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3,743贴子:73,807,366

日本为什么要和美国开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众所周知的原因是本子被老美制裁和石油断供,看似是本子不得不开战。
那么,就算本子能在太平洋上击败美国,难道他们就能马上获得大量石油资源以解燃眉之急了吗?还是说他们觉得有把握能一鼓作气打到老美本土?
那么既然都不能得偿所愿,本子为什么还要选择开战费力不讨好,毕竟美国短时间内也不会主动下场来打本子。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19 15:16回复
    日本海军部一直吹,说什么西太平洋已经包下的大话,裕仁脑袋一热就开打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8-19 15:25
    回复
      因为马鹿(确信)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8-19 15:27
      回复
        日本打到南洋已经和美国有一定接触了,更多的是赌国运+以战养战,能把美国打趴一年就算争取亚洲战场的时间,不过相比当年诺门坎的快速伤痛,夏威夷反馈的伤害倒是一直到今天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8-19 15:30
        回复
          能解气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19 15:32
          回复
            因为他们有好多大区航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8-19 16:42
            回复
              山本五十六的目的是以战促和,逼米帝继续贸易(当然,这是立本自己的一厢情愿)。
              米帝:大家都是帝国主义,只有不死不休


              IP属地:广西8楼2024-08-19 16:50
              收起回复
                不管别的,美国的手触及到大洋洲,卡日本的资源脖子,那日美的战争只是时间问题。美国也清楚,所以太夏威夷建军港,还演习了一次日本进攻夏威夷岛,然后演习方案日本采用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8-19 16:52
                回复
                  买本服部卓四郎的书看看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8-19 16:54
                  回复
                    感觉是以己度人,喜欢搞决战一次性消灭阿美瑞卡舰队促使其放弃太平洋,以为对面和自己一样一下子造不出那么多船,结果被阿美瑞卡产力完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8-19 16:58
                    回复
                      主要的油田在印尼,所以实际上日本真正需要打破的是荷兰的贸易封锁,但想一下都知道荷兰在战略上已经是第二甚至第三梯队了,包括封锁都是当英米的跟班,并且由于欧洲态势的关系,荷英此时在战略上已不可分,不存在打荷而不打英的情况(何况英国已经展示了更多积极的战略敌视行为),那么同样容易推得,在亚洲问题上,英米同样这样的关系。因此实际上荷-英-米在战略上是连环套的概念,想攻其一而撇开其它本身就不现实。从军事战略上则更加危险,如果只打英荷而不打米,那么米属菲律宾会刚好处在战略南下的一侧,军事上的主动权将完全交与敌手。因此,同时打英米荷在战略上可以理解,并且对于印尼油田的接收可以不需要彻底击败米帝便可完成。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8-19 17:03
                      收起回复
                        简单来说,它自己提出的那个经济圈把它给玩进去了,不得不开战。
                        那个东亚圈圈看似美好,在前期为本子很是提供了不少原料,但细究就会发现:里面只有它一个工业国需要原料,同时,里面也只有它需要倾销制成品。
                        首先,本子本身就没有完成彻底的工业化,不说产业转移,它还在需要把原料拉回本土工厂的阶段。制成品更是少得可怜,仅有几种轻工业,还不能全国供应。
                        其次,本子的工业实力根本消耗不完东南亚的原料,在战前甚至就已经直接将原料转卖给美国了。开战后原料更是大量堆积,从40年到44年,本子进口的原料总值竟然是逐年减少的,只有石油的需求量勉强和产量持平。当时东南亚的橡胶产量占全世界的76%,而1942年本子的需求量仅占其中的3%,这还是开战前夕产量的峰值。
                        过剩的原料生产导致了经济崩溃,为了掩盖自己侵略掠夺的本质,本子一开始以“殖民解放者”的形象自居,在东南亚大兴产业,大搞开发。然而套用最基础的经济理论——“三驾马车”,日本消化不了原料,出口马车完蛋,出口完蛋让投资亏损,投资马车也完蛋,为了掩盖自己的掠夺事实,日本在当地大量印钞维持生产,通货膨胀自然来了,那么消费马车也完蛋了。当地人民最终发现了日本的经济压迫和资源掠夺,拒绝合作并奋起反抗,于是原料生产索性也停了。
                        总结一下就是:一开始本子吞下了巨量原料,但其制成品的效率跟不上它占领地区的原料生产速度,同时占领地区经济落后不具备消耗它制成品的条件,只能靠出口给美国。同时本子不能关停原料生产,因为它是靠“殖民解放者”的形象骗来的占领区,停了大家没收入。于是本子在占领区大规模印钞购买原料,通胀飙升,经济完蛋,本地人反应过来,奋起反抗,原料产地最终还是停产。国内缺乏原料,经济进一步完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8-19 17:19
                        收起回复
                          一方面是原材料,一方面是内宣美国人都是少爷兵自己把自己都骗了,再一方面松井和苏联签了互不侵犯也是一大助力,让日美媾和的协议再次被推翻日本人得寸进尺彻底惹恼了罗斯福


                          IP属地:甘肃14楼2024-08-19 17:24
                          回复
                            一、当时英美对日本贸易封锁,切断了很多战略资源来源,美国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触动了日本法西斯的核心利益;
                            二,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就盛行军事冒险,很多关口都是莽一波,收获颇丰,形成了路径依赖
                            三,常年的排外宣传最终把法西斯势力自己也给洗脑了,当时的法西斯高层从小就接受宣传,欧美人贪生怕死,只要打疼他们,他们便不敢与日本为敌
                            四、德国在欧洲的表现太逆天了,在德国ko法国、席卷东欧后,日本人还幻想德国可以双杀英苏,届时美国独木难支,断然不敢对抗日德意轴心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08-19 17:27
                            回复
                              美弟的战术一直是这样的:他想得到A的土地和B的房子,于是挑拔A和B打架,为了让他们打起来,利用A和B的矛盾,并且给A提供钱和武器。A得到钱和武器,顿的觉得底气大壮,立刻攻击B,B被打断了三条腿,眼看被打死了。这时美对B说,把房子给我,我替你消灭A。于是美帝把打架打的筋疲力尽的A又揍了一遍,说我这是为B复仇,把土地给我,我给你和B劝和。美国一直就用这办法,把蓝星各国耍了个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8-19 17: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