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吧 关注:2,286,970贴子:32,763,969
  • 1回复贴,共1

天若有情天亦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见到峻凌蒙一脚


IP属地:海南1楼2024-06-12 10:59回复
    颜骏凌在1991年1月28日出生于上海市长宁区。身高192cm ,体重88kg。9岁的时候,这名土生土长的上海宝宝于2000年7月进入根宝足球基地。10年后,颜骏凌登上了中甲的舞台,正式开始了他的职业足球生涯。2015年6月16日晚,中国男足在2018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40强小组赛首场比赛中客场对阵不丹,颜骏凌代表中国国家队首发出场。
    (有着中超门将第一帅哥美誉的颜骏凌正处在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25岁的他前途一片光明)
    截止到本轮联赛结束,颜骏凌场均完成3.4次扑救,排在中超门将榜的第三位。仅次于延边富德的池文一,以及杭州绿城的新秀门将邹德海。
    不过,对于颜骏凌来说,最近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世界波击倒。尤其是在最近的4轮比赛,对手甚至有针对性地完成远射,并屡屡得手,颜骏凌与世界波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眼下上海上港最为热门的话题。
    (最近4轮联赛遭遇的远射和被远射进球数,与赛季平均数的对比)
    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最近4轮的对手,越来越丧心病狂地通过远射来攻击上海上港的球门,球队赛季场均遭遇的远射不到4脚,场均被远射进球不到0.5个。但在最近4轮中,对手场均的远射数已经超过了9次(4场37脚),并且4场比赛被对手用5个禁区外的射门完成得分,场均被远射失球率也增加差不多2.8倍。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中超队伍敢于疯狂采用远射对付上海上港呢?世界波的背后,到底谁应该接下这口锅?
    中卫前顶战术是双刃剑
    对于上海上港的后腰来说,蔡慧康和于海虽然不如一些队内的大牌外援来的华丽,但其实也至少是一对在防守端勉强互补的后腰类型。
    (本赛季上海上港队内球员防守数据,两名后腰抢断最高,两名中卫解围和封堵射门最高)
    从防守数据可以看到,上海上港这边,双后腰的抢断数据是最高的,而在拦截和解围,以及场均封堵射门方面,两名中卫的金周荣和石柯,共同高居球队第一。
    (对战延边富德的客场1比1比赛中,金周荣和石柯这对中卫组合的热图)
    对于上海上港的防守体系来说,双后腰扫荡甚至压到中圈,双中卫中的一个前顶到较高的位置,起到一个临时后腰的作用。
    这使得如果中卫前顶失败的话,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卫前顶不成功,后腰回撤不及时的情况下,一个禁区弧顶的真空地带就出现了。
    这次刚刚伤愈复出的金周荣在与斯蒂夫的对抗中倒地(对手有肘击犯规),就造成了禁区弧顶前的空间,被对手完成远射。后腰跟中卫之间的距离是偏长的,当中卫前顶失败后,如何保护,这个课题是需要加以重视的。
    连续伤停导致人员不整---颜骏凌:宝宝心里苦,宝宝不想背锅
    不过话要说回来,当上港这后腰中卫四人组,在他们状态好,全勤的时候会还是会打出不错的整体套路。但是,有一个重要的缺陷是他们没有合格的替补,因此球队之前在三线作战的情况下,甚至都不敢进行轮换。直到蔡慧康因为沪上德比战中的犯规动作而遭受停赛三场,另外主力中卫金周荣遭遇伤病导致雪上加霜。
    在最近几轮比赛中,上海上港的防线中路组合不断变化。
    三场比赛中,分别使用了三个不同的后腰组合,球队在防守体系上缺少了前顶凶狠的金周荣,没了正面防守靠谱的蔡慧康,正面区域露出空间被对手利用并完成射门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次对战广州富力的比赛中,后场中路四人组中,只有石柯一个前顶能力较强的球员。当石柯被对手调虎离山后,雷纳尔迪尼奥杀入禁区弧顶,完成爆射,就变得如此容易。在这样的一个位置让对手如此轻松地完成射门,颜骏凌表示自己很委屈。
    而在与辽宁宏运的比赛中,依然是后腰位置的球员问题。他们没有给予孙世林足够的压力,汪佳捷放出了给孙世林发力的空间,甚至孙世林的射门打在了汪佳捷的身上发生了部分的折射,颜骏凌对此只能望球兴叹。
    从上海上港被对手射门点位置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对手有70.4%的射门是从点球点之后的位置完成的。而这块区域就是上海上港后腰和中卫防守集中犯错的一个位置。
    在与长春亚泰的比赛中,裴帅的这次进球,就是在于上海上港后腰退到太为靠后的位置,而第一下射门被封堵后,球队对于第二落点的保护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球员对于第二落点保护的迟钝,导致了二次射门得分的悲剧。
    颜骏凌需要提升脚步移动和弹跳爆发力
    虽然绝大多数的问题应该归结于球队的中卫前顶战术,以及正面人员储备不足上带来的问题。不过,事实上颜骏凌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造成了一些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从数据和实战录像的结合上来进行分析。
    (上海上港防守端被射门位置和进球的技术统计,包括了替补门将孙乐出场的时间)
    在去掉了亚冠联赛小组赛最后一轮客场0比3输给水原三星的数据后(替补门将孙乐唯一一次出场),我们可以得出颜骏凌的门线表现数据如下:

    颜骏凌的优势在于,他的下地速度快,身高臂长身体舒展。在对付下三路或者半高球的时候,有着很强的反应能力。
    但是他对于上三路的扑救就有些让人失望了,左右两个半区,上角的失分率都差不多是下角的一倍。他对于两个边角的覆盖已经成为他明显的软肋。
    并且从中路情况看,中路上半区和下半区的失分率相近,这一点可以得出的结论在于:
    颜骏凌扑救远射时候的门线碎步移动技术不足
    颜骏凌的瞬间起跳高度不足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布冯是如何扑出齐达内的任意球射门的。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布冯在做出扑救动作前,脚下连续的碎步移动。这样就让布冯最终作出的侧扑动作就非常到位。
    布冯曾经号称三年没有被远射击破过十指关,他在扑救远距离射门的脚下移动和侧扑动作,应该可以作为门将的教科书。

    对比一下颜骏凌的情况,我们就会发觉,他在扑救远射的过程中,就是明显缺少了禁区内脚下碎步移动这一环节。
    这次北京国安的拉尔夫踢出的远射,虽然直挂死角,但是颜骏凌在面前有着较为开阔的观察视野,但是他在侧身扑救前,脚下没有任何碎步移动,直接将人横飞出去,这样的话,虽然他身高臂长,但其实防守面积不足。

    这次面对重庆力帆,吉利奥蒂的远射质量的确很高,但是颜骏凌其实就是站在了球门的左侧,但他依然侧扑前没有一个脚下的移动,加上射门打在了他的左手,导致失球或许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对于这次任意球扑救中的情况,则是暴露出了颜骏凌在起跳后,身体的舒展与发力情况。
    他的脚下其实有足够的时间再移动一步,不过即便如此,其实距离也已经足够了,他腾身而起的高度已经可以摸到皮球,但是面对王栋并不算力量特别大的射门,颜骏凌在腾身而起之后的腰腹爆发力似乎不是很足,没能将已经摸到的皮球托出横梁。
    结束语:
    不过话要说回来,颜骏凌现在也只有25岁,对于一名门将来说,或许只是刚刚起步的年纪。他今后的发展道路还非常宽阔。
    尤其是考虑到颜骏凌自己现在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每每在全队训练结束后,还要找个小队员陪着他加练扑救远射。相信他的努力一定会帮助他解决自身存在的缺陷


    IP属地:海南2楼2024-06-12 1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