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找乐一点,怎么云看车架指标。
看最后的图。从上往下从左往右
Effective Top Tube 有效上管长度,虚拟值。以前钢架车是水平车架,上管是水平管。现在都是压缩车架和斜管,虚拟的有效长度替代,这个是车架大小的一个指标。实际算的时候还要加上把立等部件的长度。
Reach 伸长量,虚拟值。公路车用的多,五通前到头管的虚拟上管长度,不同尺码公路车之间比大小用这个。主要是公路车座管角度变化比较小,都是71度左右。五通后的有效长度影响小,比五通前的长度就可以。如果是座管角度差异较大的不同车架比大小,要看Effective Top Tube,因为座管角度不一样,五通后长度差别大可能影响到一个尺码。
Actual Top Tube 上管长度,实际值。以前水平车架看大小看这个就可以,现在都是压缩车架,这个数看看就行了。
Seat Tube C-C/C-T 座管长度虚拟值和实际值。实际值就是总长,虚拟值是五通到接上管的位置长度,这两个值差距是手画车架图算自己骑多大车的时候用,自己画的时候注意一下,上管画到C-T就画不准了。有的车架CT和CC差别较大,换升降座管的时候算错了可能就影响升降座管长度选择导致不合适。以前水平架的车码大小指标,座管角度都差不多看这个和水平管长度就可以看大小了。这个和实际使用的座垫高度也有一点点关系。
Seat Tube Effective 上管虚拟长度。五通到上面ETT的长度,对应以前水平架的座管C-T。
BB Drop BB下沉量。影响车架和牙盘离地距离和重心高度,公路车是60到70左右,五通离地更低,山地车五通离地更高。实际算的时候还要算上打气后的车胎高度和牙盘大小,得出牙盘离地距离。BB Drop低会增加稳定性。换不同长度前叉会影响,不过很少。
Chainstay 后下叉长度,五通到后轴距离。长短影响“踩踏发力”和车的灵活性,越短越灵活发力越直接,越长越稳。还有计算链条总长度的公式。
Head Tube 头管长度。影响Stack,堆高不够腰受不了。买二手前叉的时候要看够不够长。
Stack 堆高,虚拟值。五通到头管中心延长线的垂线。堆高不够腰受不了,调整是加垫圈抬升把立。公路车和压马路的车看大小的指标。这个比看Seat Tube准一点。低Stack更“气动”。山地车和前叉长度、行程和SAG有关系,不仔细写了。
Fork Length/Axle to Crown 前叉长度,有的缩写是CL。影响胎容、堆高、头管角度和Trail拖曳距离,换叉的时候注意一下。
Rake/Offset 偏移,前叉设计的实际值。
Trail 拖曳距,虚拟值。这两个前叉指标是影响“前轮操控性”,越小越灵活,越大越稳。拖曳距和Head Angle有关系,换叉之后长度不一样会有影响,换短叉会缩短Trail,不会影响Offset。
Front Centre 和用什么前叉有关系,一般也不标。
Wheelbase 前后轮轴距。越大越稳,越小越灵活,影响转弯半径。和Chainstay共同作用。
双三角车架比较重要的两个角度。
Seat Angle和Head Angle 座管角度和头管角度。
头管越大越“立”、“陡”,越小越“趴”,比如71度是立,65度是趴。头管角度会影响前叉的转向操控灵活性和Trail拖曳距。“立”“陡”转向更灵活,“趴”更稳。头管角度非要简单说,越“立”适合压马路,转向灵活。越“趴”适合高操控高稳定性的场景。公路车比山地“立”,注重下坡的车比注重上坡的车“趴”。换长短不同的硬叉会影响头管角度和Trail。
座管角度和车型有关,平衡前后轮重量分配、车重心和骑乘动作,比如要臀部离开坐垫前后上下动,要给臀部往后运动留出空间会更大的座管角度。座管角度同时影响骑乘座舱大小,也就是前面说的ETT。座管角度差异较大的车不能直接比Reach来判断车大小。
前面说的“稳定”和“灵活”比较主观,不同车架部位的“稳定”和“灵活”感受的也不太一样,骑几台差异较大的车可以感觉出来。实际还是在“稳定”和“灵活”之间互相妥协。个人感受是“灵活”是车手主动操控车架反应灵敏,“稳定”是车架被外部因素干扰受到回馈和影响较少。比如“灵活”,转龙头转向反应轻快,“稳定”,压到石子石块影响较少。
根据自己需要选车架。
看最后的图。从上往下从左往右
Effective Top Tube 有效上管长度,虚拟值。以前钢架车是水平车架,上管是水平管。现在都是压缩车架和斜管,虚拟的有效长度替代,这个是车架大小的一个指标。实际算的时候还要加上把立等部件的长度。
Reach 伸长量,虚拟值。公路车用的多,五通前到头管的虚拟上管长度,不同尺码公路车之间比大小用这个。主要是公路车座管角度变化比较小,都是71度左右。五通后的有效长度影响小,比五通前的长度就可以。如果是座管角度差异较大的不同车架比大小,要看Effective Top Tube,因为座管角度不一样,五通后长度差别大可能影响到一个尺码。
Actual Top Tube 上管长度,实际值。以前水平车架看大小看这个就可以,现在都是压缩车架,这个数看看就行了。
Seat Tube C-C/C-T 座管长度虚拟值和实际值。实际值就是总长,虚拟值是五通到接上管的位置长度,这两个值差距是手画车架图算自己骑多大车的时候用,自己画的时候注意一下,上管画到C-T就画不准了。有的车架CT和CC差别较大,换升降座管的时候算错了可能就影响升降座管长度选择导致不合适。以前水平架的车码大小指标,座管角度都差不多看这个和水平管长度就可以看大小了。这个和实际使用的座垫高度也有一点点关系。
Seat Tube Effective 上管虚拟长度。五通到上面ETT的长度,对应以前水平架的座管C-T。
BB Drop BB下沉量。影响车架和牙盘离地距离和重心高度,公路车是60到70左右,五通离地更低,山地车五通离地更高。实际算的时候还要算上打气后的车胎高度和牙盘大小,得出牙盘离地距离。BB Drop低会增加稳定性。换不同长度前叉会影响,不过很少。
Chainstay 后下叉长度,五通到后轴距离。长短影响“踩踏发力”和车的灵活性,越短越灵活发力越直接,越长越稳。还有计算链条总长度的公式。
Head Tube 头管长度。影响Stack,堆高不够腰受不了。买二手前叉的时候要看够不够长。
Stack 堆高,虚拟值。五通到头管中心延长线的垂线。堆高不够腰受不了,调整是加垫圈抬升把立。公路车和压马路的车看大小的指标。这个比看Seat Tube准一点。低Stack更“气动”。山地车和前叉长度、行程和SAG有关系,不仔细写了。
Fork Length/Axle to Crown 前叉长度,有的缩写是CL。影响胎容、堆高、头管角度和Trail拖曳距离,换叉的时候注意一下。
Rake/Offset 偏移,前叉设计的实际值。
Trail 拖曳距,虚拟值。这两个前叉指标是影响“前轮操控性”,越小越灵活,越大越稳。拖曳距和Head Angle有关系,换叉之后长度不一样会有影响,换短叉会缩短Trail,不会影响Offset。
Front Centre 和用什么前叉有关系,一般也不标。
Wheelbase 前后轮轴距。越大越稳,越小越灵活,影响转弯半径。和Chainstay共同作用。
双三角车架比较重要的两个角度。
Seat Angle和Head Angle 座管角度和头管角度。
头管越大越“立”、“陡”,越小越“趴”,比如71度是立,65度是趴。头管角度会影响前叉的转向操控灵活性和Trail拖曳距。“立”“陡”转向更灵活,“趴”更稳。头管角度非要简单说,越“立”适合压马路,转向灵活。越“趴”适合高操控高稳定性的场景。公路车比山地“立”,注重下坡的车比注重上坡的车“趴”。换长短不同的硬叉会影响头管角度和Trail。
座管角度和车型有关,平衡前后轮重量分配、车重心和骑乘动作,比如要臀部离开坐垫前后上下动,要给臀部往后运动留出空间会更大的座管角度。座管角度同时影响骑乘座舱大小,也就是前面说的ETT。座管角度差异较大的车不能直接比Reach来判断车大小。
前面说的“稳定”和“灵活”比较主观,不同车架部位的“稳定”和“灵活”感受的也不太一样,骑几台差异较大的车可以感觉出来。实际还是在“稳定”和“灵活”之间互相妥协。个人感受是“灵活”是车手主动操控车架反应灵敏,“稳定”是车架被外部因素干扰受到回馈和影响较少。比如“灵活”,转龙头转向反应轻快,“稳定”,压到石子石块影响较少。
根据自己需要选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