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子由于时间过于久远,而且没有直接的DNA证据或现场目击,目前只能依靠推测。之所以在拥有这么多份口供,嫌疑人认罪的不能再认罪的情况下被翻案,主要就是因为本案动机不明,作案手法过于理想化,操作难度过大,不合理之处过多,口供本身就存在大量问题。单单一个程序不正义,证据不足,说实话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是不足以翻案的,更何况是十几年前的案件。因此我认为这案子的讨论方向,是寻找一个动机更加充分,作案时间更充裕,行为更加异常,不在场证明不明确或者干脆就没有的人。
疑点一:过于紧张的时间窗口。无论是警方的判断方向,还是各相关人员的供述,高婷当日未参加晨跑,从三楼荒厕前路过并遇到张志超纯属偶然,张与高也是无怨无仇。张志超并非经过详细计划的谋杀,那么他在走廊偶遇高婷后,迅速打定了主意要QJ杀人,随后他从背后袭击了高婷,将人拖入了荒厕,并一边扒高婷裤子,一边掐高的脖子,然后在听到隔壁的动静后,迅速杀死高,并出来遮掩过去。然后他取得王的帮助,王也同意为张隐藏凶案,他到楼下买锁,随后锁上了荒厕的门。整个过程不超过15分钟,整个流程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张和王两人的动机过于不可理喻,警方设想中的张的手法过于理想化。只怕白银案的高承勇见了都得直呼内行。
疑点二:王绪波和杨同振的供述。二人声称听到惨叫声后立即走出寝室,并在荒厕门口见到了张志超和王广超二人。警方据此认定两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是从这份口供可知,二人听到高婷的叫声时高婷并未死亡,如果张志超是凶手,那么在王、杨走出寝室的二分钟内,张要同时完成在走廊掐晕高婷,拖入荒厕,随后走出荒厕,关上门,在门外拦停王、杨二人,并且神色自若地半开玩笑地蒙混过关,还和对方谈笑风生。随后立刻下楼买锁,并遇到王广超,迅速取得对方理解,让对方帮忙把风。然后张回来锁上门,和王广超解释,并通过PUA让王帮忙保守秘密,然后在众同学回来前回到教室参加自习,从而不引起同学的怀疑。
有人会说让一个人窒息死亡,理论上只需要数十秒。但张志超并非经过训练的职业杀手,也不是多次犯案的连环杀手,经验和手法都不支持张有能力做到这些。所以其实王、杨的这份证言,其实并非证明张是杀人凶手,而是恰恰证明了张并非凶嫌。
疑点三:班主任在高婷无故缺席一整天,都不曾通知家长,甚至当天晚上还失联,电话不接,直到第二天才出现在学校,之后他的言论,将警方寻找高婷的方向引导向了校外。这一切真的就只是由于过失和猜测错误吗?
疑点一:过于紧张的时间窗口。无论是警方的判断方向,还是各相关人员的供述,高婷当日未参加晨跑,从三楼荒厕前路过并遇到张志超纯属偶然,张与高也是无怨无仇。张志超并非经过详细计划的谋杀,那么他在走廊偶遇高婷后,迅速打定了主意要QJ杀人,随后他从背后袭击了高婷,将人拖入了荒厕,并一边扒高婷裤子,一边掐高的脖子,然后在听到隔壁的动静后,迅速杀死高,并出来遮掩过去。然后他取得王的帮助,王也同意为张隐藏凶案,他到楼下买锁,随后锁上了荒厕的门。整个过程不超过15分钟,整个流程时间安排过于紧凑,张和王两人的动机过于不可理喻,警方设想中的张的手法过于理想化。只怕白银案的高承勇见了都得直呼内行。
疑点二:王绪波和杨同振的供述。二人声称听到惨叫声后立即走出寝室,并在荒厕门口见到了张志超和王广超二人。警方据此认定两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是从这份口供可知,二人听到高婷的叫声时高婷并未死亡,如果张志超是凶手,那么在王、杨走出寝室的二分钟内,张要同时完成在走廊掐晕高婷,拖入荒厕,随后走出荒厕,关上门,在门外拦停王、杨二人,并且神色自若地半开玩笑地蒙混过关,还和对方谈笑风生。随后立刻下楼买锁,并遇到王广超,迅速取得对方理解,让对方帮忙把风。然后张回来锁上门,和王广超解释,并通过PUA让王帮忙保守秘密,然后在众同学回来前回到教室参加自习,从而不引起同学的怀疑。
有人会说让一个人窒息死亡,理论上只需要数十秒。但张志超并非经过训练的职业杀手,也不是多次犯案的连环杀手,经验和手法都不支持张有能力做到这些。所以其实王、杨的这份证言,其实并非证明张是杀人凶手,而是恰恰证明了张并非凶嫌。
疑点三:班主任在高婷无故缺席一整天,都不曾通知家长,甚至当天晚上还失联,电话不接,直到第二天才出现在学校,之后他的言论,将警方寻找高婷的方向引导向了校外。这一切真的就只是由于过失和猜测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