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吧 关注:56,616贴子:1,024,265

初学者下手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调本为佛家天台宗的术语,后被各门各派广泛接受,我将以此三方面来讲解下手,禁止用此普传法做不好的事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22 11:17回复
    首先,下手方法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比如年龄性别体质各方面都是不一样,我讲说的是最为适用无风险稳定的,只要你按照我说的来,就不会出偏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22 11:18
    回复
      第二,修行非一步登天,这不是什么丹道修炼法,是修养后天身心趋近到圆满的一个方法,为丹道打根基。就这个打根基来说,长的通常就需数年,总之非数日之功,不过我可以保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身心会不断的修复,一步一脚印。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22 11:20
      回复
        先说调身,各家功法都将就一个松静自然,经脉通畅,这里我要讲的是正坐。至于为什么是正坐而非盘腿是因为盘腿锁下盘的一个调身方法,主要是为了坐的稳,不适宜初学者。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22 11:24
        回复
          1.坐姿:不要盘腿,坐在凳子的边缘,以会阴穴悬空为标准,脚自然踏地,膝盖这里大概略大于90度角。脚与臀部要同时受力支撑身体。这时候,我们大概调整一下力量的分配,脚大概承受身体三分之一的重量,而臀部大概承受身体三分之二的重量,身体略略前倾,心神注意身体,感觉自己像一尊威严的佛像。手自然放于两腰盖上,头部有疾病或是有血压病的人,手心向下。头部没有疾病的,手心向上,放膝盖上。
          原理:人坐凳子边缘的时候,会感觉坐不实,脚自然会与身体分担体重,同时人臀部的着力点在尾闾处,这样我们在不主动着力调整的情况下脊柱各节会自然垒直,这样就解决了松而不直,或直而不松的问题,在不着力的情况下,身体自然坐直。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22 11:24
          回复
            2.微调(三点一线):首先注意头顶正上方百会穴,微微调整,让它正对着天空,这时候注意下颚,会感觉它微微的往内收。再往下,注意我们眉心,注意它舒展开。再往下,注意我们嘴角,微微上扬,让自己处于微笑的状态下。微笑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大脑很宁静。再往下,注意我们两肩。这时候会感觉两个肩膀有些吊着。注意两肩两手臂毫不着力,自然一沉,两手臂自然下坠。再注意我们胸部内部的中心点,注意调整它跟头顶百会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时候会感觉我们原来挺起的胸部会微微的内收。再往下,注意我会的会阴穴,注意微微调整,感觉百会、胸部中心点、会阴在一条垂直线上。感觉百会到会阴,一条直线贯通。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6-22 11:25
            回复
              3.放松:意识回到头上,整体感觉一下头部,然后慢慢的从外到内,整体感觉一下,有没有哪里阻滞不舒服的感觉。细心体会一下头部里里外外松开的感觉,细心体会,一直感觉到头部从内到外非常舒服轻松的感觉。之后意识移到颈部,注意颈部从内到外的轻松感觉。意识下注意两肩,注意肩肘自然松直的轻松舒服感。注意胸背,感觉胸自然内含,背自然挺拔(不着力),胸部从内到外,轻松通畅的感觉。再转向腰部腹部。注意腰部自然舒展,轻松自然的状态,腹部自然放松,再注意两胯部,大腿,里里外外,自然轻松舒服,再注意膝盖,小腿,里里外外松开的感觉。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22 11:25
              回复
                4.排病气:放松后,注意脚底脚心,可能出现发麻、发胀、寒冷、灼热等不同的不舒服的感觉,这些都是病气下沉到脚底造成的感觉。每个人体质不同,出现的感觉会不同。这时候想着两脚心打开两个孔,就如瓶底突然漏了,病气自然从脚心漏出来,渗入地下。一直到感觉脚底的不适感消失,轻松,微微带暖意。
                (重复3、4)步。继续放松排病气。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6-22 11:26
                回复
                  5.收功,主要是把孔关闭,然后缓缓站起来揉开不舒服的地方防止生病,有兴趣的还可以用用退符八法,这里不做讲解,自己可以寻找。至于功前准备一般是先安安静静正坐一会等身心放松下来再行功,行功之前建议先吐故纳新,这个方法前面帖子有说也不再赘述,我不推荐别人没有看过我的帖子就使用本法。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22 11:28
                  回复
                    这是大体的操作方法,接下来我会细讲三调之调身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6-22 11:29
                    回复
                      ①塞兑垂帘:意思就是要轻闭口目。许多功法在轻轻闭口的同时,要求舌顶上颚,称为“搭鹊桥”,作用是接通任督二脉,利于周天气机运行。同时,舌顶上颚,有利于口中生津。再配合观照玄膺(下颚舌根处),就能很快的产生金津玉液,对干燥综合证有特效。金津玉液既是练功的成效之一,同时,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对固本培元大有补益。两目垂帘的要求是两眼似闭非闭。”两眼皮“放松轻闭的同时,要留出一条缝,不要闭紧,”令两眼胧胧然“,眼中留出微光看鼻尖(端),即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睁眼练功,容易使心着意于外物,使神气耗散。而两眼紧闭,或微闭的同时,这样不容易明心见性,甚至有些练功者就此入睡,容易使神昏气暗。犯修炼的大忌。两目垂帘时,留出朦胧的光观鼻端。容易入静,入定,在静定之间,本性灵光自然会在两眼中显现。也就是所说的明心见性。释迦牟尼就是通过观鼻端白顿入大道的。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22 11:29
                      收起回复
                        ②虚灵顶劲:其要领是以头顶百会穴为中心,头有意识的向上顶,往虚空中顶。这个作用,从我个人体验来看,第一、有利于气机的上行。使头部得到真气的滋养。第二、容易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利于放松入静。第三、使人的意识、神自然的照射卤门(天门)。天门是阳神的出入之处,长期训练,对开天门有利。第四、有利于纠正不良的坐姿,使头部保持正中,头部过仰,不利于呼吸。头部过低容易昏睡。还能使百会与会阴连成一线,利于含胸拔背。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22 11:30
                        收起回复
                          ③面带微笑:面部表情应处于微笑状态。面带微笑有这几个作用:第一、面带微笑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愉悦,这就有利于我们修炼。第二、微笑是最好的放松法,人在微笑的时候,全身都会处于松驰状态。第三、笑是入静的法门,人在笑的时候,大脑会处于一种空白状态。有利于我们入静甚至入定。第四、人在微笑的时候,会有提肛缩肾的感觉,是很好的强肾功法。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6-22 11:30
                          回复
                            ④沉肩垂肘:两肩自然下沉,两肘自然下垂。手结定印或其它手诀,稍稍用意调整两手臂的角度,调整到百会气感最强时为度。这是古今实修者共同总结的东西。正确的姿势,可以采集宇宙超能。有助于自身功能功力的迅速提高!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6-22 11:30
                            回复
                              ⑤含胸拨背:一些练功者因为没有掌握要领,在打坐入静的时候,为了坐得端直,喜欢硬性的挺胸收腹,把上身挺直。其实,这是不太正确的做法。如果将身体硬性的绷直,容易造成身体紧张,不利放松入静,不利气血通畅。正确的做法是,应把胸口略为内收(含胸),身体稍向前倾,这样身体就会自然放松竖直。胸口过挺或过分内收,都会导致气滞胸口。出现胸闷心慌的偏差。甚至出现胸口气堵的现象。拨背就是要腰背舒坦挺直,不要蹋腰。这是练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姿势。弯腰练功,就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疲劳的现象。长久了就会得佛家八大禅病中的“柱病”。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6-22 1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