤按四个劲,仅这一招就够用了。
2. 用意不用力这一说好像有问题。太极拳行架过程中固然要用意,但始终要裹挟着劲道,如果肢体不用力地轻轻划过,是练不出来功夫的。
3. 必须把肩和胯练松开。腰胯是机枢,胯不松不能体会上下相随,自然不能周身一家,劲也传不上来;肩不松体会不了两膊相系,故不能背发劲。
4. 虚领顶劲很重要,凡是上行的动作,需要头顶领劲;下行的动作,意在腰胯,由腰胯引领。
5. 打拳慢是功夫的体现,因为一般人动作一慢,就容易松懈,而有功夫的人才能做到慢而不懈,始终不散乱。
6. 太极十年不出门,拳是熬出来的,即便有明师指导,短期内练成成手的人(那一定是有相当武术功底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7. 不要怀疑太极拳的养生和技击功用,功夫不到就不会有实力,任你是名门正宗嫡传,也不过是插标卖首的牺牲品。
2. 用意不用力这一说好像有问题。太极拳行架过程中固然要用意,但始终要裹挟着劲道,如果肢体不用力地轻轻划过,是练不出来功夫的。
3. 必须把肩和胯练松开。腰胯是机枢,胯不松不能体会上下相随,自然不能周身一家,劲也传不上来;肩不松体会不了两膊相系,故不能背发劲。
4. 虚领顶劲很重要,凡是上行的动作,需要头顶领劲;下行的动作,意在腰胯,由腰胯引领。
5. 打拳慢是功夫的体现,因为一般人动作一慢,就容易松懈,而有功夫的人才能做到慢而不懈,始终不散乱。
6. 太极十年不出门,拳是熬出来的,即便有明师指导,短期内练成成手的人(那一定是有相当武术功底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7. 不要怀疑太极拳的养生和技击功用,功夫不到就不会有实力,任你是名门正宗嫡传,也不过是插标卖首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