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吧 关注:95,960贴子:1,313,924
  • 50回复贴,共1

好奇8U如果用体感玩PC射击游戏,一般咋设置体感参数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用飞智的84和544模拟右摇杆玩,最早在PC上是用NSpro配合steam设置,发现模拟右摇杆报用,又买了ds5,然而ds5没有背键可以映射为单独的体感按键,平时开镜左扳机而开车时刹车也是左扳机,意味着玩边开车边射击的任务没法用常规的左扳机来当体感,用触摸板来触发体感呢,操作又别扭到不行,所以最后还是找了有背键且可以单独映射为体感的,而我用模拟右摇杆而不是模拟鼠标原因有三:
1.部分游戏没法同时识别键鼠和手柄输入
2.部分游戏虽然可以同时识别,但是会跳UI(在鼠标图标和手柄图标之间反复横跳)
3.部分游戏不但会跳UI,还会丢震动,被识别为鼠标的时候手柄不会震或震动细节不完整
我一般用响应式体感不用全局式,因为全局容易全程镜头晃得晕,而响应式的按住才打开松开就关闭,类似塞尔达野炊的操作逻辑,就舒服得多
单机我一般用这个默认的参数就够用了,用aimlab测试跟手度的话,发现把死区补偿设为0的表现更稳,因为aimlab里我已经把控制器死区调至最低,开了这个准星会有轻微的抖动,网格射击不明显,而六目标里手感差异会很大,一些关不了死区的射击游戏(比如生化4Re),这个防死区好像最好还是有一点?
因为玩塞尔达野炊和和平精英入的体感坑,在此之前嫌右摇杆瞄准的操作折磨人,很少用手柄玩射击游戏,gta虽然辅瞄很强代价是瞄准乐趣也基本没有,入坑以后成我刚需了,所以满世界找能满足需求的,迄今为止测过的带体感功能的手柄也有至少二三十个了,绝大部分都只能切nspro连PC再配合steam设置,那么nspro有的毛病,这样开体感的也都有(堵子的几款反而意外的模拟右摇杆比nspro表现好),所以我还是更倾向于xinput模式的模拟右摇杆,但有这功能且做得好的就更少了,如果还有表现更好或参数怎样设置更好的可以推荐个,我试试,也欢迎在本帖交流
飞智,墨将,堵子,机械师,致动,目前可以xinput协议下强开体感的这些款我都有加起来大概十几个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7-22 14:38回复
    死区补偿要在右摇杆有死区的游戏里才需要开。不跟手的最大影响因素是游戏自带的低曲线和死区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22 14:46
    收起回复
      因为低曲线和死区需要大幅度晃动体感才会使视角转动。通常需要把体感的曲线拉高或者开死区补偿来抵消低幅度晃动视角一顿一顿的手感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7-22 14:50
      收起回复
        我初玩手柄时就不习惯右摇杆瞄准,就是靠体感瞄准来过渡到右摇杆,可以给你提供一下一开始我折腾的方向。其基本思路就是解决游戏自带死区和低曲线的问题作出的尝试。
        我之前是用谷粒金刚2pro手柄的强开体感瞄准功能来玩古墓丽影9的。这个手柄的强开体感是用陀螺仪模拟右摇杆没有软件的设置只有默认的三档灵敏度,相比现在的墨将的软件功能来说非常原始,可以自己调整的设置非常有限。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7-22 16:36
        收起回复
          起初我玩的时候体感瞄准的手感非常垃圾。因为这个手柄本身没有软件功能调节死区补偿,游戏本身设置里面也只有右摇杆灵敏度的调整并没有死区调整。
          为了秉持着折腾的态度。我开始着手研究steam的一系列设置,得益于steam映射的强大功能,我实现了左板机体感瞄准并且有不错的手感。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7-22 16:37
          收起回复
            主要用到steam里面的模式切换和摇杆防死区调整两个功能,我用左板机作为模式切换,实现按着左板机时将右摇杆启用23%的反死区,这样可以靠着谷粒手柄的按下lt开启体感映射右摇杆的功能来实现体感瞄准,同时因为套着steam的反死区所以稍微倾斜陀螺仪可以直接达到快速超出死区的摇杆值输出。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7-22 16:38
            收起回复
              其实用不用模式切换功能不重要,这个只是为了不瞄准的时候能使用游戏原来的死区防止视角乱晃。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7-22 16:43
              收起回复
                强开体感映射右摇杆肯定是目前pc游戏用兼容性最好的体感解决方案,有很多游戏右摇杆本身有大死区的就得拉大体感死区补偿,不然微晃手柄微瞄时体感就会没反应,这个就得根据每个游戏手动自己调整


                IP属地:江苏10楼2024-07-22 19:16
                收起回复
                  有些游戏的右摇杆曲线不是直线,并且几乎所有游戏都自带死区。
                  不是直线其实还好,基本上厂家的模拟摇杆算法,中心点部分都是往外凸的曲线,体感还是比较符合直觉的。
                  比较麻烦的是,有些游戏,右摇杆是用的矩形调教,或者甚至有十字吸附。
                  矩形调教的,可以用rewasd强行凹过来,十字吸附的,就完全没办法了
                  印象中十字吸附的有,老头环,gta5,对马岛
                  矩形调教的,遗迹2,可以用rewasd强行凹,调完之后可以很丝滑


                  IP属地:四川11楼2024-07-22 22:08
                  收起回复
                    地平线模拟右摇杆灵敏度太高咋解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7-23 01:00
                    收起回复
                      楼主,这个联名怎么样?是不是耐脏,几月生产的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7-23 01: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