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本体是神灵化实相的一个层次,范围从产生崇拜和智慧这种较高级心智活动的凡人和中道者(midwayer)层次,往上经由灵质性(morontial)层次和灵性层次,直到人格本体地位的终局性实现。这是凡人以及类似受造物人格本体的进化提升,但是还存在着众多其他类别的宇宙人格体们。
实相容易受到宇宙扩展的影响,人格本体则易受到无限多元化的影响,两者都能够达到几乎无限制的神灵协调和永恒的稳定性。尽管非人格本体实相的变化范围确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知道人格本体众实相的渐进性进化则没有任何限制。
在已达到的经验性层次上,所有人格本体类别或价值都是可以相互联合的,甚至是可以协同创造的。即使是神和人,也能够共存于一个统一的人格本体中,这在基督•迈克尔(Christ Michael)当前的状态中得到尽善尽美的展现——他既是人类之子,又是神之子。
所有接近无限的人格本体类别和层面,都是可达到互相结合的,而且是有可能协同创造的。准人格的、人格的和超人格的类别,是通过它们互相间的达成协调、获得进展和实现协同创造的可能性,而被联结在一起的。但是非人格性的类别永远不会直接转变成人格性的类别。人格本体从来就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是天堂之父的赐予。人格本体被叠加于能量之上,而且它只与有生命活力的能量系统相结合;本体则可以与非生命能量模式相关联。
万有之父是人格本体实相、人格本体赋予和人格本体命运之奥妙所在。永恒之子是绝对的人格本体,是灵性能量、灵质性(morontial)灵体和完美灵体之奥妙所在。共同行动者(即无限之灵)是灵性与心智相结合的人格本体,是智性、理性和宇宙心智的源头。但是,天堂岛作为宇宙主体的本质、物质世界的源头和中心、宇宙物质实相的绝对主要模式,是非人格的和超乎灵性之外的。
宇宙实相的这些特质,在玉苒厦的(Urantian)人类经验中,表现于以下几个层面:
1. 身体。人类的物质性或物理性有机体。具有动物性本质与起源的活性电化学机制。
2. 心智。人类有机体的思考、感知和感觉机制。所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经验。与经由崇拜和智慧而向上扩展到灵性层面的情感生活相关的智能。
3. 灵。驻居在人类心智中的神圣之灵——思想调整者。这个不朽之灵是准人格性的——它不是一个人格本体,尽管它注定要成为生存的凡人受造物人格本体之一部分。
4. 魂。人类的魂是一种经验性获得。随着一个凡人受造物选择“按照天堂之父的意志行事”之后,驻留于内的灵(思想调整者)便成为人类经验中一个新实相之父。凡人的物质性心智则成为这同一新实相之母。这一新实相的本质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灵性的——它是灵质性的(morontial)。这是一个渐渐生成的不朽之魂,它注定要在肉体死亡后存活下来,并开始其天堂扬升之旅。
人格本体。凡人的人格本体既非身体、心智,又非灵;亦不是魂。在所有其他不断变化着的受造物经验之中,人格本体是一个不变的实相;它统合着个体的全部其他相关因素。人格本体是万有之父对活着的人们和其相关的物质、心智和灵性能量所做的独特赐予,它将与不死的灵质性 (morontial)之魂一同存活下来。
灵质性 (Morontia)。这个术语用来指涉介于物质与灵性之间的广大范围。它可以指人格的和非人格的实相,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能量。灵质性(Morontia)的经向是灵性的;它的纬向是物质性的。
实相容易受到宇宙扩展的影响,人格本体则易受到无限多元化的影响,两者都能够达到几乎无限制的神灵协调和永恒的稳定性。尽管非人格本体实相的变化范围确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知道人格本体众实相的渐进性进化则没有任何限制。
在已达到的经验性层次上,所有人格本体类别或价值都是可以相互联合的,甚至是可以协同创造的。即使是神和人,也能够共存于一个统一的人格本体中,这在基督•迈克尔(Christ Michael)当前的状态中得到尽善尽美的展现——他既是人类之子,又是神之子。
所有接近无限的人格本体类别和层面,都是可达到互相结合的,而且是有可能协同创造的。准人格的、人格的和超人格的类别,是通过它们互相间的达成协调、获得进展和实现协同创造的可能性,而被联结在一起的。但是非人格性的类别永远不会直接转变成人格性的类别。人格本体从来就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是天堂之父的赐予。人格本体被叠加于能量之上,而且它只与有生命活力的能量系统相结合;本体则可以与非生命能量模式相关联。
万有之父是人格本体实相、人格本体赋予和人格本体命运之奥妙所在。永恒之子是绝对的人格本体,是灵性能量、灵质性(morontial)灵体和完美灵体之奥妙所在。共同行动者(即无限之灵)是灵性与心智相结合的人格本体,是智性、理性和宇宙心智的源头。但是,天堂岛作为宇宙主体的本质、物质世界的源头和中心、宇宙物质实相的绝对主要模式,是非人格的和超乎灵性之外的。
宇宙实相的这些特质,在玉苒厦的(Urantian)人类经验中,表现于以下几个层面:
1. 身体。人类的物质性或物理性有机体。具有动物性本质与起源的活性电化学机制。
2. 心智。人类有机体的思考、感知和感觉机制。所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经验。与经由崇拜和智慧而向上扩展到灵性层面的情感生活相关的智能。
3. 灵。驻居在人类心智中的神圣之灵——思想调整者。这个不朽之灵是准人格性的——它不是一个人格本体,尽管它注定要成为生存的凡人受造物人格本体之一部分。
4. 魂。人类的魂是一种经验性获得。随着一个凡人受造物选择“按照天堂之父的意志行事”之后,驻留于内的灵(思想调整者)便成为人类经验中一个新实相之父。凡人的物质性心智则成为这同一新实相之母。这一新实相的本质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灵性的——它是灵质性的(morontial)。这是一个渐渐生成的不朽之魂,它注定要在肉体死亡后存活下来,并开始其天堂扬升之旅。
人格本体。凡人的人格本体既非身体、心智,又非灵;亦不是魂。在所有其他不断变化着的受造物经验之中,人格本体是一个不变的实相;它统合着个体的全部其他相关因素。人格本体是万有之父对活着的人们和其相关的物质、心智和灵性能量所做的独特赐予,它将与不死的灵质性 (morontial)之魂一同存活下来。
灵质性 (Morontia)。这个术语用来指涉介于物质与灵性之间的广大范围。它可以指人格的和非人格的实相,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能量。灵质性(Morontia)的经向是灵性的;它的纬向是物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