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吧 关注:73,407贴子:242,634
  • 0回复贴,共1

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存在着严重误读,真相原来如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存在着严重误读,真相原来如此。
刘鹤岩
文章原址:https://mp.weixin.qq.com/s/bhKF9QVFaXdY3SyqOTmHFQ
快乐读书大道至简2024-07-05 15:04:13辽宁手机阅读
唐代王勃写的《滕王阁序》是一篇传诵千古的名文,被公认为是《古文观止》全部文章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成就排名第二位的文章,历来被读者喜爱和重视。然而《滕王阁序》又是《古文观止》全部222篇文章中,存在疑问和版本字句差异问题最多的文章。比如:王勃写作《滕王阁序》时的年龄问题、文章中“南昌故郡”“豫章故郡”等词句的文字差异问题、以及王勃父亲是“王福畤(zhì)”?还是“王福畴(chóu)”……

虽然《滕王阁序》存在着许多争议问题,但基本上对《滕王阁序》文章的欣赏理解并不构成障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目前,几乎所有的《滕王阁序》解读文章,都存在着对《滕王阁序》一段文字的严重误读问题,因而使读者无法完整地理解《滕王阁序》的全部内容。

这段文字就是“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这段文字,在《滕王阁序》中显得十分奇怪。因为王勃一名年仅二十多岁的青年,在慨叹自己怀才不遇,命运坎坷之后,忽然用一大段文字描述起老年人的悲哀晚景,并对老年人进行了热情的鼓励。如果像某些解读者说的那样,说这段文字是王勃对自己晚年的预想或者是对滕王阁宴会中长辈的鼓励,那么这种说法是很难说通的。因为无论是从文章结构,还是从文意顺畅的角度,这段文字都使人感到生硬而突兀。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读王勃著作《王子安集》,就会马上明白这段文字其实是王勃专门写给自己父亲王福畤的。王勃的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用九十多岁的被贬老臣冯唐和六十多岁含恨自尽的老将李广来比喻自己的父亲王福畤年老遭贬,被驱逐到山高水远的交趾(今越南河内)做县令的悲凉境地。王勃又用两句话“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来说明,自己父亲遭贬天涯海角,并非是皇帝昏庸,时代不公,而是自己犯了杀人之罪连累了自己的老父亲,语句中充满了自责和内疚。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这句话,是王勃对父亲的良好祝愿,他希望父亲能够见机行事,乐天知命,随遇而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这三句话是王勃对父亲的鼓励,他希望父亲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在命运考验中一笑而过,在人生逆境里苦中作乐。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四句话,王勃是在给父亲指出希望:北方家乡虽然遥远,但一有机会还是可以重归故里的。虽然大好时光被抛掷在交趾,但未来晚年岁月还可以弥补生命的缺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王勃在这里劝父亲要保重身心健康,应该学当年孟尝(东汉人,在交趾附近的合浦做官)的淡泊名利,千万不要效仿阮籍的悲观抑郁。

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这篇奏疏中,提到自己父亲被贬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今大人(父亲的意思,笔者注)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度南海。嗟乎!此皆勃之罪也。无所逃於天地之间矣。然勃尝闻之《大易》曰:‘人之所助者信也,天之所助者顺也。’是以君子不以否屈而易方,故屈而终泰。忠臣不以困穷而丧志,故穷而必亨。今交趾虽远,还珠者尝用之矣。”这段话中所引用的《大易》内容,以及王勃对这句话的解读说明,后来就被王勃浓缩成《滕王阁序》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上百里昌言疏》这段文字中所说的“今交趾虽远,还珠者尝用之矣。”中的“还珠者”,就是指在交趾附近合浦做官的东汉官员孟尝。这就是《滕王阁序》中“孟尝高洁”一句的来历。王勃这段话完全是站在自己父亲的角度,替父亲思考问题。他祈愿远离家乡在交趾做官的父亲要像“还珠者(孟尝)”一样,不惧偏远,安于困境。
因此,《上百里昌言疏》中这段文字有力地证明了《滕王阁序》中‘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些话都是王勃专为自己父亲所写。遗憾的是:目前各种有代表性的《古文观止》注译本(如中华书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本、台湾三民书局本……),包括大量解读《滕王阁序》的鉴赏文章,都没有提到过这一点,因而,使《滕王阁序》这段文字读来显得节外生枝、不知所云,极不协调。如果我们知道这段文字是王勃专为自己父亲所写,就会深刻体会到王勃对父亲的眷眷之情以及王勃内心对父亲的深深歉意。这样一来,下文的“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三句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自然而流畅。
我们对‘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段文字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就会对《滕王阁序》的理解更加深入一步,并对《滕王阁序》的艺术魅力有了更上一层楼的领悟。
文章原址:https://mp.weixin.qq.com/s/bhKF9QVFaXdY3SyqOTmHFQ

作者简历:
刘鹤岩:
1982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6年7月毕业。 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直接考取了辽宁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辽宁大学教师,后为照顾家庭,调入锦州师范学院(现渤海大学)任教。
刘鹤岩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政府奖)评审专家,1994年作为中国政府派遣访问学者赴日本国立千叶大学文学部留学,2003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公派,赴日本国爱知大学文学部留学,辽宁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首届"四佳人物”,辽宁省首届“最佳读书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锦州市最佳写书人”,锦州市政协委员,锦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锦州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渤海大学中外文化研究所所长,渤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为什么只有学习《古文观止》,才能最快地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请不要把我与武亦姝同学相提并论。——刘鹤岩谈学习《古文观止》与记忆力的快速增长。
刘鹤岩:我为什么一直推荐《古文观止》
刘鹤岩:有关《原道》和古文观止的几个问题
刘鹤岩:读背《古文观止》,可以提高记忆力
《古文观止》,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刘鹤岩:青年才俊的悲剧结局——苏轼《贾谊论》
一封家书改变了朋友的命运——读《诫兄子严敦书》
董宇辉盲人摸象式的解读令人目瞪口呆
旅游途中的哲理思考——读《游褒禅山记》
失败的政治家,成功的文学家——读《柳子厚墓志铭》
伟大的历史人物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读《箕子碑》
中考结束当天,她直接走进了《古文观止》课堂
怀念我的老师张毓茂先生
我心目中的乌丙安老师
千古奇冤一一袁崇焕
百度百科词条中的钱谦益


IP属地:辽宁1楼2024-07-11 11: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