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f吧 关注:63,176贴子:1,742,690

【简评】NERF 2024年N时代旗舰款N系列 无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特别鸣谢中文NERF圈著名收藏玩家韩总出借发射器进行评测!
  省流:总的来说,无极十分适合入手,其本身的可玩性也想当不俗,新颖的操作更是能带来别样的体验,小小的瑕疵不足可以无视,而就以不算昂贵的定价就能入手应用了NERF最新型结构与创意的发射器来说,实在是超值。


IP属地:辽宁1楼2024-06-24 17:25回复
      好孩子不要问为什么没有开盒过程。
      在低迷了一整年后,NERF终于发力,不光搞出了新规格的软弹,更是整出了大众望眼欲穿的新活——即是本次简评的无极。
      无极采用链股(对于这种新的载弹模式,考虑到弹链被集成于弹鼓之内,笔者决定称呼其为链股,以下均采用此名)式载弹,载弹量40发,发射N1弹,直塞式气缸,泵动式上膛,无法连发。


    IP属地:辽宁2楼2024-06-24 17:26
    回复



      IP属地:辽宁3楼2024-06-24 17:27
      回复
          无极的外观十分圆润,与精英系列、精英2.0系列的棱角较为分明设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打眼一看,就像是当年DART TAG系列重启一样。
          说起来,记得是20年的时候?有流传DART TAG重启,依据是新logo和新DT弹的专利,但遗憾的是,没有任何发射器曝光,随后也很快确认流产。如今无极的出现,会不会证明了DART TAG2.0系列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了玩家面前呢?
          咳咳,笔者想的有些多了,说会正题。
          无极很巨大,长超过60CM,宽接近8CM,高更是达到了恐怖的46CM,无可置疑的巨无霸。但遗憾的是,如此巨大的身材依旧是畸形的,无极有着与前任相同的通病——尾拖实在是短。以笔者的臂长,加长5-10CM会比较好。无极的上膛把手和手柄一如既往的极为舒适,笔者很是费解,NERF的设计师为何每把发射器都要如此专精手柄的手感,这少笔者认为这事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除了手感,上膛把手的的总行程比我们熟悉的的NERF弹匣式发射器的行程长了大约20%-25%,但是这长出来的行程并不推动推杆后移。从卡弹处理仓可以窥视到,当我们向后拉动20%-25%时,推嘴气缸整体后移,而当上膛把手的行程超过这个距离的时候,才会使得推嘴推动推杆后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上膛,为什么如此费劲?嘿嘿,后文拆解自有解答。
          除此之外,从卡弹处理仓还能窥视出,无极彻底的在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取消了滑架。从窥视来看,结构类似于工匠大师的雨燕?造成这种设计的原因,在于无极的载弹器具,他的链股实在是太宽了,本就造成发射器横向体积横向增加,如果再设计滑架,那体积真不敢想。
          无极唯一,至少笔者认为唯一的毛病是卸链股开关,多方面设计的负面影响造成这无极的卸链股开关在使用时有着糟糕的体验。首先,他处于扳机前方,但他距离扳机实在有些远,笔者勉强能用中指推动它。为什么是勉强呢?因为他实在是太重了!笔者敢说,他的力道称第二,没有发射器敢称第一!这个重量主要因为他有一根巨硬的弹簧支撑。讲个笑话,这根弹簧的力道比同发射器的释放弹簧还要硬。这个硬度主要因为他需要实现一个功能,使得链股可以在上膛时实现联动,具体原理后文讲。那如果我想用另一只手扳动可以吗?当然是······不可以的,乐。从前面的图就能轻松看出来,卸弹匣扳手下方有一个巨大的护圈,顺带一提,就算是没有这个巨大的护圈,无极的链股也实在是有些宽,至少笔者在模拟时,自认为是无法如同卸下精英弹弹鼓弹匣那样卸下链股的。这算是个遗憾,不过看在无极优秀的可玩性以及新活的面子上,笔者觉得就饶了设计师吧。


        IP属地:辽宁4楼2024-06-24 17:27
        回复



          IP属地:辽宁5楼2024-06-24 17:28
          回复
              链股井大得出奇,从中可以看到推嘴,是的,无极不再吃进吃弹杆内,而是将N1弹推入内管内。推嘴前端设计有密封圈,目前来看,应该是能在内管内形成气密对软弹进行较长距离的加速。
              哦对了,虽然是推嘴型结构,但推嘴的前端依旧设计了空保。
              链股井左侧的突起是链股卡榫,而右侧的类似于弹轮式发射器定位凸起的设计,笔者认为作用是在搬动卸链股开关时避免链股坠落损坏。


            IP属地:辽宁6楼2024-06-24 17:28
            回复







              IP属地:辽宁7楼2024-06-24 17:29
              回复
                  无极整的最大的新活,无疑是其载弹工具——链股,其本质是一个首尾相连的40发半开放式弹链,如同坦克履带一样,N1弹专用,无法使用其他软弹。
                  笔者认为无极的英文名infinite,就来源于这个链股,与之前的精英系列的无限类似,无极也可以在不取下链股的前提下装弹,我们可以在侧面,已经发射完的弹链上装弹。方法是先斜向下塞入软弹头,随后按下软弹尾。
                  装弹一定要注意前后,否则别说无法解锁推嘴的空包,实测发现,就连链股都无法正常运作。幸好,很容易矫正错误,并且链股有多处设计帮我们识别前后,设计师更是在每个弹链上设计了箭头指示我们装弹要朝向正确。
                  弹链背面有一个滑槽,对应发射器护圈上的一个限位,这个新设计对玩家使用造成了一些影响,需要适应。但实测发现又不能取消这个限位,其可以在装弹时阻止链股过度抬升,避免损坏弹链与推嘴。
                  链股正面可以储存16枚N1弹,笔者认为其主要意义是告诉玩家链股的朝向,避免装弹朝向错误的发生,载弹是附赠功能。
                  我们都发现了链股有一个前后贯通的白色零件,这个零件就是实现无极在上膛时联动链股供弹的功臣。归根结底,无极链股推动弹链前进的机构,与NERF其他弹链式发射器的结构是一样的,均为“弹轮”,但无极的链股是残疾的弹轮,其只有定位齿,没有旋转棘轮。这个缺失的旋转棘轮位于发射器内,无极链股需要做的就是,再插入发射器内后,使得弹轮与旋转棘轮能连接起来。这里就需要这个白色零件登场了,在插入发射器后,其会被链股卡榫推动前移插入发射器的旋转棘轮之内(注意,这两张图中链股没有插到位),如此一来,发射器就可以在上膛时联动旋转链股中弹轮使得弹链前进。这种设计也是造成卸链股扳手非常重的主因,链股的白色零件有一个强力弹簧支撑着,使其常驻收纳状态,而链股卡榫的弹簧为了能够推动白色零件插入旋转棘轮内,就得比支撑弹簧更硬才行。
                  之前忘说了,链股卡榫的弹簧太强劲,除了对拔下链股造成影响外,装上时也很影响手感,需要非常大的力道才行。笔者建议,无论插拔链股,都用中指抵住扳手,会极大的改善手感。


                IP属地:辽宁8楼2024-06-24 17:29
                回复



                  IP属地:辽宁9楼2024-06-24 17:30
                  回复
                      无极的链股在插拔时也有革新性的体验。首先其在40发N1弹装满的前提下插入,是必需要半上膛的,绝对不可能满载的前提下强行插入链股。但以插入的链股,是可以热拔的,因为其弹链为半开放U型。一个技巧是,在只装入39枚N1弹前,最顶上待射点空出一发的前提下,是可以热插的。并且不会造成一发空腔哦,因为弹链旋转是发生在前推上膛把手推嘴前移之前,所以推嘴前推推动进入内管的软弹是插入链股时待射点下一发的软弹。


                    IP属地:辽宁10楼2024-06-24 17:30
                    回复
                        无极40发初速侧视成绩如下,单位MPS
                        25.6、26.8、25.6、23.9、25.0
                        24.7、25.2、23.9、25.6、24.4
                        25.4、26.7、25.6、25.5、26.3
                        25.7、24.2、26.3、24.8、25.6
                        26.4、24.0、26.6、25.2、26.4
                        26.2、25.2、26.1、26.1、26.4
                        24.7、25.9、25.4、23.8、23.0
                        25.9、23.0、24.7、24.2、24.4
                        平均初速为25.265MPS,暴击初速为26.8MPS,最低初速为23.0MPS,
                        对比同系列的机敏的成绩:平均初速为26.605MPS,暴击初速为27.7MPS,最低初速为24.5MPS来看,无极的内构可能并没有笔者想想的那么美好,特指内管气密加速。


                      IP属地:辽宁11楼2024-06-24 17:47
                      回复






                        IP属地:辽宁12楼2024-06-24 17:48
                        回复
                            无极的外壳,没有设计任何卡口,拧下所有螺丝既可以轻松分开,2.0初期的盛况应该是不会再出现了。
                            首先,无极的扳机采用金属弹簧推动回弹,不再是塑料弹簧,这点巨好评。
                            无极的气缸组采用类似于圣剑的结构,嗯是的,只是长得像,实际的推嘴的形成比推嘴的长度要短一些。释放为第三方常见的倒7造型,但不同的是,其被铆钉固定于气缸上,这种设计为更换释放弹簧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气缸很粗大,目测要超过小牛的机敏和我的世界弩,但实际行程只有大约3/4,并且上下各有一个“巨大的”泄气孔,除此之外,下泄气孔前方还有一个细小的小孔,从这可以看出孩之宝的设计还是保守了。当然,你以为无极的debuff到此为止了吗?不!还没有!往后看!
                            推嘴省略滑架直接连接在下拉滑块之上,连接点除了螺丝还有卡扣设计。内管不动,笔者原以为整个内管都是会形成气密加速的,但拆开后,笔者知道自己错了,错的非常离谱·······首先内管前端上下各有一个长条开孔。但这并不算啥,因为笔者震惊的发现,其内管是变径的,只有末端是能够较为紧贴N1弹,往前大段大段的行程,直径都略大于N1弹的直径,证据是N1弹在其内可以随意滑动。简单点来说,是变种的旧式吃弹杆。
                            说真的,在这么多削弱型debuff的加持下,无极还能打出之前那种成绩,真是难得。
                            最后,内构部分也解决了为什么上膛运动开始时的一段行程不用于推动推杆后移。原因在于内置于发射器,与链股分离的旋转棘轮。是的,链股这种独特的载弹方式要想运行成功,就必须得等推嘴离开弹链时旋转弹轮弹链前进才能成功。换而言之,设计师有两种方案,要么是后拉上膛把手推杆上膛完成推嘴彻底离开弹链后旋转,要么是前推上膛把手在推嘴接触到N1弹之前旋转。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直接后果是发射器的上膛行程加长,推嘴的行进的距离大幅增加,可以使用更长更大的气缸。换而言之,链股可以说是为圣剑结构专门设计新型载弹工具。当然,这是目前的孩之宝所不能允许的,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种不伦不类的防圣剑结构,以及气缸后移的操作出现。而为了避免不可控制的暴力发射器的出现而诞生的无极结构,就只能选择两种模式中的后一种,前推上膛把手在推嘴接触到N1弹之前旋转。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上趟行程多出来一节。


                          IP属地:辽宁13楼2024-06-24 17:49
                          回复
                              关于改造,本款发射器有很多地方可以优化,高情商可以认为是设计师给玩家流出发挥空间,甚至给出了不小的挑战;低情商就直接了,设计师整出个半成品给玩家端上来。
                              好了,说过了。首先笔者认为可以更换上膛滑块为上膛握把,尾拖增加补丁延长长度。内构则首先要更换虚假的内管,实现整整意义上的气密加速,更换推嘴或去除推嘴内的空保。最上级改造是舍弃整个原版内构,发射标准短弹,延长气缸,修改释放。


                            IP属地:辽宁14楼2024-06-24 17:50
                            回复
                                总的来说,无极十分适合入手,其本身的可玩性也想当不俗,新颖的操作更是能带来别样的体验,小小的瑕疵不足可以无视,而就以不算昂贵的定价就能入手应用了NERF最新型结构与创意的发射器来说,实在是超值。


                              IP属地:辽宁15楼2024-06-24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