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北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略嫌暗淡的时代,尽管它的开国君主高欢,出身执役工人,待头角峥嵘,运筹帷幄,建立大业,殊为不易,也极见精彩。然其后的发展,与它对立的西魏北周相比,则逊色得多。宇文泰与苏绰的杰出表现,非但声光响亮,也为其后隋文帝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养在宫中,深得宠爱;天生至孝,诸子不如
高睿是高欢之弟高琛的儿子,高琛因秽乱后庭,受到责罚,死于杖下,年二十三岁。其时高睿出生仅满月,养在宫中,找了一位游姓妇人抚育。童稚之时,聪明乖巧,高欢十分宠爱,把他视作自己的儿子。到了四岁,高睿还不知道母亲是谁。他的母亲颇有来头,是北魏华阳公主。有一天,公主的表妹郑氏,对四岁的高睿开着玩笑说:“你是我阿姨的儿子,怎么把游娘当妈?”这个四岁小孩就去问个清楚,知道之后,郁郁不乐,神情异常,高欢以为他病了,要找医生治疗。高睿就对高欢说:“我没生病,但听说我的母亲还在,希望能见到她。”高欢大惊,问:“谁说的?”高睿就把郑阿姨的话说了一遍。高欢就叫华阳公主与小高睿见面,高睿跪拜,抱头大哭。高欢看在眼里,也悲伤不已,对族弟平秦王高归彦说:“这个小孩天生至孝,我的儿子都比不上。”高睿读到《孝经》的有关章节,就流涕唏嘘。十岁丧母,高欢为其母发丧,高睿哭到几乎没命,有三天连水都不喝。高欢与妻娄氏一再劝慰,这个十岁小孩才渐渐平静下来。守丧其间,持佛像,守长斋,瘦到只剩一把骨头,要人扶着才能站起。高欢就叫第六个儿子高演与他一起生活,也劝劝他要注意身体健康,不能只是喝水,但高睿仍是午后就不再吃东西。高欢就把他叫来,每顿饭都一起吃。高欢去世,高睿感念伯父恩情,哭到吐血。
孩子长大了,要谈婚姻大事了,他提到此事,就一副哀伤的表情。当时掌权的是高欢的长子高澄,对他说:“我帮你订的亲是郑述祖的女儿,门第很高,众人羡慕,你为什么一点都不高兴?”他回答:“我从小是孤儿,一直羡慕有父母的人,今天谈到婚姻,想到自己要为人之父,尤其思念双亲,感伤不已。”说着就哭了,哭得停不下来。高澄心中怜悯,但也无话可说。这时,高睿平日努力读书,读到半夜才睡。
容仪甚伟,闲习吏事;暑不张盖,士卒感悦高睿身长七尺,体格英挺,容貌端庄。办事能力很强,也有识人之明。十七岁出任定州刺史,他对一切事都很关心,尤其不能忍耐作奸犯科的人,必定纠举出来,加以处罚。对于勤于生产的人,则不吝奖赏。尊敬地方有声望的贤者,也多所请益。于是,地方治绩很好,大家公认他是好地方官。当然,也加官进爵。朝廷要修筑长城,下诏高睿领山东兵数万前往监修。那时正值六月酷暑,十分炎热。高睿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不张盖扇,与军人同其劳苦。定州原先设有藏冰的地窖,定州长史就派专人将冰快速送至高睿处。那时,大家都为炎热所苦,冰送到了,高睿左右都很高兴。高睿叹了一口气,说:“我带领的大军,喝的都是温水,我有什么理由饮用冰水?我不是为了向古代名将学习,而是看到大家炎热难耐,只是我有冰水可喝,真是喝不下去啊!”于是一滴也不喝。兵士们看在眼中,感动莫名,佩服不已。过去,任务结束,大军回营,身强体壮的总是走在前面,老弱之辈,往往落后很多,加上粮食不足,医药不够,甚至沿路死亡。高睿于是亲率所部,奠后押阵,再配合地方州县,调整部队,将青壮与老迈混合编组,派将领负责统率。到了水草丰美的地方,多停留一下,补充物质,稍事整顿。于是,出征任务的折损,就可以降至最低。高睿被召至邺都,仍兼北朔州刺史,都督北燕、北蔚、北恒三州,以及库推(今古北口)以西黄河以东长城诸镇军事。高睿妥善安抚新到的将士,又在险要之处,修筑堡垒,设置烽火台。对于部队的配置,防御的安排,都有所规划。不论地方百姓,还是驻防官兵,都感到安全无虞。至于无水之地,则开凿水井,出水困难,则向天祷告,泉水涌出,后人称为赵郡王泉。高睿在朝廷也受到高洋的重用,高洋得意地对高演说:“你看我用高睿任长史,比起过去怎么样?”高演说:“陛下留心政事,礼敬贤士,任用能人;高睿身受荣宠,出任要职,昔日从未有过。”高洋也说:“任用他,我也认为十分适宜。”(按,高洋是高欢次子,高澄遇害,事出仓猝,朝中一片混乱。高洋神色不变,指挥若定,稳住大局,进而篡魏,建立齐朝。初期留心政事,治绩甚佳,后期酗酒肆欲,行事猖狂,患有今日所谓思觉失调的精神疾病,既昏瞶又残忍,是史上少有的暴君。于是,历史的黑幕缓缓落下。)齐显祖高洋死,长子正道即位,体弱不堪任事,军国大政,皆由大丞相高演规划。未几,太皇太后令,废帝为济南王,以高演入承大统,是为孝昭帝。孝昭表现颇佳,史书以当代之明主称美,可惜二十七岁因病而死。遗令九弟高湛入即大统,当时就派赵郡王高睿前往迎迓,高湛即位为世祖武成帝。
世祖追赠高睿父琛假黄钺,母元氏赵郡王妃,华阳公主如故。依照礼仪,就墓拜授,时值隆冬,高睿跣足徒步号哭,脸面都冻裂了,还呕血数升。世祖在位,灾异屡见,于是传位皇太子高纬,是为后主,以元统为年号。元统四年,太上皇高湛死,葬后数日,高睿与冯翊王高润、安德王高延宗及元文遥,上奏后主,“和士开不宜仍居内任”。于是,展开了一场宫闱内斗的大戏。
政事败坏,黑幕重重;社稷为重,死亦无恨
和士开,先人是西域胡商,父亲和安在朝中任中书舍人,也出任过仪州刺史。世祖高湛为长广王时,和士开就在其手下,士开很聪明,善弹胡琵琶,口才又好,什么吹捧话都敢讲。和士开对高湛说:“殿下不只是天人,可说是天帝。”高湛说:“你不只是世人,更是世神。”两人关系之亲蜜狎邪,可以想见。高洋知道和士开轻薄,要高湛远离小人。高湛当了皇帝,立即任命和士开为侍中,随侍左右。高湛患气疾,饮酒必发作,和士开劝其戒酒,不听。士开见帝气疾已发,又欲饮酒,泪下唏嘘不能言,世祖说:“你这是不说出的諌言。”就不饮了。平时,和士开在世祖面前的言谈举止,奉承谄媚,吹捧阿谀,不避鄙䙝,以夜继昼,世祖乐之不疲,无复君臣之礼。世祖病重,士开入侍医药,帝以士开有伊尹、霍光之才,属以后事。后主高纬即位,高睿即与冯翊王高润、安德王高延宗,元文遥上奏,“和士开不宜仍居内任”。高睿入奏太后,面陈和士开罪失,以士开先帝弄臣,奸邪小人,受货纳贿,秽乱宫庭,请予逐出。太后以为先帝在时,你们不言,今天就要欺侮我们孤儿寡母吗?高睿说,不把和士开赶出去,朝野不安。太后也不让步,不欢而散。后主与太后召见和士开,士开说:“先帝对我最好,大臣都有觊觎之心,如果我离开朝廷,正如把陛下的羽翼剪掉。目前不如放出消息,要把我派任兖州刺史,待先帝山陵事毕即遣上路。高睿他们听说要把我外放,一定高兴。”于是发布和士开为兖州刺史。 和士开准备厚礼,有美女、珠宝去见娄定远,说朝中人要杀他,蒙他保护,得以外放,向他致谢。并表示今天外放,不想再回朝廷,请他同意让他再见二宫告辞。定远不疑,就同意了。和士开见到后主与太后,就拟定诏书,出娄定远为青州刺史,高睿以不臣之罪,召入杀之。高睿与太后尖锐对立,宫中宦官就对高睿说:“太后意旨已定,你就别违背她吧。”高睿说:“国家的事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如果苟且偷生,而国家扰攘,我是不干的。况且我受到先皇托孤,我的责任不轻。今天嗣主年幼,我决不能让邪臣在侧。”当夜梦见一人长丈五,压在身上,醒来,叹了口气,说:“我的命运居然如此!”妻子劝他不要上朝,高睿说:“自古忠臣都以社稷为重,不顾自己的生命。我也应当以死效法,怎么可以让一个妇人败坏国家呢?况且和士开是什么东西!我宁愿以死侍奉先帝,不忍见朝廷混乱颠沛。”高睿到了殿门,又有人提醒,请不要入内。高睿心里明白,说自己“上不负天,死亦无恨”。入见太后,再谈此事,高睿坚持不已。步出永巷,为刘桃枝所杀,时年三十六。
黑幕已笼罩北齐,亡国时刻,指日可待。幽暗角落里的正人君子,留下的只是史家的称许与感叹。《北齐书·赵郡王睿传》的赞曰:“赵郡英伟,风范凝正,天道无亲,斯人期命。”既肯定高睿足为典范,又叹息这样的好人,命运何其乖舛。
余论:多余的话
高睿事迹,见于《北齐书·赵郡王睿传》,撰者李百药,父亲是大文豪李德林,曾撰写纪传体《齐书》,也是李百药的底本。李百药所撰《北齐书》,唐中叶已残缺,至宋时只留下十七卷,其他均由后人从《北史》或《高氏小史》之类史钞补入。但《赵郡王睿传》则在所存十七篇中,《北史·高睿传》则依《北齐书》本传节录写成。高演、高湛入继大统的原委经过,《通鉴》所记,人物的谋略策划,斗争之紧张刺激,读来惊心动魄。偶而提及高睿,只是陪衬人物而已。至于高睿一生的最后一幕,效法先贤,义重于生的演出,则几乎全都取自《北齐书》本传。高睿虽然出身王族,但身世坎坷。他的孝行表现,出于天性。任职朝廷,出抚地方,镇守边陲,都是尽心尽力,忠于所事。最后受遗命,辅幼主,力抗权奸,至死不渝,可说是忠孝两全的典范人物。但在今人所写的史书中,可谓已无容身之页,若不阅读最为传统的正史,很难见到。相信这样表现卓越,令人动容的历史人物,必然所在多有,我们应该有所认识才好。附带一言,高睿幼时受到高欢的照顾宠爱,也可以看到高欢的识人睿智与动人情感,兼而有之。可知高欢其人,应非只是“机权之际,变化若神”之类的话,可以完全概括。
此文转自“张元谈历史话教学”微信公众号
养在宫中,深得宠爱;天生至孝,诸子不如
高睿是高欢之弟高琛的儿子,高琛因秽乱后庭,受到责罚,死于杖下,年二十三岁。其时高睿出生仅满月,养在宫中,找了一位游姓妇人抚育。童稚之时,聪明乖巧,高欢十分宠爱,把他视作自己的儿子。到了四岁,高睿还不知道母亲是谁。他的母亲颇有来头,是北魏华阳公主。有一天,公主的表妹郑氏,对四岁的高睿开着玩笑说:“你是我阿姨的儿子,怎么把游娘当妈?”这个四岁小孩就去问个清楚,知道之后,郁郁不乐,神情异常,高欢以为他病了,要找医生治疗。高睿就对高欢说:“我没生病,但听说我的母亲还在,希望能见到她。”高欢大惊,问:“谁说的?”高睿就把郑阿姨的话说了一遍。高欢就叫华阳公主与小高睿见面,高睿跪拜,抱头大哭。高欢看在眼里,也悲伤不已,对族弟平秦王高归彦说:“这个小孩天生至孝,我的儿子都比不上。”高睿读到《孝经》的有关章节,就流涕唏嘘。十岁丧母,高欢为其母发丧,高睿哭到几乎没命,有三天连水都不喝。高欢与妻娄氏一再劝慰,这个十岁小孩才渐渐平静下来。守丧其间,持佛像,守长斋,瘦到只剩一把骨头,要人扶着才能站起。高欢就叫第六个儿子高演与他一起生活,也劝劝他要注意身体健康,不能只是喝水,但高睿仍是午后就不再吃东西。高欢就把他叫来,每顿饭都一起吃。高欢去世,高睿感念伯父恩情,哭到吐血。
孩子长大了,要谈婚姻大事了,他提到此事,就一副哀伤的表情。当时掌权的是高欢的长子高澄,对他说:“我帮你订的亲是郑述祖的女儿,门第很高,众人羡慕,你为什么一点都不高兴?”他回答:“我从小是孤儿,一直羡慕有父母的人,今天谈到婚姻,想到自己要为人之父,尤其思念双亲,感伤不已。”说着就哭了,哭得停不下来。高澄心中怜悯,但也无话可说。这时,高睿平日努力读书,读到半夜才睡。
容仪甚伟,闲习吏事;暑不张盖,士卒感悦高睿身长七尺,体格英挺,容貌端庄。办事能力很强,也有识人之明。十七岁出任定州刺史,他对一切事都很关心,尤其不能忍耐作奸犯科的人,必定纠举出来,加以处罚。对于勤于生产的人,则不吝奖赏。尊敬地方有声望的贤者,也多所请益。于是,地方治绩很好,大家公认他是好地方官。当然,也加官进爵。朝廷要修筑长城,下诏高睿领山东兵数万前往监修。那时正值六月酷暑,十分炎热。高睿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不张盖扇,与军人同其劳苦。定州原先设有藏冰的地窖,定州长史就派专人将冰快速送至高睿处。那时,大家都为炎热所苦,冰送到了,高睿左右都很高兴。高睿叹了一口气,说:“我带领的大军,喝的都是温水,我有什么理由饮用冰水?我不是为了向古代名将学习,而是看到大家炎热难耐,只是我有冰水可喝,真是喝不下去啊!”于是一滴也不喝。兵士们看在眼中,感动莫名,佩服不已。过去,任务结束,大军回营,身强体壮的总是走在前面,老弱之辈,往往落后很多,加上粮食不足,医药不够,甚至沿路死亡。高睿于是亲率所部,奠后押阵,再配合地方州县,调整部队,将青壮与老迈混合编组,派将领负责统率。到了水草丰美的地方,多停留一下,补充物质,稍事整顿。于是,出征任务的折损,就可以降至最低。高睿被召至邺都,仍兼北朔州刺史,都督北燕、北蔚、北恒三州,以及库推(今古北口)以西黄河以东长城诸镇军事。高睿妥善安抚新到的将士,又在险要之处,修筑堡垒,设置烽火台。对于部队的配置,防御的安排,都有所规划。不论地方百姓,还是驻防官兵,都感到安全无虞。至于无水之地,则开凿水井,出水困难,则向天祷告,泉水涌出,后人称为赵郡王泉。高睿在朝廷也受到高洋的重用,高洋得意地对高演说:“你看我用高睿任长史,比起过去怎么样?”高演说:“陛下留心政事,礼敬贤士,任用能人;高睿身受荣宠,出任要职,昔日从未有过。”高洋也说:“任用他,我也认为十分适宜。”(按,高洋是高欢次子,高澄遇害,事出仓猝,朝中一片混乱。高洋神色不变,指挥若定,稳住大局,进而篡魏,建立齐朝。初期留心政事,治绩甚佳,后期酗酒肆欲,行事猖狂,患有今日所谓思觉失调的精神疾病,既昏瞶又残忍,是史上少有的暴君。于是,历史的黑幕缓缓落下。)齐显祖高洋死,长子正道即位,体弱不堪任事,军国大政,皆由大丞相高演规划。未几,太皇太后令,废帝为济南王,以高演入承大统,是为孝昭帝。孝昭表现颇佳,史书以当代之明主称美,可惜二十七岁因病而死。遗令九弟高湛入即大统,当时就派赵郡王高睿前往迎迓,高湛即位为世祖武成帝。
世祖追赠高睿父琛假黄钺,母元氏赵郡王妃,华阳公主如故。依照礼仪,就墓拜授,时值隆冬,高睿跣足徒步号哭,脸面都冻裂了,还呕血数升。世祖在位,灾异屡见,于是传位皇太子高纬,是为后主,以元统为年号。元统四年,太上皇高湛死,葬后数日,高睿与冯翊王高润、安德王高延宗及元文遥,上奏后主,“和士开不宜仍居内任”。于是,展开了一场宫闱内斗的大戏。
政事败坏,黑幕重重;社稷为重,死亦无恨
和士开,先人是西域胡商,父亲和安在朝中任中书舍人,也出任过仪州刺史。世祖高湛为长广王时,和士开就在其手下,士开很聪明,善弹胡琵琶,口才又好,什么吹捧话都敢讲。和士开对高湛说:“殿下不只是天人,可说是天帝。”高湛说:“你不只是世人,更是世神。”两人关系之亲蜜狎邪,可以想见。高洋知道和士开轻薄,要高湛远离小人。高湛当了皇帝,立即任命和士开为侍中,随侍左右。高湛患气疾,饮酒必发作,和士开劝其戒酒,不听。士开见帝气疾已发,又欲饮酒,泪下唏嘘不能言,世祖说:“你这是不说出的諌言。”就不饮了。平时,和士开在世祖面前的言谈举止,奉承谄媚,吹捧阿谀,不避鄙䙝,以夜继昼,世祖乐之不疲,无复君臣之礼。世祖病重,士开入侍医药,帝以士开有伊尹、霍光之才,属以后事。后主高纬即位,高睿即与冯翊王高润、安德王高延宗,元文遥上奏,“和士开不宜仍居内任”。高睿入奏太后,面陈和士开罪失,以士开先帝弄臣,奸邪小人,受货纳贿,秽乱宫庭,请予逐出。太后以为先帝在时,你们不言,今天就要欺侮我们孤儿寡母吗?高睿说,不把和士开赶出去,朝野不安。太后也不让步,不欢而散。后主与太后召见和士开,士开说:“先帝对我最好,大臣都有觊觎之心,如果我离开朝廷,正如把陛下的羽翼剪掉。目前不如放出消息,要把我派任兖州刺史,待先帝山陵事毕即遣上路。高睿他们听说要把我外放,一定高兴。”于是发布和士开为兖州刺史。 和士开准备厚礼,有美女、珠宝去见娄定远,说朝中人要杀他,蒙他保护,得以外放,向他致谢。并表示今天外放,不想再回朝廷,请他同意让他再见二宫告辞。定远不疑,就同意了。和士开见到后主与太后,就拟定诏书,出娄定远为青州刺史,高睿以不臣之罪,召入杀之。高睿与太后尖锐对立,宫中宦官就对高睿说:“太后意旨已定,你就别违背她吧。”高睿说:“国家的事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如果苟且偷生,而国家扰攘,我是不干的。况且我受到先皇托孤,我的责任不轻。今天嗣主年幼,我决不能让邪臣在侧。”当夜梦见一人长丈五,压在身上,醒来,叹了口气,说:“我的命运居然如此!”妻子劝他不要上朝,高睿说:“自古忠臣都以社稷为重,不顾自己的生命。我也应当以死效法,怎么可以让一个妇人败坏国家呢?况且和士开是什么东西!我宁愿以死侍奉先帝,不忍见朝廷混乱颠沛。”高睿到了殿门,又有人提醒,请不要入内。高睿心里明白,说自己“上不负天,死亦无恨”。入见太后,再谈此事,高睿坚持不已。步出永巷,为刘桃枝所杀,时年三十六。
黑幕已笼罩北齐,亡国时刻,指日可待。幽暗角落里的正人君子,留下的只是史家的称许与感叹。《北齐书·赵郡王睿传》的赞曰:“赵郡英伟,风范凝正,天道无亲,斯人期命。”既肯定高睿足为典范,又叹息这样的好人,命运何其乖舛。
余论:多余的话
高睿事迹,见于《北齐书·赵郡王睿传》,撰者李百药,父亲是大文豪李德林,曾撰写纪传体《齐书》,也是李百药的底本。李百药所撰《北齐书》,唐中叶已残缺,至宋时只留下十七卷,其他均由后人从《北史》或《高氏小史》之类史钞补入。但《赵郡王睿传》则在所存十七篇中,《北史·高睿传》则依《北齐书》本传节录写成。高演、高湛入继大统的原委经过,《通鉴》所记,人物的谋略策划,斗争之紧张刺激,读来惊心动魄。偶而提及高睿,只是陪衬人物而已。至于高睿一生的最后一幕,效法先贤,义重于生的演出,则几乎全都取自《北齐书》本传。高睿虽然出身王族,但身世坎坷。他的孝行表现,出于天性。任职朝廷,出抚地方,镇守边陲,都是尽心尽力,忠于所事。最后受遗命,辅幼主,力抗权奸,至死不渝,可说是忠孝两全的典范人物。但在今人所写的史书中,可谓已无容身之页,若不阅读最为传统的正史,很难见到。相信这样表现卓越,令人动容的历史人物,必然所在多有,我们应该有所认识才好。附带一言,高睿幼时受到高欢的照顾宠爱,也可以看到高欢的识人睿智与动人情感,兼而有之。可知高欢其人,应非只是“机权之际,变化若神”之类的话,可以完全概括。
此文转自“张元谈历史话教学”微信公众号