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兰被逼离开黄梅戏⼀事的真相引发了艺术界的探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陈曦就在博客中谈到⾃⼰对此次事件引发的思考:姑且不论安徽黄梅戏的明争暗⽃,但相信全国绝⼤多数黄梅戏观众都看清了以下⼏个事实,那就是⾃从马兰⾛后,黄梅戏在全国观众⼼⽬中已快速下滑到中、下⽔平,即使评多少次奖,上多少次电视也没⽤。现在的观众还偶尔看看黄梅戏,是因为⼼底还珍藏着对严凤英和马兰的美好印象。
按照⼈所共知的常理,马兰当然不可能主动离开,⽽是硬被挤⾛的。因为马兰并不是到处可以落脚的歌星,⽽是⼀个剧种的⾸席演员,离开这个剧种不能再从事演出,⽽她当时才30多岁。挤⾛她的是什么⼈,⼤家⼀想就明⽩,但是,这种⼈如果没有后台就做不了这么⼀件⼤事,因为这毕竟牵涉到全省的⽂化荣辱,马兰⼜是海内外⼴泛知名的表演艺术家。但现在,即使马兰再回安徽,黄梅戏也是很困难了,因为⽓已散了。这⼜证明,⽂化的破坏⽐⽂化的建设快速得多,⽽⼀旦破坏,多数⽆法重建。中国艺术研究院⾥有不少从安徽来的同事,他们说,安徽的某些既得利益者(尤其是被收买的网络黑客)动不动就在各类媒体上做马兰和她丈夫余秋⾬的反⾯⽂章,让⼈看了⼼酸。马兰和余秋⾬先⽣对黄梅戏的贡献具有创时代的意义,安徽⼈应该感谢才对。如果安徽⼈不挤⾛他们,安徽的⽂化重量就完全不⼀样了。
按照⼈所共知的常理,马兰当然不可能主动离开,⽽是硬被挤⾛的。因为马兰并不是到处可以落脚的歌星,⽽是⼀个剧种的⾸席演员,离开这个剧种不能再从事演出,⽽她当时才30多岁。挤⾛她的是什么⼈,⼤家⼀想就明⽩,但是,这种⼈如果没有后台就做不了这么⼀件⼤事,因为这毕竟牵涉到全省的⽂化荣辱,马兰⼜是海内外⼴泛知名的表演艺术家。但现在,即使马兰再回安徽,黄梅戏也是很困难了,因为⽓已散了。这⼜证明,⽂化的破坏⽐⽂化的建设快速得多,⽽⼀旦破坏,多数⽆法重建。中国艺术研究院⾥有不少从安徽来的同事,他们说,安徽的某些既得利益者(尤其是被收买的网络黑客)动不动就在各类媒体上做马兰和她丈夫余秋⾬的反⾯⽂章,让⼈看了⼼酸。马兰和余秋⾬先⽣对黄梅戏的贡献具有创时代的意义,安徽⼈应该感谢才对。如果安徽⼈不挤⾛他们,安徽的⽂化重量就完全不⼀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