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吧 关注:28贴子:93
  • 0回复贴,共1

做国产化想用超融合要小心这三个坑,附选购和部署超融合的加分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月11日,VMware官方微信公众号从“VMware中国”更改为“VMware by Broadcom中国”,自从Broadcom正式收购VMware后,VMware迎来了一系列大改革。

VMware by Broadcom产品变更
博通收购后,由于产品组合简化,许多VMware软件解决方案将仅作为VMware Cloud Foundation (VCF) 或VMware vSphere Foundation (VVF) 的一部分提供。它们将不再作为独立的解决方案出售。
产品组合变更如下:
•VMware Cloud Foundation是VMware新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全技术栈基础设施价值,提供具有完整Aria管理和编排套件(包括新服务)的vSphere、vSAN和 NSX的平台。
•VMware vSphere Foundation是VMware为传统vSphere环境的数据中心优化提供的解决方案。除了Aria Operations和Aria Operations for Logs,它还将Tanzu Kubernetes Grid作为其标准功能套件的一部分。此外,那些对基本硬件整合或少量服务器虚拟化等要求较低的客户仍然可以订阅vSphere Standard 和 vSphere Essentials Plus Kit。
•VMware附加服务可用于VMware vSphere Foundation和VMware Cloud Foundation,覆盖额外的存储、安全,灾难恢复、生成式 AI 和其他特定用例。
总而言之:博通将专注于销售VMware平台,而非单独的产品。
用户: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或者继续沿用VMware?
对于VMware的一系列举措,用户可能会面临继续使用VMware或者选择合适的替代方案的困惑。但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必须对VMware产品进行替换或者更新为新的VMware产品组合,用户可以从“原来的订购服务是否即将到期”和“仍就在使用中的VMware产品是否需要进行版本升级扩容”两方面进行考虑。在这两方面都没有大变动的情况下,不用立刻考虑更换产品组合或者选择替代方案。
对于需要进行VMware产品替换的用户,如何替换效果更佳?
对于需要进行VMware产品替换的用户,则建议从管理和技术选型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案。
成立专业的工作组来制定应变计划。关注区分对现有生产工作负载与新项目和未来架构的要求。
根据协商一致的标准明确对VMware的依赖性,包括评估虚拟工作负载、与VMware集成的第三方工具和地点。尽快淘汰无法维持的部署方案来减少工作量。
通过权衡迁移vSphere工作负载涉及的技术和商业风险,包括预计时长、成本、努力和技能,决定最佳行动方案。
将首选的替代方案纳入架构驱动的工作负载位置策略中,涵盖当前和新的工作负载,管理未来对VMware的依赖性。
充分考虑替换平台架构的解耦性和软硬件生态的兼容性,需要充分考虑利旧,纳管存量资源过渡的同时,适配新业务的搭建使用,因此推荐选择如云宏这类独立第三方的虚拟化软件厂商。
同时针对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潜在替代技术选型,有如下建议:
通过评估现有虚拟工作负载和低点,明确对VMware的依赖程度。
淘汰不可执行或不会考虑的部署方案,减少应变计划的工作量。
寻求采购和/或合规性团队的指导,以提供超出技术考虑范围的更加全局的观点。

在信创浪潮的推动下,近年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本地生态资源和服务能力更佳的国内厂商,已经做到了比国外产品更高的性价比。 除了高性价比,从信创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自主可控、安全合规、稳定发展”更是企业“VMware替换刚需”。
另外,超融合解决方案以其高度的集成性、简化管理和优化成本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然而,市场上的超融合产品种类繁多,如何挑选一款适合自身需求的超融合解决方案,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超融合是个概念还是一门技术?
首先超融合是个概念 ,超融合是一种 IT 基础架构构建方式,所谓融合融合,就是把传统耦合的软硬件(服务器、存储、网络)分离的方式,整合在单一的硬件单元。其核心思想是使用通用硬件,用软件定义(主要是虚拟化技术,核心又是SDS,软件定义存储)来实现 IT 基础架构的各项服务,包括:计算,存储,灾备,运维管理等,通过单一管理软件实施运维,并且这些服务都在统一的平台上。
不同超融合产品和厂商的区别或差距不在概念本身,而在超融合背后的技术和实现方式,同时也决定了超融合的应用场景。因此选购和部署超融合时,需要因地制宜。
以下是选购和部署超融合时应注意的三个坑错误1:在边缘应用场景使用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
大多数超融合解决方案都是为数据中心使用而设计的,对于边缘部署来说可能会有些过了。通常,在小型远程环境中部署这种数据中心类的解决方案,所需的成本和管理成本太高,并且可能对运维管理人员来说也会非常繁重费力。
在购买部署时,应提出几个关键问题,以确保自己不会因为买到更适合大型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而造成资源过剩。
先应询问的是实现高可用性解决方案所需的最小节点或设备数量。如果一个节点或设备出现故障,另一个节点或设备将自动获得整体互操作性。
其次,应确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来运行本地的设备集群和服务器。许多解决方案都需要1Gbit或10Gbit的连接,而边缘环境通常位于无法实现高带宽网络的远程位置。
最后,许多解决方案都带有数据中心特性,这不可避免地提高了总体成本,而且很多资源从来没有使用过,会导致资源浪费。
错误2:部署的硬件数量超过实际需求。
由于许多超融合解决方案都是预先配置的设备,所以企业往往很容易落入部署节点的“标准化”陷阱,这些节点的CPU、网络或存储空间都比实际需求多。为了保持成本压缩在预算范围内,特别是对于边缘部署,用户应该分析其精确的IO、存储和网络需求,以适当地配置硬件并减少多余的浪费。
错误3:在非必要时刻使用全闪存。
全闪存阵列和超融合设备常被供应商吹捧为“极致性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这样做。用户应该研究自动调整或缓存软件,以便更好地优化闪存、旋转型磁盘之间的数据放置,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系统内存也可以在无需投入额外费用的情况下交付相同的性能。
对于需要极高性能的特定应用程序(例如金融服务、HPC环境、预订系统等),全闪存阵列的性能是有意义的。但对于那些只需要良好表现的日常应用程序来说,混合存储媒介的性能是足够的,而且成本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以下是选购超融合的加分项加分项1:简单易用
超融合带来的最显著和最重要的优势之一是设计简单和易于使用。最出色的超融合解决方案会优先考虑这一点,以云宏超融合为例,能够按需建设,避免硬件过度投资,部署快捷,保障业务系统快速运行。同时减少购买独立存储和SAN烦恼,降低运维技术门槛,减少额外成本实现数据双活,整体成本(TCO)降低 40%-60%。
加分项2:2小时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
以云宏超融合为例,只需2个小时,即可部署安全的私有云。支持横向扩展,对现有资源进行扩容,提升资源使用率,支持混合云管理,纳管本地服务器+公有云主机,低成本创建混合云数据中心,以虚拟机为中心的操作和集中管理,降低数据中心运维成本。
加分项3:须有出色的技术支持
一流的支持并不是一项“锦上添花”的要求。您必须有一流的技术支持,当需要帮助时,您需要快速找到能尽快帮您解决问题的专家。这需要训练有素的支持人员和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支持机构——没有漫长的等待和没完没了的踢皮球。

最后,还需要留意备选超融合解决方案的技术路线图,确保选择的超融合解决方案不仅仅只是当今最好的解决方案,还必须对企业IT的发展方向(例如混合云和边缘计算)有着犀利的眼光,并且架构要足够灵活,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IP属地:广东1楼2024-03-22 11: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