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孙志刚被任命为贵州省委副书记,随即上升为副省长、代省长,并在次年1月当选为省长,标志着其在贵州的执政之路正式开启。
履新之际,孙志刚曾明确表示:“从今以后,我作为贵州人民的一员,必将全身心地融入贵州,为贵州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时,孙志刚已年满62岁,这是正部级官员通常选择退居二线的年龄,但他却得到进一步重用,这一举动在外界看来,不仅打破了用人惯例,更体现了上层“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思维。
随后,他展开了所谓的“玉米革命”。事实上,早在2018年之前,全国范围内已通过市场引导和资金补贴等措施,适度减小玉米种植面积。2015年,原农业部发布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到至2020年,“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要稳定在1亿亩,较当前减少超过5000万亩。
当时,贵州官方的宣传表态认为,玉米是一种低效作物,农民种植一亩玉米的收益约为600元,而若改种蔬菜、水果及药材等其他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收入能够提升至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此外,有研究机构还指出,种植玉米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对贵州的生态发展构成威胁。
然而,贵州农民种植玉米的传统历史悠久,已延续了400年。历史资料显示,清初起,贵州省便开始了玉米栽培,到了乾隆年间,种植面积迅速发展,至民国时期,玉米已成为该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贵州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宜种植玉米,农民自身也有种植意愿,这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多是自给自足的需求。农民在家中种点玉米,既可供自家食用,也能饲养猪、鸡等,形成自给自足的循环。”贵州省一位玉米研究专家向界面新闻表示,官方宣称玉米产值低,其实是因为未与养殖业结合,在实际生产中,其价值远不止于表面。可在行政命令的宣传下,人们更关注玉米种植的弊端,忽视了其在生产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粮食角色。
2018年,贵州省仍然有280万农村贫困人口,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被视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产业扶贫的现实需求。孙志刚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传统的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及脱贫攻坚的进程。
然而,尽管有计划,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细水长流式引导效果并不明显。根据贵州日报的报道,201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针对玉米调减做出了专门安排,但在一年之后,仅减了37.57万亩。
孙志刚接任省委书记的半年后,2018年1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打赢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攻坚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强调,争取将旱地基本农田全部改种经济作物,彻底改变种玉米的传统习惯。
贵州省在政策上提出各地应按照“15度以下的耕地主要改种蔬菜、食用菌、草本中药材等高效作物;15到25度坡耕地主要改种蔬菜、木本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等;25度以上坡耕旱地则应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并优先发展经果林,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路,进一步推动玉米种植的调整和替代作物的布局。
在2018年3月8日召开的一次全国大会上,贵州代表团开放日上,孙志刚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面临着紧迫的时间、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形势,若无超常举措,难以见效,因此,“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以振兴农村经济”。
“这场革命是‘逼’出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传统的低效粗放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尽管我们一直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然而成效不大,进展缓慢。”在2019年8月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孙志刚这样表达。
2018年3月底,在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指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贵州省委从全局出发所做出的战略安排,2018年将玉米种植面积从1100万亩调减至600万亩已成为全省必须完成的战略任务。
各项措施的推行传统农业和农村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标志着贵州在经济转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坚决尝试与探索。随着新政策的逐步落实,贵州省的农业生产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力求通过科学的方式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脱贫目标的顺利达成。
履新之际,孙志刚曾明确表示:“从今以后,我作为贵州人民的一员,必将全身心地融入贵州,为贵州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时,孙志刚已年满62岁,这是正部级官员通常选择退居二线的年龄,但他却得到进一步重用,这一举动在外界看来,不仅打破了用人惯例,更体现了上层“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思维。
随后,他展开了所谓的“玉米革命”。事实上,早在2018年之前,全国范围内已通过市场引导和资金补贴等措施,适度减小玉米种植面积。2015年,原农业部发布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到至2020年,“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要稳定在1亿亩,较当前减少超过5000万亩。
当时,贵州官方的宣传表态认为,玉米是一种低效作物,农民种植一亩玉米的收益约为600元,而若改种蔬菜、水果及药材等其他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收入能够提升至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此外,有研究机构还指出,种植玉米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对贵州的生态发展构成威胁。
然而,贵州农民种植玉米的传统历史悠久,已延续了400年。历史资料显示,清初起,贵州省便开始了玉米栽培,到了乾隆年间,种植面积迅速发展,至民国时期,玉米已成为该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贵州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宜种植玉米,农民自身也有种植意愿,这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多是自给自足的需求。农民在家中种点玉米,既可供自家食用,也能饲养猪、鸡等,形成自给自足的循环。”贵州省一位玉米研究专家向界面新闻表示,官方宣称玉米产值低,其实是因为未与养殖业结合,在实际生产中,其价值远不止于表面。可在行政命令的宣传下,人们更关注玉米种植的弊端,忽视了其在生产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粮食角色。
2018年,贵州省仍然有280万农村贫困人口,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被视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产业扶贫的现实需求。孙志刚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传统的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及脱贫攻坚的进程。
然而,尽管有计划,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细水长流式引导效果并不明显。根据贵州日报的报道,201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针对玉米调减做出了专门安排,但在一年之后,仅减了37.57万亩。
孙志刚接任省委书记的半年后,2018年1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打赢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攻坚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强调,争取将旱地基本农田全部改种经济作物,彻底改变种玉米的传统习惯。
贵州省在政策上提出各地应按照“15度以下的耕地主要改种蔬菜、食用菌、草本中药材等高效作物;15到25度坡耕地主要改种蔬菜、木本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等;25度以上坡耕旱地则应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并优先发展经果林,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路,进一步推动玉米种植的调整和替代作物的布局。
在2018年3月8日召开的一次全国大会上,贵州代表团开放日上,孙志刚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面临着紧迫的时间、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形势,若无超常举措,难以见效,因此,“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以振兴农村经济”。
“这场革命是‘逼’出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传统的低效粗放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尽管我们一直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然而成效不大,进展缓慢。”在2019年8月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孙志刚这样表达。
2018年3月底,在政协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指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贵州省委从全局出发所做出的战略安排,2018年将玉米种植面积从1100万亩调减至600万亩已成为全省必须完成的战略任务。
各项措施的推行传统农业和农村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标志着贵州在经济转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坚决尝试与探索。随着新政策的逐步落实,贵州省的农业生产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力求通过科学的方式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脱贫目标的顺利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